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開比較快 wrote:
如果真有這麼專業的朋友我想你應該不會說這麼外行的話

""歐洲是在輪上測馬力""

哈....

最近拉過兩台車

一台F10 m5

一台E63

輪馬力幾乎是帳面數據打對折....(恕刪)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M5和E63

這兩部車子動力的傳輸效率只有50%?

TIIDA配上CVT的還有60幾%說~

照這篇測試文來看,是你還是他們有問題?

瑜亮之爭

020411385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M5和E63

這兩部車子動力的傳輸效率只有50%?

TIIDA配上CVT的還有60幾%說~

照這篇測試文來看,是你還是他們有問題?


拉E63是上一代

我是沒有興趣去算到底幾%

輪馬的部分兩台都沒有到5字頭

其中一台引擎輸出勉強有到4字頭...

輪輸出就不說了

另一台也沒好到哪,引擎4字頭中段而已


至於是誰有問題

除了表達問題(輪馬? 引擎輸出?)

馬力機同軸與否

現在網路很方便

你可以去找找實際拉出的馬力

再去比對你PO的網址

誰有問題?







Marklee wrote:

德國引擎vs日本引擎~

...(恕刪)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引擎馬力一定是標軸馬力~有很多引擎根本沒配輪子!(直升機,輪船,發電機...)

還有同款引擎會配不同變速系統手排/自排...甚至配不同輪胎,
都會不同的"輪馬力"輸出!

有車廠為同引擎的手排款和自排款,去量測及標示不同的馬力數?!
...沒有!...同顆引擎,都是標一樣的"軸馬力",管你輪馬力差多少!

而且不同的大氣溫度/氣壓,影響馬力輸出甚鉅...
所以引擎測試有規定標準的氣壓和大氣溫度.

以SAE J1349馬力量測標準來講~規定進氣口氣壓100kPa,溫度25度c
(海平面一大氣壓標準為101.3kPa)

如果不按照標準,在冬天10度c,高氣壓 110kPa條件下測馬力,
就會發現同顆引擎馬力高出標示10%,20%都不希奇!
進氣壓力高,進氣溫度低,空氣密度大,空氣含氧量大,燃燒爆發力量就大!

相反的...

自己抓台車上馬力機測輪馬力,如果不幸地,氣壓只有90kPa,溫度又高到30度c,
引擎調整/保養不到位,再加上10~20%的傳動損耗,測到只有標示值一半的
輪馬力...一點都不奇怪!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Pink Floyd wrote:
如果不按照標準,在冬天10度c,高氣壓 110kPa條件下測馬力,
就會發現同顆引擎馬力高出標示10%,20%都不希奇!
進氣壓力高,進氣溫度低,空氣密度大,空氣含氧量大,燃燒爆發力量就大!

相反的...

自己抓台車上馬力機測輪馬力,如果不幸地,氣壓只有90kPa,溫度又高到30度c,
引擎調整/保養不到位,再加上10~20%的傳動損耗,測到只有標示值一半的
輪馬力...一點都不奇怪!


很不幸的...某台標示將近6百馬的

氣壓不知當時雨天傍晚5~6點左右

天氣微冷18度左右

引擎無調整/車算新,無保養問題

拉出來不到400...


德製馬力? 嗆斯嗆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