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廣告話術還原真相,從歐規產品設計看台灣日系韓系說一套做一套的真相


GT_whatdoumean wrote:
Altis本來就是...(恕刪)

單純對「計程車慢慢開」這句話表示強烈質疑
計程車司機會拱神a 跟他底盤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單純是因為神a 的高妥善率,低維護成本及高二手車價為考量

至於計程車會慢慢開?呃,我們是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嗎...0.0?
至少我遇到多數的計程車在搶生意時,急切車道急煞車都沒在手軟的
超跑糗的剪輯看一圈以後就淡然了.
多會抓地多大下壓力,物理極限就在那裡,不能用動漫畫一對透光翅膀交代過去.

夠用跟能極限操駕當然不同,一般用路人往極限的區域接近當然要靠計算機,動力抑制系統幫忙.

迷戀極限操駕還是換上卡丁車較好.一般道路平凡人多就留給他們吧.

GT_whatdoumean wrote:
Altis本來就是...(恕刪)


的確 Elantra就算是頂規依然是非獨立懸吊+16吋胎
難怪之前有網友還沒買就急著想改

Altis做計程車還算稱職
但依然談不上有駕駛樂趣
那這樣我已經19年的PREMIO 1.6不就還是要留著開嗎?
它的懸吊系統是四輪獨立麥花臣式附前後高剛性副樑及防傾平衡桿
本來有考慮ELANTRA說~~

voodookid wrote:
怎會拿Arius來...(恕刪)


所以Altis同樣配置在歐洲賣得不好啊...
可以看一下歐洲2016年的銷售數據 Auris賣的比Altis多上好幾倍
正是因為歐洲很難接受非獨立懸吊車款的操駕感 所以Auris才會有獨立懸吊+大尺寸輪組
在台灣就算Altis統統都沒有 配置普通還是可以大賣

奇怪的是有些車廠明明使用節省成本的配置 廣告還說操控很好
真要講操駕感 還是要挑獨立懸吊車款
所以只能在紐柏林跑出7分50秒63的成績..............


絕心無情 wrote:
獨與非獨立懸吊各有...(恕刪)


使用非獨立懸吊節省成本 說車款是入門款、舒適取向我認同
入門買家有入門的需求 選非獨立懸吊代步用當買菜車很合適 開慢點就好
要享受操駕樂趣 請選擇配置獨立懸吊的車型


其實非獨立懸吊(扭力樑)也是有代表性的運動化車款啦...
像是Peugeot 208、308 GTI或是歐規 CIVIC TYPE-R FN2、FK2等等
甚至上述的TYPE-R還曾經是紐柏林前驅(FF)最速車款呢!!!
所以我覺得懸吊系統獨不獨立不全然代表車款運動性能的好壞
重點是調教!!!重點是調教!!!重點是調教!!!

只是我不得不碎念一下台灣國產的非獨立懸吊,的確誠如樓主所述的只為了cost down而使用扭力樑...
而且通常還調教不良!因為彈簧與阻尼用料也十分普通...
軟調的避震與不足的阻尼設定是為了符合鬼島WRC路面與國人很在意的"舒適性"
造就了許多YOUTUBE上非獨立懸吊車款在國道鐘擺+SPIN的影片
幸好最近國產車ESP越來越普及...可以減少悲劇發生

殊不知調教良好的非獨立懸吊其實也能很舒適兼顧穩定操控
比較代表性的話大概就是Skoda、VW、Peugeot這些歐系車的扭力樑車款
個人特別偏愛Peugeot車系的懸吊設定,遇到坑不太有多餘彈跳+能吸收衝擊
過彎時車頭指向性又奇佳不像前驅車,側傾也抑制在讓人安心的範圍


PS:個人目前開的是4門TIIDA(對!沒有ABS那款),這種車要激烈操駕真的要努力練過...不會控制車身重心配置的情況下輕則過彎大側傾或外拋,重則一個不小心進彎大推頭或SPIN給你看,嗯!!!所以我都慢慢開

alse wrote:
單純對「計程車慢慢...(恕刪)


人家計程車是討生活 不過當坐上計程車後
應該沒有人希望運將大哥開Altis用力操駕吧
這是真實姓名 wrote:
所以只能在紐柏林跑出...(恕刪)


有多少人開那台車能有同樣秒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