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3年了, 從國中開始就喜歡閱讀有關汽車書籍尤其是汽車雜誌, 也許是看慣了國外的Car&Driver, Motortrend...etc. 總覺得國內的雜誌對新發表的車款做轟炸試報導, 且偏向宣傳的性質, 內容主要指向新車優點.
到底是廣告商還是專業車評? 大家覺得呢?
台灣是小市場,就算雜誌寫的好到可以200塊錢一個月賣上萬本,也不如寫的濫賣不到1千本但是有廣告商願意贊助。
GTI_Blast wrote:
回台3年了, 從國中...(恕刪)


國內汽車雜誌 幾乎是廣告導向...

沒有車商的廣告挹注...

汽車雜誌就沒有什麼利潤

所以你想這樣的汽車雜誌有辦法做出真正的良心評論嗎?

新車一上市.大車商出產的車輛即便有重大缺點.大部分汽車雜誌也絕對是不敢刊登的...

而且如果你閱讀的夠多...

你就知道在這些汽車雜誌上的形容詞 往往是避重就輕...

例如 軟腳的避震 就會形容成 豪華舒適取向...

模糊的路感..就會形容成 隔絕掉碎震...方向盤輕手好開...


最明顯的差別,歐美的雜誌評比性能時,常常就是直接開上賽車場後,把最佳紀錄整圈的G值變化直接貼出來,這好處是公信力.任何人都可以在週末把車開上雜誌所測試的賽道去跑跑看,任何人都可以拿自己駕駛的成績去檢視雜誌的紀錄,甚至其他雜誌社也會請不同的賽車手開同一款車上去做紀錄.在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雜誌試車手的水準如何,每一個彎的表現是否恰當,整體成績有沒有代表性...等等議題,絕對是立見分曉.完全攤在陽光下的數據禁得起全世界車迷用放大鏡去檢視.台灣也有賽車場,可是哪一間雜誌曾經如此數據化的去評論一台新車嗎?
沒錯....這就是我感到無力的地方, 同級集體試駕十次有九次是最後發表的車款勝出...

也不用那麼無力,雜誌編輯並不是完全昧著良心,只是從不同角度去闡述事情,例如我剛講...
寫的好xxxx,不如寫的濫xxx
這只是某些客戶的角度看起來如此,對於車廠的立場來看,可能(也可能不)相反,所以台灣的消費者只是得學著從字裡行間更仔細的了解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所產生的無窮變化
看您的需求, 請慎選不同工具書

1. 如要買新車:
汽車購買指南, 一手車訊, 超越車訊...

2. 如要改靓車:
SPEC R, OPTION...

3. 如要玩品味:
EUROCAR, CAR&DRIVE...

以上非廣告!

再者, 國內車市不如國外車種龐大, 且要引進流程還要經過市場評估, 如果是已經上市的車款,
都是要呈現給消費者手上的, 當然一台試乘車在最短的期間內, 被各家媒體輪番上陣, 惡操一番,
將成果呈現出來給消費大眾, 說真的是台灣車是畸形現象, 國外好車台灣不賣, 得獎好車消費者不捧場,
許多車廠艱困度日, ALFA ROMEO, SKODA等不是倒閉就是慘澹經營, 自有品牌, 獨立工廠不如國外蓬勃發展,
改裝廠視為飆車族? 無法可管, 接受歧視眼光, 無法發揚光大, 一些DEMO CAR都無法視為正途...好多好多!!

國外可是成熟到原廠幫你改好, 拿出來賣!! 如: MUGEN CIVIC TYPE RR.......好不獻慕!!

但是, 國內的文字書廠商到不也把一本月刊發行的頁數超多...連國外汽雜看到都自嘆不如!!!
這也是另一項台灣奇蹟啦~
fake802 wrote:
也不用那麼無力,雜誌...(恕刪)


是阿...真的是博大精深, 還好真的好的車就會賣的好, 可見好車不寂寞消費者也是有眼睛的.
yang6628 wrote:
看您的需求, 請慎選...(恕刪)


如果寫的不夠客觀就不能當工具書, 只能當"參考"書.....
GTI_Blast wrote:
如果寫的不夠客觀就不...(恕刪)


不管是你說的參考書, 還是讓人受用的工具書....

只要有對需要的人, 可獲知知識....都是好書!! 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