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動力、純電力!2030誰會是未來的主流?

動力和帥 wrote:
小弟對科幻很有興趣 但是物理卻一竅不通
可以跟我說明一下為何上帝粒子可以拿來做UFO引擎?
你說的UFO引擎是指超光速或超時空引擎之類的嗎

我也是門外漢
粒子本身 (雖然存在與否都還在驗證中) 不能拿來做引擎, 但瞭解重力的本質進而能夠運用它, 那就有不少想像的空間了.

moss888 wrote:
我也是門外漢粒子本身...(恕刪)


不過一定比我懂得多多了

既然有人回答我了我還有問題想問

所以研究上帝粒子可以了解如何反重力之類的?

另外我查一下阿庫別瑞引擎

一旦出現能量密度是負值的情況,則表示「需要奇異物質(exotic matter)來達成超光速航行」

而我查一下奇異物質的理論

奇異物質(Strangelet)是一種未在地球上發現的理論物質,具有極大引力負壓的物質形態。奇異物質是物質的一門分類,也同時是一種極端的物態。奇異物質的引力負壓大於它的能量密度(引力)。奇異物質周圍的空間因此被奇怪地扭曲,其引力具有排斥性。宇宙產生(宇宙大爆炸)後引致宇宙急劇膨脹的力就正是奇異物質的極大引力負壓的排斥性。基於以上的特色總結出奇異物質是負質量的。

而聽說NASA也有成立突破性推進物理計劃 雖然在2002年停止研究

但2010年8月扔然有他們研究的消息

但他們說要達成超光速不管是曲速引擎或是蟲洞都需要"暗能量"

但我查了一下暗能量發現暗能量似乎跟奇異物質有一些共通點

雖然目前都是理論性的東西 不過這兩者應該是同一個東西? 有沒有可能呢?

星劇都演曲速引擎是靠反物質當動力 怎麼現實NASA好像都沒有把反物質作為超光速引擎的動力?

所以理論上來說阿庫別瑞引擎的動力並不是反物質?

轉自

----------------------------------------


切回正題

最近發展的電動車似乎都是純電力

不過Hyundai已經有準備2012在全球發展燃料電池車的計畫了! 沒意外是氫燃料電池車



Hyundai(現代)汽車表示,在2012~2014年間,他們將生產2000部燃料電池車輛,並且在全球各市場推出。在2015年之前,這其中大概有400輛會銷到美國市場,而在這之前,GM(通用汽車)跟Honda(本田),都已經有了燃料電池車的發產計劃。

Hyundai的規章認政部門高級經理Deborah Bakker,在美國環保局的節能標章頒布會上,確認了這項計畫的消息。在消息確定的隔天,Hyundai發言人Dan Bedore寫給國外媒體Inside Line的e-mail中說道:「目前還沒有針對一般民眾或經銷商的具體銷售計劃」。只說了2012開始,會發表燃料電池的車款。

他們說:「我們計劃先擴展這計劃的測試車輛數目,其中包括一般的中大型SUV車款,而數量將在數百台之譜。等到2012年開始,我們就會建造一個小規模的生產系統,開始來量產它們」。

Hyundai的合作夥伴Kia(起亞),已經在2000年開發了Sportage的燃料電池車,而且在2004年Hyundai自己也推出過Tucson的燃料電池車;目前他們正致力朝氫燃料、以及零排放的燃料電池發展。





轉自

還有Ferrari首款Hybrid車型將於2015年上市
SLS跟R8的電動車給即將出現了

似乎都是純電力,不過這篇主要是報導R8電動車,誇張的扭力



為了在未來的世代中取得市場先機,德國3雄 – Audi(奧迪)、BMW(寶馬)、Mercedes-Benz(賓士)紛紛加快腳步跨足新技術的開發、新車款的嘗試,因此在短短幾年內,我們也就陸續看見許多掛著"1A2B"的前瞻性車款現身,並計畫在短時間內投入量產。 先前,我們看見了Mercedes-Benz SLS AMG E-Cell,BMW Vision EfficientDynamics也緊接著宣布將投入量產,而這一次Audi也不甘示弱地確定會讓R8 e-tron在2012年底正式與大家見面。

R8 e-tron所搭載之電動馬達,其輸出功率轉換為我們熟悉的馬力與扭力,分別可達到308匹馬力與驚人的459.2kgm峰值,因此R8 e-tron即使沒有強大的馬力奧援,卻仍然擁有相當亮眼的0~100km/h加速4.8秒的實力,而R8 e-tron所配置的水冷式鋰電池模組則將設置在座艙後方,因而使得R8 e-tron能夠擁有與R8 5.2FSI V10車型相同的42:58配重比。



全車重1600公斤的R8 e-tron,有近1/3的重量來自於鋰電池模組,不過這組重達550公斤的鋰電池模組,卻能夠讓R8 e-tron擁有長達250公里的緒航力,在一般情況下若透過家用電插座,R8 e-tron可在6~8小時內完成充電,而透過快速充電方式也可讓R8 e-tron在2.5小時補充多數電力。

而在操控部分,基本上R8 e-tron有70%的動力都將送往後輪,不過一旦系統偵測到車輛有打滑的現象,將自動分配不同動力個各個輪胎,藉以提升輪胎抓地力;此外,R8 e-tron所配置的扭距向量系統則同樣可是行路狀況,確保四輪動力的輸出平衡,藉以降低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的情形發生。

更多訊息將有待Audi方面進一步公布,而誠如本文開頭所述,最快在2012年底R8 e-tron也將正式與大家見面!



