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N99 wrote:
...畢竟有實例 再去解釋(比較好見風轉舵XD)...(恕刪)

哈哈, 你這句我真的有笑到~ 有意思!

的確, 一般講 "加速看扭力 極速看馬力" 也差不多對~
我倒是覺得因為部分版友 (包括我自己) 覺得加速光是看扭力可能有點太簡略了就是~
所以因此, 我也才會想確定一下您對馬力的看法, 我是覺得您這邊應該不會否定:

"一下一下推, 雖然每一下力量沒超大, 但是推的頻率很高, 任兩下之間間隔極短"

也會帶來加速運動上的幫助~ (如果您會否定, 還請跟我說一下~) 像轉子引擎, 多缸
引擎, F1, 這些都比較像這種 style 的加速快; 而爆改增壓, 加大排氣量, N2O
則是每一下都推很猛的 style...
ACON99 wrote:
換高速檔怎麼會是降低引擎動力? 那極速時引擎動力不是很小? 有問題啊!

簡單的講 排檔齒輪箱是一種用轉速換扭力的工具
低速檔 引擎高轉速 輪胎卻低轉速 但是對輪胎輸出扭力增大
越高檔 引擎轉速/輪胎轉速 越小 扭力則相對變小
用低速檔的原因是車靜止時起步要克服最大靜摩擦力 需要大扭力
若是阻力高於引擎輸出 則必須靠低速檔 [用轉速換扭力]....

所以升檔之後的當下...車輪扭力(加速力)變小的幅度不就剛好等同於引擎轉速降低的幅度嗎?(假設引擎扭力在這段轉速都恆定...)
這正是我所謂"將動力程度(功率)給關小"的意思,儘管引擎本身一直都在以最大扭力輸出...
而極速則是在換了高檔之後繼續再將馬力給開大回去的結果....

麋鹿測試 wrote:
所以升檔之後的當下....(恕刪)

看不懂XD 不過事實已經說明Bugatti 0-100kmph沒用到一千匹馬力 lol
http://www.break.com/index/electric-vs-gas-powered-engine.html

影片與這個話題有關, 大家參考看看吧

ACON99 wrote:
看不懂XD 不過事實已經說明Bugatti 0-100kmph沒用到一千匹馬力 lol


沒用到的話
為什麼馬力表指針會在時速400km/h以前就甩到1001匹的位置好幾次?


原廠騙人嗎?

拿同集團的市售車來講
2.0強制進氣的golf gti
1700~5200RPM 28.6kgm高原扭力
把轉速定在3000rpm以內
即使升檔後還是在最大扭力28.6kgm的轉速範圍內
按照你的說法,各檔位不用拉到5300rpm就一樣可以6.9s破百?
這樣不會有點荒唐嗎?

hughkk wrote:
沒用到的話
為什麼馬力表指針會在時速400km/h以前就甩到1001匹的位置好幾次?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原廠騙人嗎?

1. 請見#750篇 看不懂要問啊~

2. 加速到400kmph用千匹馬力跟100kmph沒用到千匹 有啥關?

拿同集團的市售車來講
2.0強制進氣的golf gti
1700~5200RPM 28.6kgm高原扭力
把轉速定在3000rpm以內
即使升檔後還是在最大扭力28.6kgm的轉速範圍內
按照你的說法,各檔位不用拉到5300rpm就一樣可以6.9s破百?
這樣不會有點荒唐嗎?(恕刪)

1. 我什麼時候說過? 規定只能用一半轉速的是你吧?
我說的是 輪子3000轉等於時速200公里以上 扭力夠大的話 加速時間就是0-3000rpm拉轉時間~
(電動車就是這樣)

難道妳連這個都不會算?

2. 同集團有個啥關係? VW 一樣有作柴油車啊 還不是被你嫌到爆?(加速不如IS250,輪胎又比較小 可見扭力沒用....XD) 拿 VW golf來跟 Bugatti攀關係? 乾脆說金龜車是保時捷911的表兄弟算了.....XD

管快管快~等你回喔~~~~lol
ringowu1234 wrote:
http://www.break.com/index/electric-vs-gas-powered-engine.html
影片與這個話題有關, 大家參考看看吧

謝謝~ 電動車的表現真的不錯! 特別是 385 匹馬力的跑車, 加速跑輸 288 匹馬力的電動車, 一定讓人很訝異! 這總有一些道理, 是吧~

ringowu1234 wrote:
http://www...(恕刪)

哈哈~給那些說扭力無用的人看剛好~讚!
(想起以前某人的凹法: 因為電動車低轉速馬力很大XD)
【聊一下馬力錶】

馬力錶不是很難做的東西, 在 ECU 中, 基本上引擎的特性曲線是可以被 program 進去的, 設定進去之後, 配合油門開度就可以算出每一次點火的推力, 接下來就套公式去算即可, 至於 update 到錶面的 frequency 基本上不可能跟公式中用秒為單位, 一秒更新一次, 但修正成小一點的時間單位即可...

