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P馬力上下國產房車,合歡山爬坡會有差嗎?

在換LIVINA之前
91年 2.0可樂娜
馬力約130P
當初要換車,家人有建議買馬力大的車
心想2.0都沒問題了,
CC數差個400CC
馬力差個20P左右
應該差異不大

開過
國道三義段,國道4號清水段轉清水休息站
龍井交流道爬坡路段,到松雪樓到武嶺
差20P馬力,差這麼多。
松雪樓到武嶺這一段,差個20P
在轉彎處,小看馬力的恐怖,
轉彎前起步都要龜上去。

國產房產車
Focus四門版 182P
Elantra Sport 204P
S5 GT225. 225P


由松雪樓到武嶺
在轉彎處會車後爬坡
馬力都在180P以上,
在高山爬坡會有差異嗎?

一般試車都在市區,
無法知道合歡山陡坡的差異

個人認為大馬力應該是比爬坡
好奇
180P 到225P
合歡山,這樣高山爬坡
馬力有差嗎?


更新
個人覺得
埔里到武嶺這方向,爬坡還好。
反而是
松雪樓往武嶺方向,路小,坡度陡,
在爬坡時遇到轉彎處
看到有下坡車,
會在入彎前停車等下坡車經過
在起步,
起步轉彎爬坡,
才知道差約20P馬力
這一段路卻差這麼大。

之前沒有特別說明
比較好奇是
轉彎爬坡起步 這一點
爬坡應該看扭力才對吧...

我猜可樂娜和小娜扭力可能有差個3-4公斤米,爬坡當然有差

幻之風 wrote:
在換LIVINA之...(恕刪)

爬山看扭力,你列的那三台都有配渦輪,低轉高扭爬合歡山很輕鬆喔,
我之前去武嶺拍銀河幾次,就是開被酸爆的納智捷,輕鬆上下山喔。

幻之風 wrote:
在換LIVINA之...(恕刪)

你要看轉速越低 扭力越大出現
配上多檔變速箱 6速以上 不要CVT
山路上坡連續彎道2000多轉輕鬆爬 沒嘶吼聲
換檔頓挫低 動力落差也小
爬高山看渦輪, 其次看馬力

影響馬力輸出的因素很多
引擎轉速, 油門深淺, 氣壓, 溫度, 油品等都會

Nissan 的 HR16DE 引擎是 1.6 公升 NA
自然進氣靠環境氣壓和汽缸負壓的差距進氣
高度越高, 氣壓越低, 進氣效率自然越差

而且隨著空氣的進入, 汽缸負壓程度會下降
空氣進入的速度因此減慢
汽缸越小, 空氣進來的負壓降越快, 吸一下就吸不動
也就是這情況下 2.0 公升引擎能進入汽缸的空氣
不單是只比 1.6 多出 25%, 說不定差了一半
進入汽缸的空氣少, 電腦配對的噴油也跟著減少
輸出的馬力當然減少
1.6 跟 2.0 NA 大家油門到底飆紅線
實際上可能只是 40 匹跟 60 匹在比大小聲

渦輪車則可以持續加壓到某個固定的進氣壓力
所以比較沒有進氣量/馬力損失的問題
平地 100 匹的車真的可以給你 80 匹以上
只是油門要踩比較久, 反應會比較慢
不方便你下山甩尾而已
上山倒是頗爽
200 匹那差不多是見一台超一台的存在了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引擎扭力不等於輪上扭力
不要每次看到引擎扭力就高潮
要看變速箱齒比和終傳比
檔位是否夠多
低速檔位齒比是否綿密
以及車重必須考慮進去

爬山部分認同樓上所說
因為高山空氣相對稀薄
引擎的馬力及扭力相對平地都會下降
在引擎爬坡高負荷狀態
渦輪增壓會相對有力很多
但還是有損失的問題
爬坡無力打低檔很好推上去,租過livina跑北宜蘇澳真的很無力,油門到底還是慢慢推,之後改打低檔扭力就上來了,山路之後都用低檔在開⋯
小弟開過三台不同馬力的車上武嶺
第一台是Exsior 1.6,基本上就是直接固定二檔開還是感覺力不從心
第二台是Cefiro 3.0,一樣是固定二檔,不過當時狀況是全車四人加上行李箱滿滿的露營用品
這樣的情況還算跟得上前車
第三台是Camry 3.5,這台就真的比較隨心所欲不需要刻意降檔
爬山看扭力的,買柴油版就對了
幻之風 wrote:
在換LIVINA之前...(恕刪)
1. 爬坡是看扭力,不是馬力

2. 引擎CC數大不代表馬力大,時代不一樣了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