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安全氣囊就代表有了安全加持嗎?!(歡迎討論!!)

最近看了汽車版內幾篇討論安全氣囊的話題,讓我開始好奇,汽車有「安全氣囊」是不是就真的有給他很安全,還是需要其它更多的安全配備輔助才最重要。

所以我就上網開始找了些資料,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也請各位大大指教。我簡單估狗了一下「安全氣囊」這個關鍵字,跑出了幾則醫師所寫的東西,我覺得可以參考一下,雖然醫師是”修人”,而不是修車,但這觀點我覺得是可以同理可證的。

文章引用→http://www.kmu.edu.tw/~kmcj/data/8606/3368.htm

文中提到,現代人購買汽車,除了考慮價格(這個在不景氣的現在!可能已經快變成主因了!!)、性能、舒適性外,是否配備有安全氣囊亦是一項決定因素。而一般人,對安全氣囊的認識,可能僅止於「有了它,行車更安全」而已。對於它的實際作用、可能造成的傷害,以及如何避免傷害等知識,都不是十分了解。(還是覺得自己的車有越多氣囊就越超值?!)

 為什麼要有安全氣囊?西元一九八六年,汽車開始配備駕駛座安全氣囊。西元一九八九年,全美國配備安全氣囊的汽車,約佔全國車輛總數的百分之七;到了西元一九九五年,增加到百分之七十。美國國會更通過立法,規定自西元一九九八年開始,所有新出廠的自小客車,一律配備前座雙安全氣囊。(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兩顆安全氣囊就變成了必要配備)理由是統計資料顯示,自西元一九八六年至西元一九九五年十年期間,安全氣囊拯救超過一千一百三十六條性命,尤其當發生正面撞擊車禍時,更可減少駕駛人死亡率達百分之三十。

安全氣囊導致「斷頭」慘劇!不過,安全氣囊雖然可以救人,但是使用不當也會變成殺人的工具。民國85年11月27日外電報導,美國有一名一歲女嬰,因為母親在停車場內開車時,慢速行進中追撞前方另一輛汽車,導致這名躺在兒童安全座椅內、置放在前乘客座的嬰兒,被安全氣囊擊中,發生『斷頭』喪命的慘劇。自西元一九九三年至目前為止,美國境內因安全氣囊而死亡的人數,成人佔二十名,兒童佔三十二名。死亡成人中,又以體型嬌小的女性居多;死亡兒童中,有二十一名未同時佩帶安全帶,九名為小於一歲之嬰兒,僅有二名五歲的兒童有佩帶安全帶。

 安全氣囊如何作用?整套安全氣囊系統包括四個部分:(一)安置在車輛最前方的電子感應器(二)微電腦處理機(三)氣囊(四)氣囊內產生氣體的化學物質。汽車行進中,電子感應器隨時接收車速變化、車輛震動狀態、煞車形式等資訊,由微電腦處理比對後,一經判斷是發生撞擊,立即產生一電流脈衝,點燃氣囊內的三氮化鈉NaN3,引起一連串的化學變化,而釋出大量的氮氣N2,使得氣囊在20至30毫秒內,以每小時230至320公里的速度充氣膨脹。(台長比較疑惑的是,在這之前光是煞車會不會使其作動?!)

安全氣囊造成那些傷害?由於安全氣囊是以高速充氣膨脹,因此在它尚未完成「爆開」的過程中,人體若受到氣囊撞擊,將造成各種嚴重程度不一的傷害。最常見是造成顏面、頸部及上胸部的紅腫、擦傷及瘀傷。其次,如果眼睛受到波及,角膜擦傷、眼前房出血、晶狀體半脫位、視網膜剝離、化學灼傷性角膜炎都可能發生。更嚴重者,將造成右心房破裂、第二頸椎骨折,嬰幼兒甚至「斷頭」喪命。

