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檔 3M 隔熱紙無法通過感應檢測, 只好百般無奈的讓廠方將它貼在大燈上.
eTag 安裝說明是有很明白的警語: 「大燈型黏貼後 4 小時內切勿洗車」,
不巧我安裝當天剛好下大雨, 所以一回到家, eTag 已搖搖欲墜, 只好又無奈的
將它撕下來.
心想, 遠通公司既然這麼熱心的幫我裝了這張 eTag, 總是不能辜負人家一番好意,
所以稍微加工一下後, 昨日帶著這張脫離大燈的 eTag 就上路了.
好了, 看一下最後黏貼處

看不清楚? 再放大一點 (照片已將條碼處理過)
我是將整張原廠包裝都貼上去, 實際作用的區塊只有那個黑色半圓形.
(貼在天窗內部, 只用透明塑膠袋及透明膠布即搞定)

那你會問我扣款成功了嗎? 請看...

這是第一次儲值 400 元後, 扣完通行費後的餘額.
(400-36=364)
原來大燈型 eTag 的感應能力是很強的, 大家不要再苛責遠通了
(eTag 右上方上有一個黑色小區塊,是我的 AR-50 接收天線)
=============================================================
2013/09/20 補充:
今天上路後故意測試一下 eTag 的感應能力...
通過第一個收費站後, 故意撕下 eTag 貼紙, 接著第二次通過平面收費站, 第三次通過高架收費站.第四次以後又把貼紙貼上繼續通過.
結果是天窗貼法確實有感應, "一小時試算餘額" 在數十分鐘後出現預定扣款 40 元.
但是第二次及第三次的扣款遲遲未出現, 直到隔日(24小時後)才直接扣款 36 元.
第四次以後都是在數十分鐘後出現預定扣款 40 元.
很明顯的, 只要有申請 eTag, 一定可以扣款成功, 但是不貼貼紙, 餘額查詢就喪失其方便性.
只要有申辦, 貼不貼都無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