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廣告話術還原真相,從歐規產品設計看台灣日系韓系說一套做一套的真相

不過Golf的同門兄弟Yeti後避震好像是用多連桿,

好像沒有因為是1.2T的110匹就使用扭力樑。



treean01 wrote:
其實非獨立懸吊(扭...(恕刪)


+1
看到此篇也醉了
結果還一堆人附和

調校不好
管你就算是獨立懸吊
操控一樣不好
不要講得好像車子有獨立懸吊之後
就擁有無敵星星一樣
可以飛天遁地了
拿i30與elantra比的用意是?
怎麼不是拿國外elantra來做比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5&t=5071165
而且這篇也有提到 底盤設定sport跟一般版定位本來就不一樣
你看到獨立懸吊就高潮
跟車廠喊歐洲設計就操控好棒棒有差別嗎
一樣以偏概全
怎麼感覺你講的好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看起來真的很生意
我是elantra的車主,覺得Elantra各方面表現都不錯才買下手的
想知道你是真的開過elantra才做出這些評論
還是只看網路上的資料鍵盤評論?
我是覺得真的有開過再來批評也不遲

未賽已三鐵 wrote:
超跑糗的剪輯看一圈...(恕刪)


倒不是說要操到多極限 只是有些車廠打著有駕駛樂趣的招牌
結果還是拿非獨立懸吊節省成本 讓人看不過去

kobe beef wrote:
使用非獨立懸吊節省成本 說車款是入門款、舒適取向我認同
入門買家有入門的需求 選非獨立懸吊代步用當買菜車很合適 開慢點就好
要享受操駕樂趣 請選擇配置獨立懸吊的車型
...(恕刪)

前一代的Ford Mustang.....
我們是不是對字面的解讀有差異

kobe beef wrote:
Mazda 3就是採...(恕刪)
有些是要來幫非獨立懸吊洗白的嗎?先別說操控性,日系車的非獨立懸吊就是比較容易打滑,
所以歐洲北美才會盡量買獨立懸吊的日系車,歐系不少小車即使非獨立懸吊也比日系車穩定.
現在是討論在國外都賣獨立懸吊的車,在台灣用拖曳臂晃點消費者的車廠,急著攻擊是因為?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這是真實姓名 wrote:
所以只能在紐柏林跑...(恕刪)


真要拿這種有疑義的紀錄出來也很奇怪
想跑出這成績不僅要拿掉一堆東西 加裝防滾籠熱融胎等等才有可能完成
況且拿跑賽道的車款跟市售車款本來就不在同一個基準
用來跑賽道的車除了懸吊之外 在其他地方下的功夫肯定也不少
同樣是非獨立懸吊 市售車款跟這台特地改來跑的CIVIC TYPE R也不能相提並論

treean01 wrote:
其實非獨立懸吊(扭力樑)也是有代表性的運動化車款啦...


畢竟還是少數
也同意你說的 台灣多數使用扭力樑的車款目的仍是節省成本
這類車款還是談不上有操駕樂趣

a58704155 wrote:
不過Golf的同門...(恕刪)


能標配獨立懸吊當然比較好 不過Yeti沒有80多萬買不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