錯誤的觀念!
(一) 多數人認為安全氣囊僅在發生「高速撞擊」時,才會爆開充氣膨脹。錯!
百分之七十的情況,是發生在車速低於每小時二十五公里。
(二) 只有發生正面撞擊時,安全氣囊才會爆開。錯!
百分之五十的情況,是發生在側撞時。
(三) 安全氣囊比安全帶更能保障安全。錯!
沒有安全帶的約束保護,安全氣囊反而可能造成料想不到的意外。唯有在兩者相輔相成之下,生命才更有保障。換句話說,開車時不繫上安全帶,當發生事故時,就算有再好的氣囊,可能也挽救不回您的性命。

建議事項!
 (一)乘坐配備安全氣囊的車輛時,駕駛人及前座乘客,一定要繫上安全帶。正確的繫法是肩帶置於鎖骨中央,勿置於腋下;腰帶置放在骨盆骨上,勿置於腹部上方。

 (二)駕駛人及前座乘客調整座位時,尤其是東方女性體型較為嬌小,請記得保留適當的空間,不要太靠近方向盤及儀表板。

 (三)孕婦非不得已不要開車,儘量不要坐在前乘客座。繫安全帶時,請勿將腰帶置放在胎兒上。

 (四)年齡十二歲以下的兒童或個兒較小的女性,後乘客座的中央位置是最安全的。

 (五)年齡一歲以下或體重十公斤以下的嬰兒,一律乘坐兒童安全座椅,並且面朝後方、置於後乘客座的中央位置。

 根據交通部發表的台灣地區歷年交通事故統計表,「駕駛不當」佔了肇事原因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見再名貴的汽車、再好的乘客安全保護設施,仍然需要靠大家良好的駕駛習慣配合,這才是保障行車安全的不二法門。

文章引用→http://ortho.clmed.ncku.edu.tw/~cjlin/othernote/043.html

「高速發生連環車禍」,這不是新聞。「車禍造成傷亡」,這也不是新聞。「研究發現,頂級配備的安全氣囊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這才是新聞。「安全氣囊」,顧名思義,是為了提高駕車安全而設計的氣囊,如果它不但不能保障安全,反而是致命的元凶,怎麼還能用這個名稱去稱呼呢?是否應該「羞愧自責,虛心檢討,避名退位」呢?

會有如此的論點,主要是因為最近的醫學報導,陸續地發現,市區低速小車禍也可因為氣囊而造成致命的危機。通常汔車減速達一定值時,便會被感受到,並誘發氣囊中之氮氣發生充氣現象,其速度可達每小時兩百英里(三百二十公里);因此,乘客與氣囊撞擊之時,最好是氣囊已完成充氣之後,而非充氣之際;也就是說,乘客距離充氣的距離必須夠遠,否則,將接受充氣中氣囊的衝擊,其力量甚至遠比汔車衝撞力本身來得更大。所以,如果坐在配備氣囊的車內而未佩上安全帶之時,車輛撞擊之際如身體依慣性前滑,與充氣中氣囊的安全距離不夠,當然置乘客於更高度的危險之中。

另外,所謂的「安全」氣囊對小孩來說更是具有致命的危險。因為一般氣囊是針對成人設計的,它充氣後造成衝擊的身體部位,是在成人的胸部,但卻恰巧落在小孩的頭頸部;安全帶通常對坐在前座但好動的小朋友來說並不具有太大的約束力;曾有小朋友低頭去調弄音響時正好車禍發生,氣囊的撞擊力導致頸椎第一節與頭顱的強力衝撞及脫臼,在影響呼吸神經之下便瞬間死亡。

另外,引發充氣的能量來自於化學變化導致的高熱,在氣囊撞擊任何尖銳物品時會破裂,熱氣便會衝出,而造成皮膚的燙傷。除了熱氣,也有許多廢氣同時排出,如氫氧化鈉與碳酸鈉等,一旦與水結合,形成酸鹼,便也會造成化學灼傷,成為併發症。

