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不少駕駛者都曾遇過車內產生異味的狀況,不論是將食物放進車內所產生或是長時間濕氣造成、購買海鮮未妥善包裝的腥味,甚至是長久未清理內裝所產生的霉味,對於駕駛者或乘客來說肯定都不是良好的乘坐體驗。不少駕駛者便會選擇擺放車用空氣清淨機或芳香劑來消除、蓋過這些異味,但是車用空氣清淨機大多就是專為車用設計而已,鮮少能夠移動至其它場景使用。但像我們這次進行試用的Dr@Power ETC車用除臭抑菌機,便是標榜著體積小、免換耗材及多元用途等各項優點,不免讓我們好奇這麼小一台機器究竟能夠發揮多大效用?因此除基本開箱規格介紹以外,我們也找出四個場景要來進行實際測試!

這款ETC車用除臭抑菌機主要透過幾項重點特色進行除臭抑菌,包括UVC真空紫外線、光觸媒殺菌與光分解氧化還原技術等,經由上述技術結合能夠大幅提升抑菌率,並針對粉塵、空氣中有機物具有抑制效果,而且省電無耗材,輔以隨機附上的USB充電線,同步增進在不同場景的靈活運用程度。
|工作原理介紹
- 原理一
- 原理二
- 原理三
- 原理四
表示當空氣從機體上方初級濾網進入,以及透過慢速靜音風扇旋入,便會陸續完成上述三個階段動作,進而達到抑菌除臭功能,因為主要是經由185nm UVC真空紫外線來進行解離抑菌,所以讓它省去更換耗材的費用。那它會不會產生臭氧呢?因其主要是以光分解還原技術作為清潔抑菌方式,並非以製造臭氧為殺菌元素,不過在分解還原過程中仍有少量臭氧產生,大部分的微量臭氧會在腔體內還原為水分子,遺留的臭氧在出風口處<1cm仍有已知可量測物質,在出風口處<5cm無已知可量測有害物質,微量臭氧含量已遠低於國家及全球標準。
然而機器腔體雖具有安全及遮蔽設計,但也請勿刻意長時間直視內部紫外線滅菌燈,比較需要注意的可能是好奇心較重的孩童。

Dr@Power ETC車用除臭抑菌機也得到多項認證,包含SIDSCO認證可抗新冠病毒、SGS認證懸浮微粒降解與抑制細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及金黃色葡萄菌等。
|開箱&規格介紹

依照慣例,一樣先從開箱開始介紹~這部Dr@Power ETC機型盒裝外表選用素雅的全白底色,因為主機本身體積不大,連同盒裝尺寸都屬於迷你等級,上方除Dr.Power名稱以外,另以綠色、深色字體標示其主要功能。

背面設計方式與正面相仿,左側則是附上ETC所強調能夠抑制的幾項重點,像是塵蟎、真菌黴菌、甲醛與PM2.5等功能。

盒裝一側寫著ETC的產品規格與包裝內容物,產品規格待會在主機介紹會再詳細說明,包裝內容除主機以外,主要是會附上兩條不同用途的電源線,以及黏貼用背膠、說明書等。

打開盒裝,即可見到主機本體以一層半透明塑膠膜包覆著,盒裝內部採用上下雙層式設計,上層作為固定主機使用,下層是將所有配件包覆於盒裝內部。

直接將內容物完整排列出來給各位參考,包含USB電源線各一,其中一條長達350公分,方便各位可以安裝在車內各個想擺放的位置並利於藏線,視覺上會更簡潔美觀。另一條是30公分的短線,如果是沒有USB充電孔的老車,或者是想將ETC接上行動電源使用在車以外的地方,短線相較下就會實用許多。
- 主機一
- 主機二
主機正面實為黑色亮面材質,出廠時貼著一層薄薄的保護膜,拍攝主機本體時為求照片美觀已先將保護膜取下,但就要注意正面上方黑色鏡面的指紋沾黏與刮傷問題,所以我覺得大家入手後可以將保護膜留著以防刮傷等問題。另外操作按鍵都設置在主機側面,正面只有紅色小風扇與橫條式出氣口。

三顆按鈕設計在主機側邊位置,以中間M鍵作為主要功能切換,短按一下進入光分解功能設置、短按兩下進入PM2.5設置、短按三下進入氣氛燈設置、短按四下進入風速設置、短按五下則進入語音設置,前四項功能都只能選擇開啟(右方向鍵)或關閉(左方向鍵),第五項語音設置可選擇英文或中文,如果想恢復出廠設置,只要按下M鍵等待五秒即可。

主機背面可以看到一個小喇叭孔與出廠即附上的3M雙面背膠,雙面背膠黏貼位置其實是一個滑扣設計,也就是當你黏貼在車內固定位置後,可以透過滑扣取下至其他地方使用;喇叭孔則是會在切換功能設定時發出語音提醒,明確告知使用者已經開啟或是關閉該項功能。

最後附上說明書的其中一頁介紹,左側可以見到原廠建議的幾個ETC適用場景,像是冰箱、衣櫃、鞋櫃、臥室、浴室、汽車、包包等處都可使用,使用範圍其實相當廣泛。這次試用除車用情境以外,也會跟各位分享一個家用使用環境。車內安裝位置部份,原廠是建議放置在車內中央後視鏡位置兩側,再配合長達350公分的USB充電線進行藏線動作即可。
不過各位如果想黏貼在中央後視鏡兩側,建議可以先購買一張靜電貼貼上,再將主機黏貼在靜電貼上方,這樣如果日後換車或是想更換擺放位置只要將靜電貼取下即可,同時可防止黏膠在取下時傷及隔熱紙。
|試用場景一:香噴噴炸雞

