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會跟我一樣吧, 有時候走國道三號, 雖然會繞有點遠, 可是油耗基本上會跟走國道一號差不多, 因為有時後國道一號塞車的因數..
國道三號:
優點: 車速快, 少塞車
缺點: 距離較遠, 里程數提高
油耗: 差不多
國道一號:
優點: 距離較近, 里程數正常
缺點: 車速慢, 塞車
油耗: 差不多已小車來說
如果只用計程收費, 加上日後有可能快速道路也要收費, 那樣走國道三號不就失去了意義了嗎, 想要省錢的走國道一號”大多數人”, 想要快走”國道三號”, 以大多數的人須要省荷包的情況下, 國道一號日後不就會癱瘓了”因為還要多繳快速道路的費用”
我也上網查過了…資料來源高速公路局
一、國道1號高速公路設有11個收費站,通行費徵收採人工收費及電子收費併行方式辦理。
1.汐止收費站:為單邊(北上)收費 2.泰山收費站 3.楊梅收費站 4.造橋收費站 5.后里收費站 6.月眉收費站(支線) 7.員林收費站 8.斗南收費站 9.新營收費站 10.新市收費站 11.岡山收費站
二、國道3號高速公路設有11個收費站,通行費徵收採人工收費及電子收費併行方式辦理。
1.七堵收費站:為單邊(北上)收費 2.樹林收費站 3.龍潭收費站 4.後龍收費站 5.大甲收費站 6.名間收費站 7.古坑收費站 8.白河收費站 9.善化收費站 10.田寮收費站 11.竹田收費站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國道一號道路長度372.7(公里)
國道三號道路長度431.5(公里)
那樣不就是失去國道三號的意義了嗎” 計程收費”, 一樣去同個地方要付的錢比較多, 公平會可以出來解釋一下嗎
基本上國道一號跟國道三號都是11站算是10.5 站吧
如果那樣算10*38+19= 399全程來說
為什麼他們不用以點對點繳費”出入口”
就把國道分成十個點每一點設為39.9塊, 在除以每個交流道”出入口”
假設泰山收費站跟楊梅收費站距離為39.9塊, 假設中間有五個”出入口” 那樣就變成每一個出入口為7.98塊
楊梅收費站到造橋收費站假設為三個出入口那樣那個路段每一個出入口為13.3, 以此類推
泰山楊梅路段只過了兩個站出入口然後又經過一個楊梅造橋路段一個出入口..那樣就是7.98+7.98+13.3=29.26塊, 那樣不就好了嗎, 那樣有些路段, 出路口越多就越便宜, 出入口越多表示流動量越大, 不就越便宜了嗎, 加上政府不是說日後要多加國道出入口, 以此類推越多出路口越便宜
有人也會說那樣不是很不公平如果我住在那邊出路口少不是要繳很多, 那樣就已該路段的39.9塊錢算兩個出路口的距離來分比例, 那樣就沒有問題了, E-TAG系統只要設定好, 管你哪一個出入口進去出去, 點對點的方式, 你就沒有問題了, 只是這樣這個系統的話, 須要發給大眾運輸的司機大哥免費的進出路口顯示機, 以好給乘客收費…..
基本上那樣算也會賺...小市民也不會付那麼多
不然國道一號真的要癱瘓歐, 還有導致日後的民生所需
國道計程收費, 及日後國道一號癱瘓問題Orz….
2012-10-09 11:30
#1
參考一下我的論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2981998&last=39005155
主題: 高公局 只知收費,不管品質 -- 高公局應該有罰則
內文:
20121007 國道計程收費方案: 免費里程有0、10、20公里三版本.
錢確實是個問題,必須審慎評估,
做為用路人來說:不管哪一個版本,既然都已付錢了,得到何種的服務品質才是最在乎地.
順暢&安全的道路,才有價值.
請高公局可否也將品質納入評估項次?
我的意見(均速及賠率多少可以再精算):
1. 用路人平均時速如果達到 100 km/hr,照您規劃收費(可以增加20%~50%費用)
2. 用路人平均時速如果達到 70 km/hr,就打 4 折.
3. 用路人平均時速如果達到 50 km/hr,就免費--以此為基準
4. 用路人平均時速如果達到 30 km/hr,高公局應該有罰則,賠償用路人費用為收費的 4 成
5. 用路人平均時速如果達到 10 km/hr,高公局應該有罰則,賠償用路人費用為收費的 8 成
有收費有罰則,是進步的動力! 不管品質,用路人永遠是輸家!
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可以將這聲音傳到高公局,作為提昇服務品質提升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