可見,名為「安全」的氣囊,並不十分安全;它必須與安全帶共同使用,而且即使在市區低速行駛時亦必須如此(交通局將規定只要一上車便需綁安全帶是正確的),德國與澳洲規定小孩絕不可坐前座也其來有自,甚至後座綁安全帶也是合理而安全的;另外設計低能量的充氣,兩段式的充氣,乘客接近氣囊警示器等設計都是亡羊補牢之措施。

其實,許多醫療手段也如同安全氣囊一般,其目的出於善意與協助,但是,如果不好好注意其使用細則,則意想不到的傷害便反而會發生。從安全氣囊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到許多警惕及啟發,即千萬不要一廂情願地認定出自善意的設計便會百無缺失;只有不斷地檢討及改進,虛心地接受所有的教訓與經驗,方有可能往精緻醫療的大目標不斷邁進。

------------------分隔線----------------------------------------------------------------------

所以可以綜合出幾個結論就是,不管是買什麼車,配幾顆安全氣囊,有多少安全配備,駕駛人有好的駕駛習慣,才是最重要的,誰說開雙B就不會出車禍?!在路上開快車亂闖紅燈的還不是比比皆是......(我昨天也差點被一部BMW闖紅燈撞到,詛咒他下次就沒這麼好運了!!!!!!),造車工藝越來越好的同時,別忘了Nokia的經典名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是最基本的要求外,在開車出門的同時,請記得小心駕駛,才不會造成兩個家庭的遺憾才是~~~~

不知道小弟說的對不對,如果不對,也歡迎各位大大良性討論嚕!!
文章關鍵字
如果安全氣囊叫做安全氣囊那英文為啥要說成AIR BAG 而不是SAFE BAG呢?
所以說這只是"空氣囊"而已,正確的使用才會得到真正安全的效果!
http://tw.pg.photos.yahoo.com/ph/ysfli0071109/album?.dir=c1e3scd&.src=ph&store=&
落落長

不過你說得很正確

至少六氣囊和氣簾 + 正確扣好安全帶
感謝樓主的資料分享阿~
以前只知道有安全氣囊可以比較安全
原來安全氣囊學問這麼多!!
氣囊...是等你發生撞擊時...才會發揮作用保護你的一種配備...

能夠的話....

敝人希望...都不要發生撞擊~這樣會比較好!而且一定更安全~

但是撞擊發生的機率....

和駕駛者本身~有著一定的關係....

所以我認為~有著""良好的駕駛觀念和技術""~~會比一堆氣囊來的更安全...


ps: 不認同的人可以反駁...不過我不一定會理~哈

ucla-aba wrote:
落落長

不過你說得...(恕刪)


還是不太解~~~為什麼一定要到六氣囊?!哈哈!!!是.....六六大順的意思嗎?!
兩個恰恰好!所以兩顆就很夠用了啦!
其實!!我個人認為!用不到是最好的!!我完全不希望我的新車Camry氣囊爆開呀!!它爆開不就代表....... 想都不敢想!!!
昨天從我旁邊擦身而過的BMW就讓我有這種想法(汗)

不過正確的把安全帶扣好!絕對是王道!!!!這點我支持你啦!!!!!

simon0412 wrote:



還是不太解~~...(恕刪)



怕側撞(樓主文中有提到), 尤其遇到闖紅燈的...你的頭會撞擊到車的側窗

ucla-aba wrote:




怕側撞(樓主...(恕刪)


當你講這句話時,我突然腦中浮現大S在"保持通話"中被撞的那個畫面!!!重點是......她活得好好的~還能撥電話出去求救!!!!(廢言!死了這部片就拍完啦!哈哈!!!!)
Air bags is deadly without seat belt, like the first poster said, always put it on.
安全氣囊真的只能算是輔助的安全配備吧

其實個人我覺得如果本身車體結構、底盤鋼性好的話,才是真正的安全
如果是豆腐車上有6顆氣囊…那你就會覺得底盤和車體結構的重要性了
還有煞車性能也是很重要
其他的ABS/BAS/EBD這些設備也可以救人於一瞬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