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底下討論蠻熱烈的,雖說我也不認同那種成天沒事把自己開進口車掛在嘴邊講的行為
不過說真的現在國產車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讓進口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但我認為這不能怪所有國產車,而是特定車商所為導致的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人會吐槽國產休旅車領客貨車牌,導致多了根鐵桿
但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鐵桿或是客貨車牌沒有太多意見只要不影響使用
大家有意見的應該是針對有些車明明不適合領客貨車牌,卻硬要領客貨車牌把一台車子搞得不三不四的亂象
舉例來說,國產Ford Kuga領的就是客貨車牌
因為要領客貨車牌,就自己改了設計,導致原廠後座前後滑移的設計直接被封鎖
差異有多大可以參考國外Ford Kuga後座空間對照

就算沒有文字說明,應該也看得出來空間大小差異和椅背角度差異非常明顯
更有眼尖網友發現,國產Ford Kuga因為領客貨車牌,導致車內設計也必須跟著有所變動

以至於原本國外有的後行李廂可調式的設計,在國產Ford Kuga上也並未有此功能
無獨有偶,既然只要把國外原廠設計用台灣國產思維搞一下就可以省下10%的貨物稅成本
最近大改款的國產Hyundai Tucson L當然也要好好學習一下國產Ford Kuga
其實這台車在上一代國產時,就已經被車主們抱怨過,後座椅背過挺的問題
甚至後排還有凸起來一塊的狀況,也有網友做了詳細分析,點出當時「台灣特規版」的問題點

而到了最近剛大改款的國產Hyundai Tucson L再度因為領客貨車牌,出現了後排空間設計上的問題

也因為明明不適合客貨車卻硬改設計變成可以領客貨車的產品亂象
出現很有趣的現象,車主買了Tucson L後,第一件事不是先爽,而是必須先花錢處理解封
但要特別強調,上述亂象是特定車商的行為,大家千萬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錯的不是客貨車這個規定
假如原廠產品的設計空間本來就夠大,那當然適合當客貨車,實際差異只是多了根鐵桿,但不會影響使用更不會影響空間和椅背角度和座椅舒適度,像國產休旅車的銷售王者CR-V就是代表性的正面例子,所以你不會看到媒體在介紹CR-V還要特別強調解封或者坐後座搞得很不舒服的樣子,更不會看到買CR-V的車主還要研究和花錢解封
但並不是每家國產品牌都像本田一樣那麼遵守規矩和尊重原廠設定,CR-V空間夠當然就可以領客貨車牌,HR-V空間不夠就領客車牌
有些品牌硬要變更原廠設計搞出「台灣特規車」,犧牲了消費者權益甚至還要消費者多花錢解封,當然國產車市場就越做越小
但大家假如抵制那些「台灣特規車」,支持遵守規矩和尊重原廠設定的國產車,國產車市場就會恢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