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多請司機不是比較安全嗎?

勞基法現有版本(一例一休)即是鼓勵老闆多請員工,讓每位員工有較正常休假,但是...



其實台灣很多法令的現況都是像我下面形容的一樣↓

舉例:酒駕
假設法定:酒駕者處唯一死刑
執行面:本國無司法體制,更無警察
結論:法訂在嚴,無人執行,全都是屁話.....

勞基法也是一樣,不落實勞動檢查與重罰,損失權益的2000%是勞工,不是資方,更不是滿嘴屁話的政客!(修法?逢場作戲罷了)

至於產業競爭,以國內旅遊和遊覽車公司這種內需市場的競爭來看,有下述幾點問題,政府相關單位更是長年不作為,每個在位官員都是在等退休,過個部長之名賺賺名聲。

1.商人(資方)都是以利益考量,無可厚非;但台灣(華人)絕超大多數都會鄙棄安全成本,視為不必要之開銷
2.勞動部等政府相關單位無實質作為(實質勞動檢查無法全面落實;以環保法規說明,高雄日月光汙水排放無罰款無人負責一案定讞),勞工不敢爭取自身權益
3.與鄰國日本相比,安全第一為工作優先考量要點,更視為必要投資成本,基於安全為必須成本因素,各產業在競爭上不會以此相關費用來進行Cost Down,反觀華人社會....能省就省,我不省怎麼拚的贏隔壁家(無限惡性循環);當然這點因素也是因為2.政府相關單位無作為,沒有強制要求安全成本的建置

無關藍綠,但先前聽到偉大英明的蔡總統對記者說,權益要自己去找老闆爭取...就知道這四年勞資關係根本不會改變什麼!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政府辦場立法院現場全國直播(針對中央官員),各部會首長官員排排站,捫心自問自己任職這個職位,領這個薪水與福利,自認心安理得地在全國民眾面前舉個手。

只是過水混退休的,麻煩不要佔者茅坑不拉屎,要屎請自己回家去拉~
以前在南科 ,
一到了過年那種雙倍薪水外加紅包的 ,
一堆人爭先恐後的搶加班不休假 .

有些事 ,
勞資雙方很難斷定誰對誰錯 .
樓主5w變4w的意思是說

當你一個月5w但是要跑5x趟車,改成你一個月4w,但是跑4x趟。

5x趟*12人=60x趟

4x趟*15人=60x趟

就是總和是一樣,但是總趟數由12人分攤變成由15人分攤。

所以每人工作變少,薪水自然變少,合情合理。同時大家也都可以有充足休息。

雖理論是這樣
我個人是覺得
1.好用的人少,請得越多就人事就會越困難。所以老闆寧願信得過的人多些工作,勝過多請一些人來調度。

2.只要求老闆一切依法,員工要多賺也不行的,這種邏輯在許多行業都不存在。

3.老闆挑員工,員工也是會挑老闆。這也是事實。馬後炮誰都會講。

感覺大大你應該是活在被保護很好
或是不缺錢....
很多人,一個月要多賺1萬元,都很辛苦。
錢都不夠用了,還在少一萬多放假 ??

社會很多層次的人,每人須求不同
有人缺錢到一個上班25天也原意。

簡單一點從消費者眼光來看,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嫌台灣旅遊貴了,如果遊覽車費1.5倍但車體有保障且有兩位司機人們願意只跟這種團嗎?如果一堆消費者還是要便宜遊覽車團,那一定有漏洞讓旅行社或遊覽車開這種團,而1.5倍遊覽車費的旅遊團就會因為太貴沒人要跟而收掉,這應該就是台灣會發生的狀況吧!
shoupan wrote:
2個司機,沒有在開的司機,可以做一些導遊的工作?這種旅遊導遊應該只是處理一些雜事吧?

