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話題】汽車零組件關稅調降在即,立委高嘉瑜主張國產車業者須合理調降售價

其實政府、廠商、消費者都知道
所謂補貼、降關稅、環保法規.....
這些政策都是變相幫企業漲價
轉個彎讓企業有理由從政府手上挖錢出來
台灣工資有高過日本企業嗎???
大部分的零件都能從台灣本地生產
台灣國產汽機車的售價直逼歐洲進口車的本地售價
保護政策保護了廠商
讓坐大的企業拿企業規模對國庫巧立名目、上下其手
原本希望保護政策下的消費者
能享有高水準又平價的商品
實際上卻成為廠商眼中的高價又次等消費市場
台灣本地生產的商品外銷之後的售價硬是比台灣本地售價便宜很多
這不能怪台灣的消費這對於廠商吃定台灣消費者的態度頗有微詞
poiuytrewq853 wrote:
之前吸煙塔要出時,滑(恕刪)

你說的沒錯阿!完全其實政府保護的應該是...真的蠻明顯的
計畫經濟和自由經濟的差別,自由經濟的合理價格由市場決定,

計畫經濟的合理價格由政府決定,自由經濟就是放任公司惡性競爭然後贏者獨大,

計畫經濟就是人人有錢賺,大家吃大鍋飯,

計畫經濟下合理的價格通常以成本加上固定利潤計算,

但自由經濟在競爭時期售價有機會低於成本(例如韓國車),

目前台灣汽車已經出現贏者獨大的局面,不開放降關稅加深競爭會全民皆輸。

jumbo wrote:
問題是,什麼價格才叫「合理」?

是誰說了算?哈哈,立委還是有專業的差別。
jon8395 wrote:
完全不贊成調降車價,台灣小小小的,一定需要利用售價去過濾每個想要買車的消費者,否則人人都買車,台灣可沒有這麼多道路跟停車位可以容納,調降車價衍生的問題就是到處都塞車還找不到車位另外就是環境的汙染,台灣的機車數量就是明顯的例子


如何過濾?只要有汽車貸款存在,每個人都可以低頭款擁車。強制人民選擇性自由是違憲的,只能透過政策去改善。政府要加速及強化公共運輸系統的建立,讓通勤、出遊透過公共運輸工具可以輕鬆抵達,不用煩惱找停車位與停車費用,如此開車需求自然就會減少。有選擇性限制,只會出現更多特權情況,非常不妥的做法。

使用高稅則與高物價是管控只會累積民怨,減少需求是最佳的方式,但是要取決於政府有沒有魄力要去做。因為公共運輸越發達表示車商越沒營收,勢必會開始請願(檯面下疏通)。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透過合理競爭讓這些國產車品牌自行調降售價 :
調降汽車貨物稅,國產和進口車都自然會降價
調高奢侈稅的起稅門檻 (都開徵快10年了,這門檻300萬怎麼沒有隨物價指數調整?)

今天調降引擎等零件進口的稅率
只是爽到和泰六和這些不思進取的車商
號稱"國產化"都幾年了,一堆關鍵零組件都還在進口
根本廢到掉渣
BlueSky5230 wrote:
如何過濾?只要有汽車(恕刪)


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舉債度日,且人人有車也沒人會搭大眾運輸,何來需要加速建設呢?這點在高雄捷運或者偏遠地區就可看得出來

雖然違憲但這是必要之惡,就像重車上國道的議題,重車當然可以合法上國道,但上國道衍生的問題那才是大條
艾薩克 wrote:
近年來,國產車與進口(恕刪)


可喜可賀~還好我有忍住先不買!!
進口零件降稅的部分真的應該是讓購買者跟政府退稅,
不要讓廠商省了稅但又不降售價,甚至可能變相漲價
艾薩克 wrote:

近年來,國產車與進...(恕刪)


在台灣車價是車商在主導,一台進口kia小車6安賣49.9,國產vios2安54.9萬,大家覺得是關稅問題嗎?進口車關稅還比較高耶
我不知道引擎占整台車的成本比例是多少
不過大家要計算的話...記得要用出廠未稅價格去估算降稅的部分
一台市價100萬的車
出廠未稅價可能只有6~70萬...之後還要加上貨物稅跟營業稅以及經銷商的利潤等...
國民車市價55萬 出廠未稅價可能只有30幾
其中引擎關稅少個7.5% ... 其實沒有很多錢...
要車廠做明顯的調價恐怕不那麼容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