小弟的車子上也有馬力錶, 所以我大概都知道我開車加速/定速是用多大的馬力在開, 一些特性分享如下:

馬力錶並不是轉速錶, 但跟轉速有關; 馬力錶也不是扭力(推力)錶, 但跟引擎輸出扭力 (油門深度) 有關, 馬力錶的特性如下:

1. 空檔拉轉, 不需要什麼扭力, 引擎就可以催到紅線; 即使如此, 錶面上的輸出馬力還是很小; 這馬力只足以推轉引擎自旋運動到很高的轉速 --> 在這種情況, 彈放離合器, 可能還是熄火, 而不是燒胎衝出去...

2. 掛檔位開車, 即使轉速很高, 但只要油門一放, 馬力錶就直接降到 0 --> 原因是放油門後, 引擎不點火, 跟本不會有推力輸出, 轉速再高都是馬力 0~

3. 掛檔位開車, 即使轉速不怎麼高, 只要油門踩到底 (把扭力 100% 放出來, 也就是 100% load 運轉), 馬力一樣拉出來, 但是錶面馬力值值仍然會不如在中高轉速時油門踩到底那麼大


這邊主要是點出一點: 油門踩到底, 就是節氣門全開供給最大混合氣 (或柴油引擎是拉長噴射duration以供入最大供油量燃燒), 這無關乎轉速, 只關忽油門開度; 低轉速踩盡油門, 跟中高轉速踩盡油門, 加速力道還是有差的~ 一般較容易的觀察是開手排車, 掛 3 或 4 檔作加速實驗, 先讓車以怠速滑行, 然後油門突然踩到底衝 (期間都不換檔), 我們可以發現, 由怠轉滿油門開始拉, 排氣音很大, 引擎震動幅度 (不是頻率) 也大, 但就是拉不快, 直到中高區域到時時, 拉的速度會愈來愈快, 這種特性在計算上, 是由馬力來解釋, 而不是扭力來解釋 (尤其是定扭力高原型的車子)...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加速賽的車手都很重視盡量 keep 紅線前的小區域在運作, 就是希望任何胎速下都是對應在引擎最大功率輸出點附近, 隨時油門一放就是 0 功率, 而油門一到底馬上送出來就是最大功率~

開車 (尤其是手排車) 看轉速錶來決定加速/配速的人, 基本上算是較懂運用引擎的人, 他們對峰值扭力點跟峰值馬力點都較有敏感度, 而不同轉速域有不同加速表現也會有敏感度, 所以在配轉速時, 該掛幾檔開會有一定的想法, 至於是什麼樣的想法, 有時跟策略有關 (不一定指競速策略, 也包括省油策略)... 當然了, 有顆馬力錶在眼前則是更方便就是了, 它比看轉速錶更直接了些~~

ACON99 wrote:
哈哈~給那些說扭力無用的人看剛好~讚!
(想起以前某人的凹法: 因為電動車低轉速馬力很大XD)...(恕刪)

呃... 那小弟先來自清一下好了, 我可沒說扭力無用~ XD

而大扭力對應出來的就是大馬力(功率), 本就是不爭的事實呀~ "因為電動車低轉速馬力很大" 這句話我倒是不覺得有什麼錯, 而且我覺得更該說明的是 "電動車低轉的大馬力來自於大的扭力 (都已經說了是低轉了嘛, 當然單位時間內推的次數並不多)", 所以我是不認為 "因為電動車低轉速馬力很大" 就叫做否定扭力, 不然就只好找原 po 這句話的版友來說說看囉~ (也許我理解錯原 po 的話也說不定)

[另註: 電動馬達不是恆時推動的動力源, 除了它在 0rpm 時通電會是這種情況, 它也是間歇式的動力輸出, 以直流馬達來說, 可以透過增加電樞數量, 或場磁體數量, 使主軸的轉動的循環過程中能有更密集的動力輸出, 會較近似於恆時動力輸出, 但就本質來說, 它還是間歇式動力]

馬力(功率)本來就是衡量單位時間做功的量, 推力小的就認真些, 單位時間內多推幾下, 一樣有機會在單位時間內做完工作...

反正馬拉著 33,000 磅的東西, 一分鐘後我們再回來看, 它移了一英尺, 那就叫一馬力, 至於馬是穩穩地花了 1 分鐘拉了三步才拉到一英尺; 或是睡了 59 秒, 然後在最後 1 秒時被鞭炮嚇到暴衝一英尺, 那並不重要... (穩穩拉三步的, 是小推力/小拉力型的; 被嚇到暴衝的是大推力/大拉力型的)

額外地, 特別是指 Tesla, 沒有檔位, 省下一堆換檔時間, 加速效率更好, 我也認為這是部好車子! (其實我還覺得 Tesla 加個完美 CVT, 完美不打滑的高抓地胎還可以更快呢~)

一般車子換檔的成本不低 (特別是渦輪增壓型的車子) 放一次油門升檔降轉, 代價是不小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