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開車沒留意到溫度(已到最高),水箱的風扇因感應器故障沒轉動,導致水箱的水給煮沸、氣化,發現時副水箱全乾了、週圍的明顯都是水氣。後來,保養廠把感應器與水箱都更換處理。想請教前輩們,是不是還有哪些狀況該特別留意的? 有點怕因為這次的事故,造成其它零件的損壞,導致另一次的「顧車」。謝謝。
riply20000 wrote:基本上每5000公里...(恕刪) 發生時,很傻眼的。也是自己沒去注意水溫表造成的。就保養廠的說法,一般水箱差不多10萬公里、或六七年就會需要更換。我的則是新車到現在13年沒去動過,拆下來發現上下緣已有明顯銅綠。
豆豆龍 wrote:看水箱會不會失水看溫...(恕刪) 感謝提供這項資訊,接下來我得常常留意機油那。另請教,有看到一些blog建議這種情況下最好是把機油、變速箱也換掉,因為有可能溫度過高,這兩種油已被破壞。是有這個必要嗎?謝謝。
riply20000 wrote:水箱上方的塑鋼也是很容易有裂開的關鍵處 沒錯,這也是會發生的位置。去年6月,才幫我的老車更換水箱。小弟車並不常開,但我有習慣檢查引擎室的習慣。有一陣子,發現副水箱會少一點,水溫表無任何拉高。將近1個月後,有天發現水箱下方有水漬。心裡頭,稍微擔心了。徹底檢查後,才發覺是這上方的側緣有小小裂痕,滲水滴出來。趕緊,再加滿副水箱,保持低轉速,速回保養廠更換(水溫還是沒拉高)。總之,這是一定會有後遺症的(我還是有經驗,更早一台老手排corona報廢的原因之一),只能多注意引擎聲音、或定期檢查火星塞狀況。若想完全避免,那只有更換上下水管、主水箱、水龜、甚至拆引擎檢查吧。p.s副水箱水若完全抽離光,且主水箱內已有空氣滲入的話。這時,水溫一定會拉高。因此,開車時,養成好習慣:分出1%的注意力,定時去查看儀表板上面的資訊顯示。
typist wrote:水跑到引擎 @@ 車開起來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看起來那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這時,檢查機油顏色,最嚴重的就是乳化,幾近牛奶色了。也有可能溫度高,墊片等被沖壞(某缸不點火運作....)。我無任何專業,只知道,後遺症真的不少。(請專業版友補充)
SHCC wrote:沒錯,這也是會發生的...(恕刪) 我是更換了感應器與水箱。換感應器是因為感應器已故障。雖然很多blog說那個感應器通常只是長銅綠,拿起來敲一敲清一下就可以再使用,我想說就別跟它賭了.....小小一顆,不便宜就是了。換水箱是因為發現水箱上緣已有奇怪的痕跡。拆下來比較跨張,上下緣的接縫處都有生銹的跡象。牙咬一下,也換掉.....新換的材質明顯比舊的差,舊的是14年前的東西,散熱片是全銅,新的散熱片是鋁質。舊的上下緣是金屬與像皮混合,新的只是像皮。感覺上新的不會多耐用............我的車也很老就是了。維修廠的人說這情況最怕是傷到引擎裏的墊片,不過,要檢查的話得拆掉半台車。他是建議發現有其它異狀再處理。我則是不想半路「顧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