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我想應該放動力綜合研究室比較適合(笑)

先上簡單EmDrive重點整理:
1.目前還不知道運作的原理,因為乍看是違反了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
2.乍看是類似永動機之類的偽科學,但目前經過超過3個具有公信力的不同單位,包括NASA的「Advanced Propulsion Physics Laboratory」先進推進物理實驗室(註)透過嚴謹的實驗證實有效。
(我最愛這種怎麼看都不可能,但多個具有公信力單位證實有效、豬羊變色並且可以重複的科學實驗)
3.Eagleworks發表的公開論文:
Measurement of Impulsive Thrust from a Closed Radio-Frequency Cavity in Vacuum
(所以確定不是偽科學)

什麼是EmDrive?
1.這是一種目前還無法完整解釋運作原理的引擎。
2.這是一種不需燃料的引擎。需提供其運作的能量是微波(由電力產生)
3.原型(Prototype)機外觀如下(圖片來源)
證實!EmDrive確定有作用!!
4.用兩句話來說明EmDrive奇特之處:
一台微波爐空轉時,微波爐自己加速往前跑了?!!

機械結構:
1.首先要有一個特殊形狀的微波共振腔體(上圖),其頂部與底部密封起來,然後將其抽為真空。
2.腔體內的微波發射源。
以上,沒有了!

運作:
1.圓錐腔體內的微波發射源,發射特定波長的微波,讓微波在腔體內不斷反射。
2.運作時並不會有物質噴出(這就是最特別的地方,乍看直接違反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2.You got the power!出現推進的力量!!!
(給我一個圓錐體、微波發射器跟電力,我就可以加速往前衝)

推進原理:
目前還是個謎,無法完全解釋這台引擎工作時的現象。

這項裝置的可能重要性:
1.太空飛行成本降低。
前往火星/月球等其他行星衛星,以後僅需要能突破第一宇宙速度(脫離地球重力所需速度)的燃料就足夠了。
2.太空飛行速度加快時間縮短,因為可以不停加速,不再受限於發射時攜帶的燃料數量。
3.目前還不知道是否能開發出大推力的系統(目前實驗測出的推力都很微小)。
如果可以且消耗能量不高的話,將有機會發生重大工業與能源革命,現有所有推進方式(內燃機、噴射引擎、馬達...等等)都可能遭挑戰甚至被淘汰。


註:位於NASA的Johnson Space Center。又另稱作「Eagleworks」
文章關鍵字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這篇我想應該放動力...(恕刪)



純推,這比所謂的磁浮發電機合理很多

cml669 wrote:
純推,這比所謂的磁浮發電機合理很多


現在還有不少疑點跟未解的部份。
原理也有待探討與確認,尤其是「消失的作用力跑去哪了/這推力的來源」這個問題。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要如何滿足的問題)

另外,Eagleworks好像有打算把這個實驗,嘗試排進太空去再做一次。
當然也不排除像之前cold fusion(冷融合)一樣,被找出其實只是簡單的某種已知反應。
但也有可能會像拉塞福散射實驗一樣,發展出全新的科學(此例導致量子力學與後來4大作用力的闡明)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現在還有不少疑點跟...(恕刪)


小弟不是純物理出身,
但是這顆【準引擎】它至少遵守能量守恆,
問題就是能量形式互換的原理,微波變成動能,的確令人驚訝
目前無法解釋也不要緊,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cml669 wrote:
小弟不是純物理出身,
但是這顆【準引擎】它至少遵守能量守恆,
問題就是能量形式互換的原理,微波變成動能,的確令人驚訝
目前無法解釋也不要緊,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你講的就是奇怪的地方。

腔室的能量守恆應該沒問題,但問題是微波在腔室內反射衰減後是轉換成熱能,而不是跑出推力出來。

就算考慮到微波打到腔室反射時產生的光壓,因為腔室封閉沒有洩漏,因此出現的推力也比預估的光壓差(反射衰減導致)要高上很多很多,因此不太可能是光壓差造成推力。

So, what's happening???

有人在猜是Warp Drive,但基本上原創者已經駁斥。
而且有那麼簡單就能扭曲時空,那就太好了

目前是懷疑可能是某種熱力的效應,因此才會提出把實驗搬上太空中,再做一次以驗證的構想。
不過也有一些假說啦,比如某種粒子的效應導致,這樣或許有開發與利用的可能性。


嘛...科學就是拿證據出來再互相打臉,就連霍金都曾願賭服輸,賠了一整年的Penthouse出去

這次不知道會有啥好戲可以看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這篇我想應該放動力...(恕刪)

感謝分享
先承認我沒細看
但我不覺得是類似[永動機]
因為有微波發射源提供能量來源
而且條件式需要在[真空]中
真空中阻力就很小
只一開始提供動能就可以維持等速一直往前進
如果有持續能量來源就有機會加速

這東西有趣的是為何微波可以持續轉換成動能?
而且效果似乎還不差
但是未來如何[控制]是問題吧?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2.這是一種不需燃料的引擎。需提供其運作的能量是微波(由電力產生)

這篇很具科學性,坦白說不是很懂.
大意是否如此:
使用這種器材,由電力產生微波提供其運作的能量,讓它推進,
打破人類過去在太空只能使用燃料推進(反作用力)的限制嗎?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3.目前還不知道是否能開發出大推力的系統(目前實驗測出的推力都很微小)。

看論文,
效率低了點1.2+-0.1 mN/KW
等於KW的輸入可以得到0.12公克的推力...


個人猜測,
是否真空腔室中微波作用導致表面放射電子,
電子經電磁場作用加速後進入另一表面,
因電子前後速度差異導致作用力不同,
進而在巨觀上看見特定方向推力的出現??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Cloudy Shiau wrote:
但是未來如何[控制]是問題吧?


控制不是問題,Eagleworks的實驗中有確認以下現象。

1.推力與微波功率有正相關(功率越大推力愈強)
2.變更腔體指向(轉動),推力也會更著改方向

MICHAELCUB81 wrote:
使用這種器材,由電力產生微波提供其運作的能量,讓它推進,
打破人類過去在太空只能使用燃料推進(反作用力)的限制嗎?


是,所以這玩意搭配合RTG核電池(類似絕地救援中,被挖出來加熱車室內溫度的那玩意),就可以持續幫物體連續不停加速數年甚至10數年,這是現有所有引擎都辦不到的,包括ion離子引擎。
雖然推力很小,但在太空中加速時間一長起來,最終速度不是開玩笑的,甚至到0.1c或更多都有可能。
當然如果效率更好一點就更好了。


KiKiUnicorn wrote:
看論文,
效率低了點1.2+-0.1 mN/KW
等於KW的輸入可以得到0.12公克的推力...


個人猜測,
是否真空腔室中微波作用導致表面放射電子,
電子經電磁場作用加速後進入另一表面,
因電子前後速度差異導致作用力不同,
進而在巨觀上看見特定方向推力的出現??


其實不錯了。

你講的這個理論有個問題:電磁場哪來的?
看到微波
就想到輻射壓
就想到solar sail

還是到太空中去做實驗吧
地球上做不出啥的
在toyota後面,是你的錯; 在toyota旁邊,還是你的錯; 在toyota前面,沒有錯,加入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