我會建議把這個問題分兩個方向來思考:1. 哪一個車款的安全結構(車體結構)是最可靠的2. 哪一個車款的安全配備是最可靠的因為單比安全配備(氣囊數)不能完全反映一台車究竟安不安全,一台車的車體結構還是最根本的因素, 氣囊到最後只是輔助而已我認為一台車安全結構不合格, 8顆氣囊也不一定能保障車裡面的人若是車體根本經不起撞, 或是緩衝的設計沒做好, 氣囊再多都不會有用單看撞擊測試[假人]受到衝擊的情況也和真實撞擊狀況有所出入, 僅能做參考用
不過還有一點就是 如果考量到安全問題應該要用全面性來說如果買到一台車身結構 剛性 主被動式安全設備齊全的但妥善率不高 (例如某牌車之前新車會不明原因熄火,有台f****的好像之前有這問題,不然我覺得這台車身結構應該不錯)這反而不安全行駛途中會熄火 這點可能比什麼都不安全 就算他碰撞測試拿六顆星
小弟不認同「防衛駕駛可取代安全配備」這樣的觀點.試問, 以下情境:您正在十字路口, 慢速右轉, 頭轉向右邊, 看著右方的車道, 小心不要去擦撞機車; 結果, 此時有位酒駕的醉漢, 瘋狂蛇行飆車, 衝出道路路面, 以將近 80km/h 的速度, 將車頭正對著您的駕駛座撞上去!!小弟倒想問問, 此時您有什麼機會, 可以採取什麼樣的「防衛手段」?若您的車子沒有側廉氣囊, 請問您要如何防止頭、肩、骨盆受到傷害?防衛駕駛固然重要, 但千萬別以為自己有了防衛駕駛, 就不再需要安全配備; 因為, 危險可能是別人製造出來的啊!!
很多年還是受到當年廣告的荼毒,認為MONDEO的安全性高,其實早在數年前,這個謊言早就被搓破了引用數年前的一篇文章,已不知出處......======================虛線下為引用之文章========================福特Mondeo電視廣告的迷思打從Mondeo一上市,業者最喜歡以將該車吊掛在9.8公尺高的半空中放掉,以自由落體方式撞擊地面的廣告,來強調其安全性。看起來動魄驚心頗有說服力,至於實際上的安全性如何,我們先用簡單的國中物理來換算該車撞擊地面時的速度:1/2mv2=mgh 其中m是質量,v是速度,g=9.8m/s是重力加速度,h是高度上式簡化後可得:v=(2gh)以g=9.8m/s,h=9.8m帶入可得v=49.89km/hr,約為每小時50公里的時速,而被各大車廠公認為標準的歐洲與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協會的NCAP,受測車輛的撞擊速度均為時速58公里,而且撞擊部位僅為車頭面積百分之五十(因為根據實際狀況,這種僅部分車頭受創,讓所有撞擊能量由部分結構完全承擔的嚴苛情況最為常見,而由所有車頭結構平均分擔撞擊能量的理想狀況並不常見)。相較之下廣告中的Mondeo是以2倍的受創面積與相對低速的時速50公里撞擊。顯而易見,這種自由落體測試是視覺效果十足,但完全測不出車體結構安全性的純廣告噱頭。事實上Mondeo在歐洲NCAP的安全測試上表現平平,整體安全性無法與諸如Bora, Golf4, Passat等福斯車的相比。更何況台灣市場的Mondeo是由台灣福特所製造,該公司素以"節省用料以降低成本"來創造利潤的短線操作方式聞名於業內,其產品的車體剛性是否有德國廠的標準實在是一大疑問。證實安全性的正統做法應該是將實車送往有測試器材,經驗與比較標準的歐洲或美國,實際測試取得量化的數字來說服大眾,而不是用綜藝節目式的表演來製造噱頭。安全性用這種輕浮的行銷方式來表現,實在很難讓人對它有信心,再加上台灣福特急功近利的企業文化,只能說Mondeo的安全性實在非常非常值得懷疑。在台灣,這類以光亮迷炫的行銷手法,來掩飾缺乏本質的商品,扭曲其真正面貌並進行強力推銷,在以往是很常見的行銷策略。隨著消費者知識水準的提昇,與消費意識的抬頭,這種還在玩弄愚民化行銷手段,不知長進的廠商,消費大眾們一起讓它走入歷史吧!
楚中天 wrote:很高級的幽默喔~對於...(恕刪) 哈哈~ 品牌專有名詞當然不用翻譯,直述就可以啦!怪怪~ Toyota不是日本車嗎?Ford不是美國車嗎?想不到站上懂中文的日本人和美國人還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