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有零利率的,並不是全都是要利息的,
例如nissan都有40/25/0或30/30/0,要不要用貸款,賣的價錢都一樣,
就差在貸款需要3500元動保費,
家人買過一台MARCH跟TIIDA,怎麼算都是不貸白不貸,
明明有錢,拿去定存一年或兩年期都OK,算起來貸款後還小賺幾千.
三菱也有在推30/30/0,一樣現金或貸款都一樣售價,就差那3500元,
福特現在也有24/24/0或30/30/0或50/50/0,這就不是真零利率,
需要補貼些利息,再加上3500元費用,
但上面三者以分期算起來計算後,跟現金幾乎是一樣,差別大概在+500~-1000左右,
這一兩千不看的話,明明有50萬,或許留著做其他資金流動也不錯!!
====
+100
小弟的觀點和你一樣,現金和貸款差3500,再怎麼算也要用貸的,
另有假的0利率,那就真的要好好精算一下了.各位大大參考看看

看了大家再爬文,有些分析太深,有些沒有說到重點。
基本上「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是肯定的答案!
所有的動作都是「銷售手法」!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但為何有人說「買現金」與「貸款」車價都一樣?
這是因為消費者無法知道「現金折讓的底限」。
汽車廠的角度,車的生產成本本、「定價」都是相同的基準。
假設 A車廠 生產A車,在運送到展示中心(或經銷商)時,
發生的成本都一樣假設成本為45萬。對外定價賣50萬。
也就是說在展示中心(或經銷商)有5萬的利潤(或說籌碼)
展示中心(或經銷商)可規劃銷售的方式:
a.賣價50萬,不可折讓。要貸款請依據銀行的利率辦理(架設利率3%利息2萬)
現金買車→客戶支付50萬,車商收款50萬。
→車商獲利5萬。客戶總支出50萬。
貸款買車→客戶支付頭款(假設10萬),貸款40萬銀行支付40萬,車商收款50萬。
→車商獲利5萬,銀行獲利2萬,客戶總支出52萬。b.
b賣價50萬,現金購車可折讓2萬,或可辦理車商協助辦理0%利率貸款。
現金買車→客戶支付48萬,車商收款48萬,
→車商獲利3萬。客戶總支出48萬。 b
貸款買車→客戶支付頭款(假設10萬),貸款40萬銀行支付40萬,車商收款50萬。但支付利息2萬,
故給銀行2萬利息,車商最終收款48萬。
→車商獲利3萬,銀行獲利2萬,客戶總支出50萬。
到此:貸款、現金對於車商獲利都一樣,差別在客戶要不要貸款。要貸款就有利息成本。
c賣價50萬,現金購車可折讓但額度要客戶的議價能力決定),或可辦理車商協助辦理0%利率貸款。
現金買車→客戶支付45~50萬,車商收款45~50萬,
→車商獲利0~5萬。客戶總支出45~50萬。
貸款買車→客戶支付頭款(假設10萬),貸款40萬銀行支付40萬,車商收款50萬。但支付利息2萬,
故給銀行2萬利息,車商最終收款48萬。
→車商獲利3萬,銀行獲利(假設利息費用2萬),客戶總支出50萬。
●客戶有可能買到45萬,也有可能48萬,或完全沒有折讓的50萬。
但客戶要不要選0%,就要看議價能力!若完全沒有議價能力的當然選0%,因為比直接用50萬買便宜。
但議價能力好的當然只要最後價格低於48萬,當然選擇現金!
車商就是在跟你賭(賽局game),賭你沒有強的議價能力,所以主推0%這樣可以達到車商獲利的目地。
這就是為何會有人說「現金買車與貸款相同」沒有差異吧!
車商成本都一樣,向銀行借錢也都是有利息的,怎麼可能給予0%的利息優惠?
所有的差異都是「客戶不知道議價的底限」!
若5萬是底限,超過5萬的折價,車商也不會賣!
辦理0%利率對外是無利息的貸款,對車商內部的用語「貼息」!
依據銀行的利息狀況,要已現金補補貼給銀行。而這現金,一種來源是客戶的利息支出,另外一種就是促銷的折讓。
所以「不可能」有買現金與零利率都是一樣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