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 ACON 大, 小弟明天得上班, 不能像前兩天都回那麼晚, 就先回您這段囉... 後面我找時間再回...

ACON99 wrote:
抱歉 前面太長還在看 但是你的兩個例子有問題
紅線的地方就是問題所在
1. 扭力的單位恰好跟功(能量)一樣 但是扭力不做功(力臂跟力垂直)
[回應] 沒錯呀, 就像力也不做功, 包括施了力卻無法造成受力物體運動狀態改變也不能說施了力有做功... (其實說真的, 這棟樓並沒有很嚴格地計較 "做功" 這個詞的正確用法, 有的話大概是前面有人談到直升機滯空不動那件事吧 (呃, 我懶得翻回頭了, 要翻很久)...)
2. 能量可以累加 但是扭力這裡不能累加 不然扭力曲線圖六千轉時扭力會是一千轉時的六倍!
[回應] 沒錯呀, 如果不是同時不能累加呀! (你可能會覺得我是不是瘋了, 講話前後顛倒...我解釋一下...) ---> 力 (不管是一般定向力, 或者是旋轉運動中, 方向一直在 spin 的力 (力矩)), 不是 "絕對同時" 發生就不能相加 (不能合力); 但是從分次施力造成的最終長期穩態來說, 一次施予跟分開施予, 它們是幾乎等價的! 我的計算寫這樣, 是為了讓 "等價" 的感覺給帶上來, 協助理解跟一次加總施予的等價性; 但, again, 時間軸上的兩次施力, 無論這兩次時點互相有多逼近, 只要不是絕對同時, 就不能當成一次施予加總的力 (這樣說法就會很像 abc630 大的說法了); 我們可以用加總一次施予的角度來 "思考" 幫助理解分次施予的最終結果會是什麼, 但是仍然必須明白, 就時間軸觀點來說, "絕對同時" 是一個很嚴格的定義, 兩個時點再怎麼無限逼近, 仍然不算絕對同時 (即使我們願意暫時把它當成 "同時" 來看待與估算, 但那終究就不是同時, 終究就是分得出先與後) -- conclusion: 我們可以 "當成" 同時合力來思考它, 但是我們必須很明白, 過程是不同的, 只有在長期穩定運動狀態上會得到一樣的終速結果。
3. 不能累加的原因是 施力時間不同時 拿去填補沒施力的秒數了 正確的說 是每秒內有效施力的時間上升!
[回應] 大概只有您的最後一句話 "每秒內有效施力的時間上升" 我說法會跟您稍微不同, 但是在意旨上是相近的... 如我前面說過的, 我的看法是施力並不需要花時間, 施力是一個 "事件", 就是有發生跟沒發生的差別, 一旦有發生 (因), 那次狀態 (果) 就是被決定了, 這是以因果決定論的觀點來看待的說法... 所以我的說法會是 "每秒內有效施力的頻率會上升"。... 呵呵, 其實啊, 這也是我談到求同存異的必要性, 至少到目前, 我們互相要說明對方採用對方的觀點來論述, 似乎還不太容易; 需要多一點 cooking 才行呢...
4. 如果點火爆發時間是4ms, 那[A]150rps有 600ms在施力, 如果點火爆發時間是10ms, 則[A]150rps中有1500ms = 1.5s 在施力!
[回應] 對, 小弟完全同意您的計算, 只要 follow 您在上述第 3 點的觀點來看, 這個計算完全合理! 而且附帶地, 我會說, 你的這種看法較像考量現實 (或說是由現實歸納出來的觀點), 因為現實中的施力就是帶有 duration, 就算是高射速的槍, 那麼短的點火爆炸時間去推子彈, 也一樣有施力的 duration... 而我的 model 則是不太一樣的 approach, 我會一直思考 duration 到無限短直至 0 時, 是不是 "有施力" 就成了 "沒施力" 了? 我的觀點是===> "F = ma" 沒這樣跟我說, 故我可以採取 "施力並不要求 duration" 這個基礎再推論下去~
5. 是的, 如果一秒內的總施力時間 > 1秒 那才是扭力可以累加的部分..這種扭力曲線圖才會上升
[回應] 對, 我 follow 您的觀點來思考, 我同意您的說法! (至於 follow 我的觀點, 我也不會不同意, 但我必須加條件去稍複雜化我的模型才行)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到前面小弟 po 文回 abc630 大關於加缸數的問題... 在我的觀點來解釋, 加缸數的主要目的是 "增加單位時間施力的頻率" (您的寫法我相信會寫成 "增加有效施力的時間", 出發觀點不同, 但意旨是相近的)。但因為我認為施力不需要 duration, 所以由理論面繼續切入時, 我可以無限地加入缸數, 仍然不會造成點火重疊而有施力重合 (合力) 的結果, 以純化我由頻率角度的思考, 不但可以避免面對施力區間重疊造成的合力問題 (干擾思考模型), 同時可以進一步讓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 能無限抽象化地逼近到無限多缸, 來檢定到底加缸數的想法在理論面上真的是不是一個可以一直堅持下去的論點? 如果理論面成立了, 我才會進一步開始思考實務面問題... 畢竟, 實務上我們真的會搞個 200 缸的 3000cc 四行程引擎嗎? 就算工程上做得出來, 但其成本效益跟 20 缸 3000cc 相比又會是如何呢?...... 其實 refer to #692 & #489, 我援引的網路資料本來就呈現了施力 "在實務測量上" 是有區間的 (而且區間內還不是定值的力), 但這個量測事實我並不認為跟我的 model 是有衝突的, 我可以在一小段時間區間裏無限地加入施力次數, 加到密度極接近無限大時, 我也可以說在那小區間裏, 我無限逼近施力是連續存在的 model...
6. 等於回答你的物理概念 施力一定會伴隨著施力時間.
[回應] 如果小弟可以請您列一張表, 列示對一個最初為完全靜止的 1kg 物體施予 1N 之力所造成的運動過程改變, 也許我們可以討論看看... 該張表的規格要求是:
a. 由 0.0 秒開始記錄, 記錄到 1.3 秒, sampling 要求為每 0.1 秒記錄一次狀態
b. 記錄項目 (欄位) 為: [該物體狀態是靜或動?] [瞬時速率] [是否此時正在受力?] [受力有多大?] [已經移動了多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