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的春天就要來臨

說真的,對別人做人身攻擊,說某某是某公司的業代對於是否可以釐清國產車的優勢是完全沒有幫助的。

事實勝於雄辯,不論是Toyota的Yaris還是Ford的Focus都是Euro-NCAP的五星車,Tiida在ANCAP拿的是四顆星,一堆血統高貴的德係名車,包括BMW Mini,也不過只拿到四顆星,Audi A3,不過也只拿到四顆星。換言之,要說日本車不安全那就真的是偏見,若要說國產的日本車沒有原廠的日本車安全,那也真是值得商榷的說法。至於拿iDrive來比TOBE這件事情就別鬧了,一輛有iDrive的車多少錢?一輛裝了TOBE的車又價值多少錢?沒什麼,我只是很溫和的告訴有心要拿iDrive出來的網友注意一下,除非你們能夠證明iDrive能夠提供的服務比TOBE好上至少三倍,不然TOBE是套優於iDrive系統的服務還是成立的。

我是EF24-70 f2.8L的小打手
看了上面的發言
發現台灣 還有01這群
對選車有正確觀念的朋友
真是令人觀念
希望整體環境可以慢慢的導正過來
不要一味的喜歡"電子花車"
管他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的春天
等我中頭彩,那才是我的春天來了!
這篇應該是反串文吧
呵呵
從邵曉玲事件發生後
以後買車大概再也不會買國產車
優先考慮歐洲原裝進口車
碳權交易新商機 :)
對我來說....進口車(歐洲)和國產車都是一樣安全..也一樣都不安全
多幾顆安全氣囊就真的安全?
撞擊測試得到高分就真的安全?
進口車(歐洲)和國產車的差別只在生產地...車體節構安全性等...是沒有差別的
進口車(歐洲)全都六安全氣囊標準配備?!
進口車(歐洲)全都撞擊測試得高分?!

多支持國產車...國產車各方面也是會越來越進步的
歐洲車安全配備是比國產車好一些
但沒必要把國產車說的一無事處.完全無法和歐洲車相比
真的有差那麼多嗎?!...其實並沒有


3121 wrote:
事實勝於雄辯,不論是Toyota的Yaris還是Ford的Focus都是Euro-NCAP的五星車,Tiida在ANCAP拿的是四顆星,一堆血統高貴的德係名車,包括BMW Mini,也不過只拿到四顆星,Audi A3,不過也只拿到四顆星。換言之,要說日本車不安全那就真的是偏見,若要說國產的日本車沒有原廠的日本車安全,那也真是值得商榷的說法...(恕刪)


FOCUS 5D 基本上還算是原車進口 4D就比較不敢確定車尾的設計安全
TIDA 我不太清楚 不敢多做評論
至於YARIS的話 就別讓人笑破肚皮了
國外受測的版本是幾個氣囊 台灣賣的是幾個氣囊
拿四氣囊的版本來跟單氣囊或者雙氣囊來比較說兩台車款都是五星車 未免也吹牛吹太大了
當消費者都是沒眼睛在看嗎

日本車沒不安全 看國外撞擊測試就知道 都有一定的水準 但是那是在國外
歐洲跟其他先進國家的駕駛水準跟安全要求都比台灣高出太多
台灣的汽車消費習慣造就了國內車廠的陋習

迷之聲:安全氣囊不要可以省幾萬,哇~有配備DVD螢幕捏 看起來好高級
(以上就是大多數國人買車的消費心態)
痞子馬~
就算撞到胡市長那台國產車翻滾一億圈
又被後車追撞飛下高速公路
然後再撞上電線桿停下來
車內駕駛還可以跪在電視上道歉
我也不相信多安全

這樣超車就會失控?
笑死人 安全在哪裡?

主動式安全 比被動式安全重要太多太多了

如果樓主喜歡拿電子花車那套無用的系統來比
還不如回去問看看那套系統 到底多少人真的有在使用
asnkgkk wrote:
進口車(歐洲)和國產車的差別只在生產地...車體節構安全性等...是沒有差別的


要玩就玩大一點

閣下指定國產.美規都有的車型

台灣本田之外,所有國產車型都可以!

我負責辦進來

然後開始拆

鋼材.質料厚度不管

我們數全車焊點

如果國產車身焊點數和進口車身數量相同

這兩部車的全部費用含工資....所有的雜費我付之外,我再輸你50萬新台幣

如果國產車身焊點數只比進口車身焊點數少100點以內

這兩部車的全部費用含工資....所有的雜費我付

如果國產車身焊點數只比進口車身焊點數少100點以上,但在200點以內

這兩部車的全部費用含工資....所有的雜費你付

如果國產車身焊點數比進口車身焊點數少200點以上

除了這兩部車的全部費用含工資你付之外,你再輸我50萬新台幣

如果閣下接受這個挑戰,請版上回復,不必PM,我們可以約定見證人.購車車型....細節
老J wrote:
要玩就玩大一點閣下指...(恕刪)


老J,你好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