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610702 wrote:
我已經告訴你只需要兩種:有撞測國家版、沒撞測國家版
如果分兩種原材增加的成本,還能大於材料本身節省下來的成本,這間工廠可以收了,管理有問題。
其實同我前面所說的
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每個人都找理由幫廠商挖洞跳
每個人都找理由幫廠商爬出洞
建議覺得廠商有偷料,又買了該車,可以考慮請直接進行法律訴訟,這樣拿到$$更有意思

隨便去殺肉廠買個報廢車,然後切塊送實驗室實驗和廣告是否相符

我既然買了,自然有信心拉
Serv Pre wrote:
有喔,打臉的來了
報導有說喔
CcCManCcC wrote:
除非有見光死的證據,明確指出台灣某款車,和國外比就是不同
就像以前內鐵的事件,一翻兩瞪眼見光死
buzzbee wrote:
我對你們的爭議沒有興趣,但是對上面這段話有一點看法。
汽車板材成型採用塑性加工製程,其成型用的模具,要依板材強度做精密設計,差一點都不行。改變板材材料,意味著整套模具都要重新設計、製作。這成本有多高,不是這裡幾句話可以想像的。另外,改變材料強度,整台車的結構也要重新設計,這更是複雜到難以解釋給非相關專業人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