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楊高架剛開通的第一天,上去試跑了一趟,發現內側車道的高承載路段,
根本就是龜車路段,真不知是哪個天兵想出的這種方法。
從泰山段到中壢段,只有幾個點可以切入和切出,其他路段都是雙白線。
一堆大車在走內線,也走不快,最重要的是雙白線的設計,使得這條內線
白白浪費了。
一般的車子就只會走中外二車道。可惜了三線道的設計。唉…

ps:我猜不久的將來,內側車道的使用方式,該會被檢討才是。
明明就是開車的人有問題 你罵設計的人幹嘛
口口聲聲腦殘腦殘的叫
你又是多有智慧?
真的是開車的人的問題...

小弟連開在非高乘載車道都會遇到兩台並排又只願意開時速80的車主
遇到這種狀況真的是哭笑不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但直不直就不知道了。
腦殘的應該是罵錯人的人吧。高乘載車道全球有多少國家採行,就只有在台灣出現車車慢行的事,那是設計的問題,還是使用人的問題,答案應該很清楚吧。
就像內側車道一樣,內側車道是超車道,舉世皆,可在台灣怎就是外側車道才是超車道?又是設計的人腦殘,還是死命開在內側車道讓人超車的人腦殘?
台灣開車的99.9%的人均有問題。不守法
車流不大卻24小時用高乘載專用道
本來就是容易產生阻礙車流情況
腦殘設計
早上警廣有提到,中壢到五股原設計是2線道,但因為環評要求所以才加設高承載車道
高承載車道的好處只有在塞車時才有作用啦
不過以台灣人的聰明才智,塞車時都一堆走路肩了,看到高承載空空不能用或是被卡在裡面出不來會眼紅是正常的
問題出在
駕訓只在教練場內行駛(市區道路那一兩節課效果有限),
考照只在封閉道路上考.

台灣的路考只是教你開車,沒教你與其他車輛互動.

再者,
交通標誌標線設計不良,標示牌混亂,
還有就是取締交通違規一向只專注於好取締的:
市區:紅燈右轉
高速公路:超速

對於其他亂象:
基本的 路口的"停"有人理嗎?
路口有多少車停在停止線內?
有多少車在路上龜?
有多少車不打方向燈橫衝直撞?
甚至公車帶頭違規.

所以樓上說得很好,
不能怪道高承載規劃,
該怪的是政府長期忽視基本的駕訓與駕駛道德培養.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goethe0214 wrote:
腦殘的應該是罵錯人的.
高乘載車道全球有多少國家採行,就只有在台灣出現車車慢行的事..(恕刪)


HOV 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 或稱 Carpool lane 或Diamond lane (地上劃雷諾車標誌)
就是美國,加拿大 , 澳洲 紐西蘭
歐洲只有荷蘭和西班牙,英國, 奧地利Linz有一小段路 , 北歐的瑞典,挪威
但是荷蘭沒有共乘的法律, 和HOV lane 有抵觸...內車道為超車道...
使用的國家實在不多, 長度也並不長

美國是幾乎人人都有車, 大眾運輸不是很方便 , 幾乎是一人一車 , 要讓車道更有效率, 所以鼓勵共乘
減少車輛的數目
歐洲,日本的大眾運輸比較發達 , 並沒有跟著美國的方式

台灣需要用美國這套方法嗎? 是鼓勵共乘嗎?

HOV 的配套法令還有很多
小車(包含計程車)要坐超過2人(2+)或3人(3+)
巴士, 要超過 16 人
如果是節能車, 油電車,純電池車, 可以容許單人
如果是收費道路, 單人使用要加收費用(差別收費)
救護車,消防難車,警車也有豁免權

台灣目前缺乏配套法令
單單高管規則 8-1-3 內側車道為超車道 , HOV 實際上是不能超車,就不知要如何釋義, 才符合這條
如果 Taxi 空車或 bus空車, 都可以上 HOV , 也失去共乘的原意

反正外車道才是超車道, 法令和實況是背道而馳,HOV不要進去就沒事了
大車走內線慢慢開

應該是爬不上去吧,他也油門到底了

別計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