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和燃料稅是不同的,就算燃料稅沒有隨油徵收
以後碳稅(環保稅)也是會隨油徵收的,因為國際間好像有協定
沒有徵能源稅國家的商品將禁止進入有徵的國家(導致相同產品製造成本有差距)
所以不要混淆好嗎,以上是個人目前認知,請多多指教
FZ6華中男子 wrote:
隨油徵收真的好嘛??...(恕刪)




不大開的不更虧大了...

aroniee wrote:
碳稅和燃料稅是不同的...(恕刪)

你在說笑話嗎?
全世界哪個地方的製造成本會一樣的?
中國會發展起來還不就是因為製造成本比較低...
美國有可能封鎖中國製造的商品進口嗎?

京都議定書的協議一堆大國都不甩了
這種荒謬至極的協定...有人會甩嗎?
FLY224 wrote:
那也要有完善的大眾運...(恕刪)
我只能說這是世界的趨勢,隨油徵收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果您住的地方沒有完善的交通工具或是偏遠地區,建議用共乘或是少開車,也可以參考騎單車既節能又減碳~
當然好阿~~使用者付費.用越多付越多.比較公平吧
其實澳洲也沒有課燃料稅呢 ....

我覺得還不錯呢~

但牌照稅課起來~

一樣的車~比台灣的燃料稅加牌照稅差沒多少....

thrid party issurance也比較貴.......

但我覺得這樣才是健康的政策~

大CC的車就會銷量增加~

但大CC數車就醫定不省油嗎?

一個月開一次~怎麼樣也比2000CC的車天天跑還省油八....
我也贊成使用者付費,用越多付越多,比較合理公平嘛! 若考慮到環境的話,也是很合理的.
S.C. Hung
FLY224 wrote:
你在說笑話嗎?全世界...(恕刪)


你先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砲!!

一、很早以前,大家就在談燃料稅由每年定額改為隨油徵收的議題。但阻力很大,因為有些既得利益團體反對:EX. 運輸業者..

二、前兩年有研究單位及豬頭政府人士,打著節能省碳的大名義丟出開徵能源稅的議題,同時把燃料稅也附加改為隨油徵收。這個議題一丟出來,就踢到鐵板被人駡翻,因為他們放話十年後要一公升汽油要收十幾元的能源稅!! 搞的行政院院長親自出面否認...

三、最近又提出的燃料稅改為隨油徵收,應只是延續第一項那個多年來的話題。


政府機關目前有那個單位敢自目到再提"能源稅"的事?

就像眾人所提,燃料稅不管用那種方式徵收,都無法預測未來是否會調高燃料稅!!目前有的訊息只是,燃料稅改成隨油徵收暫定為2.5元/公升。對大部份的私人用車而言,改成隨油徵收應該是較有利的。

對於大眾運輸業者而言,目前政府不是也用了很多管道進行各種的補貼? 燃料稅改成隨油徵收,政府只要調高補貼額就可了不是嗎?
一群只知道自己用油量少就支持使用者付費的傢伙.......



到時真的隨油徵收一公升2.5,

別已為你們這樣就真的省下燃料稅,

所有跟石油不相關的東西絕對都會上漲,

上漲的幅度一定比你們往年繳的燃料稅多付出N倍!



一群只看表面想省燃料稅,卻不知道未來的傢伙,

呆灣人,跨敏都災!(台語)

政府吃定你們了!
贊成使用者付費,隨油徵收+1
基於公平原則,稅賦本來就不應該齊頭式平等。

而且市場機制不應該與社會福利及社會救助混為一談。

另外降低使用量,可以減少CO2的產生,符合環保的趨勢。

再者,可以促進大眾運輸系統的普及,除了台北地區,大家都在喊要捷運,但是沒人要坐,
政府怎麼蓋怎麼賠錢,自然無法普及。
現在因為稅賦固定,大家想說反正我開不開車都要付一樣的錢,車輛使用不會無節制,
將來隨油徵收,就會去比較哪一種交通方式比較符合成本效益,交通也會有所改善,因為需求達到經濟規模,政府也容易去推動大眾運輸系統。

至於因為油價導致的物價波動,其實這本來就是經濟模式,換個角度想,稅賦降低節省的錢去貼物價的增加部分,是另外一種平衡而非額外的負擔。而職業司機增加的成本反映在物價波動上,對本身並無影響。

所以小弟認為隨油徵收是一種讓稅賦更趨於公平與合理的進步政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