進入第一項試用體驗,我直接挑選各位駕駛者最常碰到可能也不想碰到的車內食物擺放,我想大多數駕駛者應該都很難逃過這項命運,無論是買午餐、晚餐還是宵夜,難免都會有需要將食物放在車內的時候。如果不是風味濃厚的食物可能還好,萬一是臭豆腐、鹽酥雞、披薩等重口味食物可就傷透腦筋,路上還真的見過駕駛者就將鹽酥雞掛在車側後視鏡上,肯定是不想鹽酥雞味道進到車內。我自己平常是會選擇將這類食物掛在行李廂裡,至少別影響到車內氣味就好。

但是為了實測ETC實際表現當然得有犧牲小我的奉獻精神,於是我直接從速食店買來一桶家庭號炸雞桶,裡面可是有滿滿的十塊炸雞與薯條,光是放在袋子裡掛在車內就已經聞到令人垂涎三尺的炸雞香味,然後就這麼載著炸雞桶開了半小時車程回到停車場,此時車內盡是滿滿的炸雞味,平常要我將炸雞桶放在車內真的辦不到.....

再來當然是請ETC車用除臭抑菌機出場,因為是停放在室內停車場並且熄火狀態,所以我是用一顆容量20000mAh的行動電源作為電力來源,主機接上電源後便會直接自動開啟,就會看到紅色風扇開始運轉並亮起氣氛燈。因為炸雞味道實在太重.....我選擇將ETC放在車內運作約兩小時後再來查看結果。
從晚上六點放到八點左右,我再次來到自家停車場進入車內「品嚐」氣味,還找來老婆一起驗證,我們發覺車內的炸雞味道大概消除有七到八成,還聞得到一點殘餘味道,因為可能已經吸附在皮質座椅或地毯中難以去除,不過車內氣味幾乎已經恢復到可以接受的地步,這才實際體會到這台小機器還真的挺厲害的!
但有一點得提醒大家,因為我是在傍晚後的自家地下室停車場進行除臭測試,所以才敢把行動電源放在車內數個小時,如果是停在戶外且在陽光曝曬的狀態下,各位可別將行動電源放在車內啊!可以接上車內USB電源然後等開車時再使用就好。
|試用場景二:行李廂腥味

試用場景二來到行李廂位置,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也是釣魚、釣蝦的同好,平常都會在行李廂裡準備一套釣具與相關裝備來應付不時之需~然而就像左側黃色的活餌箱,即使每次用完都會清潔,久而久之還是會有異味存在;包含釣完蝦無論是將活蝦以袋裝方式帶回(掛在行李廂裡),或是在釣蝦場烤完後想帶回家享用的濃厚烤蝦氣味,總之就是一樣都會在行李廂留下不尋常的味道!加上行李廂更為封閉,不像車室偶爾可以開窗曬太陽幫助異味消除,因而讓我想到可以使用這台ETC車用除臭抑菌機試試看。

我同樣是將機器接上行動電源後放在行李廂底板中央位置,接著蓋上行李廂等待結果,由於行李廂空間相對於車室小了許多,所以這次測試時間只抓一小時左右。經過一小時時間,我再次打開行李廂的反應跟前面測試炸雞有點像,就是聞起來已經沒有明顯異味,除非將鼻子貼近兩側隔板或底板墊子才會聞到些許吸附在上面的殘留氣味,除臭效果已算是相當不錯。
|試用場景三:長時間未行駛車輛
- 一
- 二

趁著心血來潮想開著老XJ出門遛遛時,我一起將ETC車用除臭抑菌機放在車內使用,不過老車因為沒有USB充電孔的關係,一樣得經由行動電源作為電力來源,就直接放在中央扶手或者副駕駛座椅位置。雖然長時間停放造成的氣味不太好聞,但並不像前面測試的炸雞氣味那般濃烈,所以大概在行駛二、三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感覺到車內空氣變得比較清新,平常我得需要開窗加上空調運轉才能加速讓這些味道散去。
|試用場景四:密閉式鞋櫃

除上述三項跟車用有關的除臭抑菌效果以外,因為ETC車用除臭抑菌機的體積小且可使用行動電源作為電力來源,所以可以發揮的場景其實相當廣泛,像它說明書裡寫的建議場景就包含食衣住行、娛樂、工作及貼身物。所以在測試完車用項目以後,回到家看到鞋櫃又讓我發現一個可用之處!

因為我家鞋櫃屬於密閉式設計,只有在出門時才會打開取鞋使用,即使會在裡面放進除濕包、使用防臭噴霧等輔助工具,還是難免會有股淡淡的「鞋味」。

於是我再次為ETC車用除臭抑菌機插上行動電源並放進鞋櫃裡,大約經過一小時後再打開鞋櫃,同樣可以發現鞋櫃內的異味已幾乎被消除殆盡,接著就放進下層鞋櫃再進行除臭一次,這樣我就可以獲得一個氣味相對好聞的鞋櫃了。

|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使用測試,以及上述幾個使用場景實際體驗,讓我對這部ETC車用除臭抑菌機有著更深入認識,沒想到一部體積這麼小的除臭抑菌機也能展現出如此有效的實際效果發揮,而且還可省去更換耗材的煩惱與費用,加上可以使用行動電源進行供電,讓使用場景不會侷限在汽車而已,舉凡生活中各種環境都能勝任,讓這部機器能夠發揮其最大價值。家用除臭抑菌機試用分享:Dr@Power react體驗分享:除臭抑菌 淨化空氣清淨機到不了的地方 「無味」不至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