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歐系車跟日系車的引擎工作溫度

小弟開過日系車(公務車Nissan,Toyota)跟歐系車(自己的法國車&同學的OPEL,VW,AUDI),比較起來,日本車的工作溫度平均都比較低,不像我開過的歐系車(德法),水溫動不動就超過九十度,問原廠的答案是,歐系車引擎工作溫度本來就在九十度左右

小弟想問的是,一樣是寒帶氣候,一樣是行銷世界,為何歐系車的引擎工作溫度總是設計在接近一百度呀,難道有啥特別因素嗎,還是歐洲人設計只想到寒帶(民族自我中心),沒想到亞熱帶跟熱帶應有的工作條件,這些地區,隨便塞個車,溫度就破百了,日系車就比較少這問題;再者,歐系車都偏向單風扇高轉速,不像日系車大多是中低轉速雙風扇設計,難道歐洲人沒想過高速單風扇在亞熱帶跟熱帶地區耗損率會很高嗎
其實這是碰上大概10年左右或以上的歐、美系車比較容易碰到的情形,如舊型5系列E34它是用離合器風扇,也就是會跟者引擎轉速變化,加大或減少轉動,很多車主也都改成電子式風扇了,但經過多年的修正改良現行的車種幾乎都已解決這個問題,至於日系車甚至是亞洲系的車種因為環境比較相似,所以發展的車型在台灣都比較不會水土不服,但經有人測試,他的E34確實是在90度上下會保持比較好的狀態,油耗、動力都比較好所以其實也不是低就好,任何工具都有他的適合工作溫度,尤其越精密的越在乎。
我的10年老Golf也是大小雙風扇
有高速低速兩段

工作溫度90度
大熱天塞車也是一樣90度丫
會破100度應該是有東西壞掉了吧!
日本車有比較低嗎?
rice7361 wrote:
我的10年老Golf...(恕刪)


低一點 85度左右 日系裡面honda的又偏高

歐洲車真的都比較熱,機油番號會用高一些的

可能真的是沒有特別為非寒帶氣候設計吧

設計上原則都適用但是變比較嚴苛的極端環境

引擎是不至於會怎樣,不過其他東西倒是會縮短壽命

-45~+85 worldwide都適用
但是我們如果市場非寒帶
客戶同意會往高溫找
-25~+105
非寒帶的生產地畢竟耐低溫的料沒有耐高溫的好找,耐高溫也比較實際









其實這個問題
以前我也研究過
問過許多修車的前輩
但都答不出什麼答案
後來我發現
歐系車和日系車的水溫不同
其實是水箱的設計不同
仔細看日系車主水箱蓋在冷排上
但歐系車水箱蓋卻是在副水箱上
但問什麼會這樣
說真的
我還是不了解
有請其他高人解釋
還有一點
總覺得日系車水溫表參考用
從開車到達目的地,水溫表幾乎不太會動
OPEL車的水溫表動的很敏感,不知其他歐系車是否也如此
有些車型已經沒有水溫表了,只有高溫警示
wychen57 wrote:
小弟開過日系車(公務...(恕刪)

在內燃機理論來說
能源完全轉換成100%動能是最好
但不可能如此
能源變成無用的熱能就是佔很大的比重

所以理論上引擎能完全不產生熱還能作動最好
但不可能
所以拉高操作溫度是其中一個方式
因為消耗掉相同能源能在越高溫度才散熱,就可能代表變成無用的熱損耗越少
散掉的熱,都是大家口袋裡co co 買油燒掉的,再經風扇往空氣中飄散

總之
在越講效率性能的引擎,在環境及材質容許下,會拉高引擎操作溫度


近幾年日系車普遍也在一直拉高, 機乎每次進化只有拉高,鮮見降低
稍微列舉幾台車
馬三操作溫度100度c
ls rx330 操作溫度97度c
hodan fit 操作溫度96度c


徵汽車維修技師,,意者訊息連絡,上班處台南永康
Q122QQQ3600 wrote:
在內燃機理論來說能源...(恕刪)


那為何溫度一高,開起來比較沒力
buyd80 wrote:
那為何溫度一高,開起...(恕刪)

這就牽涉到引擎設計時操作溫度

包含
引擎材質耐不耐的住超過操作溫度的溫度(變形,燒毀,汽化等等)
還有這引擎的最佳操作溫度等等

原設計出廠時機乎都已達該顆引擎可拉高的最高


徵汽車維修技師,,意者訊息連絡,上班處台南永康
buyd80 wrote:
那為何溫度一高,開起...(恕刪)

小弟聽過一種說法,引擎溫度一高,代表氣體分子膨脹越多,相對含氧度越低,以噴射引擎來說,含氧越低,噴油越少,所以也跟著越無力,不知對不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