轉自
氫氣是最理想的汽車燃料,

基本上氫的製造也不是問題,那氫氣最大的問題是甚麼????

是運送及儲存,各位看倌可參考科學人雜誌某一期專題:氫經濟.....

我不記得是那一期,用氫經濟當key word,或許查得到

氫是最小最輕的分子,如以瓦斯管方式來運送,到終端使用者可能剩不到一半。因為大部分氫氣會從一些微觀的小隙縫擴散出去。

如以運油車運送,能量密度不到汽油的1/3,從成本考量,氫氣是不可行的。

至於儲存問題,材料學上有所謂的氫脆的問題,即氫分子會擴散進入金屬晶格中,是因為氫分子實在太小了,時間久了,在極大的氣體壓力下,會造成容器破裂或爆裂,非常危險。再加上氫氧混在一起,極易爆炸。

有些氫燃料電池公司正積極研發儲氫材料,製成氫氣罐,不過成本很高。最終還是要回到氫氣的運送及儲存的問題。

結論是:氫氣不可行。

所以才會出現所謂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台八子 wrote:
氫氣是最理想的汽車燃...(恕刪)


非常感謝台八子的分析解說

但目前市面上做甲醇燃料電池的發開似乎少之又少...

不然直接燒也不錯


這輛概念車是Nissan(日產)在2010洛杉磯概念設計大賽中所推出的作品- Nissan iV。它是一輛重量不到1000磅(454公斤),由"Organic Synthetics(有機合成材料)"製成,可乘座4人,且安全又舒適的2025年高性能電動概念車。



Nissan iV Concept的設計理念是每一個部件都可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的,其外觀設計靈感來自魚類與其流體的運動,形成一個完美的流線外形。而其生物高分子框架概念來自快速增長的常春藤和蜘蛛絲,並以有機複合材料製成,使其擁有超輕超穩固的特性。而它所採用的有機交織底盤也同樣堅固無比。



Nissan iV Concept舒適的座椅可容納四名成年人,其類似戰鬥機的坐艙罩採用一種尚未被發明的光電材料製成,它的重量比傳統玻璃減少了99%,本身除了可收集太陽能外,還提供了安全的防護和獨特的賞景功能。在Nissan iV Concept的車體下方設置了一個纖細的生物電池,為Nissan iV Concept提供了穩定的電源,而可再生能源的超級電容技術,可回收60%的動能,讓Nissan iV Concept擁有接近無限行駛範圍的電力來源。



由於Nissan iV Concept只是一個概念車,Nissan會設計它主要的目的只是為了好玩,因此工程設計和用料材質不需要考慮是否為現今科技所可以製造出來的。雖然如此,但這並不表示它不是一個有趣或發人深省的概念







http://chinese.autoblog.com/2010/11/28/2025-nissan-iv-ev-concept/

裡面有不少東西是十分值得期待的,如果2025年有辦法做出來的話

動力和帥 wrote:
非常感謝台八子的分析...(恕刪)


氫燃料電池改成甲醇,主要目的在於解決運送及儲存等問題。甲醇是液體,便於運送及儲存,而且,甲醇沸點不高不低,再加上是含氫原子最多的最簡單的有機分子。利用觸媒(摧化劑)可將甲醇分解成氫氣及二氧化碳。不過理論很棒,實際上卻產生氫氣及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很難處理,他對血紅素的結合力是氧氣的200倍,而且無臭無味,換句話說,一氧化碳很危險,使人中毒於無形。一氧化碳除了使人中毒外,也會使觸媒的貴金屬中毒,即使觸媒失效。原因是一氧化碳(及氰化物CN)是化學中活性最強的配位子,極易與金屬原子(或離子)結合而使觸媒失效。

全世界研究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研究單位非常多,台灣的研發重鎮是元智大學及工研院。研究的重點之一是把一氧化碳變成二氧化碳,即觸媒的開發。

美國的能源政策已放棄氫燃料電池,由此可知氫氣的運送儲存及氫燃料電池的困難度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我認為能夠提高目前汽車的省油程度,每天省下的油就非常驚人。當然,要大家節省能源,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價格,包括汽油、水、電等價格。台灣的汽油、水、電等價格算很便宜,要大家養成節能習慣恐怕不容易。

台八子 wrote:
氫燃料電池改成甲醇,...(恕刪)


感謝您詳細的解答!

又多一個專家為大家解說

不過有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概念車型嗎 好奇
有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概念車型嗎??答案:無


氫燃料電池車各車廠都有。

台八子 wrote:
有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恕刪)


想請問一下台八子

我上面發的那一台2025年的電動概念車 裏頭這一段

Nissan iV Concept舒適的座椅可容納四名成年人,其類似戰鬥機的坐艙罩採用一種尚未被發明的光電材料製成,它的重量比傳統玻璃減少了99%,本身除了可收集太陽能外,還提供了安全的防護和獨特的賞景功能。在Nissan iV Concept的車體下方設置了一個纖細的生物電池,為Nissan iV Concept提供了穩定的電源,而可再生能源的超級電容技術,可回收60%的動能,讓Nissan iV Concept擁有接近無限行駛範圍的電力來源

裏頭紅字處我有疑問

像光電材料這東西 雖沒被研發 但有這種東西的概念嗎? 是可行的?

然後她說的生物電池是? 裡頭有微生物提供動力? 還是就是類似妳說的生物甲醇的燃料電池?

那那個超級電容技術可以讓車有接近無限行駛的電力是可行的 合理的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