沒在開的司機也可做導遊工作???
這樣不就請兩個超時工作的人了嗎???
跟原來有什麼兩樣??
BlackDragon wrote:
媒體帶的風向,你確...(恕刪)


我想樓主已經提出大家對這個事件最大的疑問,就是工時為什麼會這麼離譜? 換句話說,到目前為止,大家認為就是駕駛的過勞是事件的主因。

當然了,要怪道路不好、政府媒體帶風向、天氣不好、消費者貪便宜、等等等等等都可以,但我認為公司管理者沒有管理工時才是最大的原因,網路有這麼多人也認同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你要說便宜延長線當例子也沒問題,只要是符合安規、沒偷工減料,大家買都OK阿,但,市場上是不是便宜的賣最好? 如果是,貴的品牌是不是沒有品牌、沒有特色、沒有設計、沒有行銷、沒有業務能力該檢討。還是便宜的偷料造成不公平競爭,而貴的、不偷工減料的不敢去檢舉? 一個好的商品無法在市場上成功,除了產品本身,還有其他的要務,而這些要務不見得有價格因素,更不該有剝削勞工這個因素。價格是銷售的要素,我同意,但價格不是絕對的要素,很簡單,如果是,市場上就不會有中高價的產品了。弄絕對低價的產品,說穿了,就是老闆沒競爭力,產業無法升級,硬要做生意的手段而已。

一個點我要提,不是不安全就老闆就賺得少,很簡單,因為這老闆把安全控管的成本全部放到自己口袋裡了,就算單價低,我也不認為他賺得少。

物流業低薪超時是目前的常態,主因就是這個行業只有資本沒有競爭門檻,這個行業要合法合理的工時,除了勞工法令的修訂,不會有其他的方法的。如果政府能嚴格把關,讓物流業的工時合法,這樣才能去除一些沒競爭力的業者,讓物流業重新回到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而這價格,不會是千元物流的,自由市場對所有人開放,只要物流業的利潤超過市場利率就會有人再投資的,講白一點,又不是像旅遊運輸業這種奇怪法令多如牛毛的寡佔市場。

albert001 wrote:
沒在開的司機也可做...(恕刪)


我同意,導遊也是一個工作,又不是握方向盤才叫工作。讓每個人專心在專長的工作上,不要用吃到飽的心態來對待從業人員。

江湖的無奈,只有江湖人知道。
弱智之島總是討論弱智議題,總是忽略問題的"根源".
根源是什麼?
所得停滯,消費力停滯,需求降低,所以只好超時工作以獲得生活需要的薪水,業主事實上也沒什麼能力拉高薪資再多請一個隨車司機。
去年以來,陸客團消失帶來超過40%的供給過剩缺口,旅遊公司,有團接就不錯了,誰敢拉高單價;司機,有工作有車開就不錯了,能搶錢的時候當然拼老命搶生活費...

有誰錯? 說實話,真難說。
現在只是討論旅遊行的遊覽車...
還有砂石車..水泥車..資源環保的...等等等
有哪一個真正安全的呢?????????
台灣就是哪裡痛醫哪裡..根本就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小弟估計頂多在一個禮拜媒體就不會報導了吧....
這個問題依然會存在....
為了生活為了家人為了肚子...還不是吞了繼續做....
這就是現實!!!!
謝謝大家提的看法,這樣理解更多了,

昨天看節目提到以前遊覽車的地盤火拼狀況,

為了龐大利益火拼,


但是遊覽車在路上跑,關係很多人的生命安全問題,

政府應該要有所作為,蔡總統已經做了許多以前的人不敢做的事,

我認為蔡總統應該會有所作為,不然再出一次,蔡總統就不必選舉了,


蔡總統的改革雖然不可能完美,但是期待會有些許進步,也期待在野黨能夠一起進步,

在風風雨雨過後,相信還是會得到掌聲! 大家一起加油!


遊覽車這次一定要強制立法管制,

(例如裝備GPS,直接送資料到交通部,

現在科技這麼進步,司機指紋登錄車上的記錄系統就可以完全管制開車時數吧?
車上也有攝影機,可以拍司機影像,只是還需要檢查的過程;

或可以引擎發動時,固定10分鐘-30分鐘上傳一張駕駛座照片到交通部!比較複雜而已)


例如強制休息8小時,(所謂晚班是相對早班、特早班,指的是早上7、8點以後發動引擎的班!)

當然這只是一條規定,還需要其他規定補充,例如連續執勤不得超過16小時(前後5天內可以有一天是18小時內),開車時間不得超過11小時,再加看如何可以避免日夜顛倒。
例如
Day0:20點必須下班,隔天4點要發動引擎

Day1:如果出早車,3:30出門整理,4點發動引擎起算,20點必須下班,如果無法達成,就必須第2個司機接手,【或可以到22點(但是需要前後5天都有超過8小時的休息)】

Day2:如果需要看日出,這天可以0200發動引擎(但是需要前後5天都有超過8小時的休息),1800必須休息

以現在的電子系統及無線網絡,都可以記錄監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