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進入2022年電動車市場變得相當熱鬧,一般品牌、豪華品牌都陸續推出各式種類的電能車款來與市場接軌,然而隨著電動車銷售比例逐漸增加,路上電動車能見度也確實越來越高,但除非是已購入電動車的正式車主,否則一般大眾對於電動車究竟如何充電、充電樁規格配置、以及各種品牌的車輛充電規格其實仍不甚了解,光是最基本的充電接頭就有CCS1、CCS2、CHAdeMo、TPC等等之分,再者每款電動車電力系統所能支援的電壓也不盡相同,如何與充電樁搭配能有最佳的充電效率,其實都值得我們先探究一番;身為國內第三方充電營運商,U-POWER日前特別邀請媒體前往試營運中的台南裕農站,體驗單一站點最高720kW功率的充電服務,過程中除了介紹裕農站所導入的高功率充電設備,U-POWER也從電動車車主角度出發,詳細的探究關於「充電」這項看似簡單,實際卻隱藏著多項學問的重要環節。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目前國內所上市的電動車款,除了最廣為人知的Tesla Model 3、Model X等車系,去年至今年陸續有包括韓系品牌的Kona Electric、Ioniq 5、EV6,歐系品牌的Taycan、EQS、iX、i4以及日系品牌的UX 300e、bZ4X等車相繼推出,其中每款電動車由於產品定位、等級關係,所具備的電力系統規格其實都有所差異,要如何有效利用電動車本身所能支援的最高充電功率(DC快充)以節省充電時間,就必須考慮電動車本身電池支援電壓、電池工作溫度、電池管理系統與外在條件而定。

國內主流電動車充電性能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功率計算方式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一般計算充電功率的公式為電壓(V) X 電流(A) = 功率(W),因此若要擁有更高的充電功率,就必須端看電動車電池本身支援多少的電壓與電流,搭配可支援高功率輸出的充電設備,基本上就能達到車輛所能承受的最高充電功率進行快速補電。以U-POWER提供的數據來看,目前國內擁有800V電池系統的電動車有Taycan、Ioniq 5以及EV6,在此條件下這三台電動車也確實擁有最高的充電功率(Taycan可達270kW、Ioniq 5/EV6可達240kW),至於較主流的400V架構,如EQS、iX、i4等車,最高功率也都落在200kW。轉換成充電時間,大多都能在30分鐘前後完成充電(10%~80%)。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然而即使電動車可支援200kW以上的充電功率,但若是充電設備無法支援高功率,其實就無法達成原廠所宣稱的最短時間充電,因此選擇擁有高功率的充電設備就顯得相當重要,而高功率充電站多寡,也是U-POWER認為未來電動車能否在國內普及的關鍵。以國內的使用條件為例,多數人(尤其是住在地狹人稠的市區)能夠在自家車位安裝充電樁的比例其實不高,這時車主就必須仰賴快充來短時間補電,U-POWER鑑於國內多數電動車車主充電必須仰賴快充,建置充電站的選擇就以高功率充電設備為主,建設完整的環台快速充電網絡就成了其主要目標。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這次前往U-POWER台南裕農站,主要是要體驗裕農站所具備單一站點最高達720功率的超高速充電設備,裕農站目前共建置兩個360kW能源櫃,其中一個能源櫃對應了一個槍櫃,提供2席CCS2充電車位,至於另一個能源櫃對應了兩個槍櫃,共提供2席CCS1與2席CCS2充電車位,整個站點可提供六部電動車同時充電(一能源櫃對二車位與一能源櫃對四車位)。此外,由於兩組360kW能源櫃已超過台電提供的低壓(380伏特)供電上限499kW,因此U-POWER裕農站是採用高壓(1.14萬伏特)供電,目前初期提供720kW功率服務,未來已預留空間可升級至更高功率來服務更多輛電動車。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U-POWER裕農站中的高壓配電設施。

能源櫃-1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能源櫃-2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裕農站共有兩座360kW能源櫃,當日U-POWER也開啟櫃體讓我們一探內部線路配置。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除了具備大功率,充電槍本身也會影響充電速度,U-POWER採購的液冷式充電槍支援500A最大電流,採用主動式液體冷卻,輕巧好就手搭配能源動態分配系統,造就單一電動車能享有最高360kW的充電功率。

Model 3使用CCS2液冷槍充電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兩部Model 3使CCS2液冷槍充電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充電功率顯示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實際體驗充電,先以提供兩席CCS2充電車位的能源櫃作示範,由於這兩席CCS2均配置了支援500A的液冷式充電槍,在裕農站單一能源櫃可提供360kW功率的條件下,以使用CCS2規格的Tesla Model 3為例,當僅有一部充電即可實現第三方充電營運商最高200kW的功率,若是兩部同時充電也能有各180kW的充電功率,仍可維持高效率的充電需求。

iX使用CCS1液冷槍充電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Ioniq 5使用CCS1氣冷槍充電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充電功率顯示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至於另一邊擁有兩個槍櫃,一共四個充電車位的能源櫃,充電槍配置為其中一座槍櫃搭配CCS1液冷槍(500A)、氣冷槍(200A)各一,另一座槍櫃使用CCS2液冷槍、氣冷槍各一;以畫面中的iX為例,當iX正在以最高200kW功率充電時,第二台Ioniq 5加入使用CCS1氣冷槍,依舊可以分配到160kW為車輛進行快速補電。若整個充電站六個車位滿載使用,也能達成一邊兩個CCS2液冷槍各提供180kW,另一邊四槍各提供90kW功率,真正達成快速補電的便利充電需求。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U-POWER充電站均設有雨遮確保電動車車主充電時不會受到豔陽或是雨天影響。

U-POWER台南裕農站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位處於國道1號交流道附近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地點選擇也是U-POWER的重要考量,除了可以使當地居民享有便利的充電環境,考量南來北往的用路人方便補充電力,鄰近國道等交通匯集之處也是必須考量因素,而台南裕農站位於東區裕農路上,鄰近國道一號,不管是南下大灣交流道還是北上仁德交流道都僅需約3分鐘車程,站點周遭更有星巴克、麥當勞、路易莎等餐廳,可服務台南永康、南科生活圈的電動車車主,並且使用充電服務時不會另外收取停車費用。

【採訪】U-POWER超高速充電站體驗,單一站點720kW、發揮電動車最高充電效率!
目前U-POWER在全台已規劃多個站點,並分為三階段計畫建置,已上線營運的共有六站,包括台北內湖、桃園經國、新竹慈祥(試營運)、台南裕農(試營運)、台東鐵花以及恆春,可在今年上線的站點還有高雄裕誠、新北林口、花蓮、台中五權、台中安和等站。未來將逐步建構出完整的快速充電路網,提供日趨增加的電動車車主便利充電需求。最後關於充電計價方式,U-POWER會員將收取每度9元費用,訪客非會員在正式營運後則是每度10元。

U-POWER站點資訊
  • 正式營運站點
站點 最大功率 CCS1 CCS2
液冷槍(500A) 氣冷槍(200A) 液冷槍(500A) 氣冷槍(200A)
內湖行忠站 360kW 1席 1席 2席 -
屏東恆春站 360kW 1席 1席 1席 1席
台東鐵花站 360kW 1席 1席 1席 1席
  • 自7月25日試營運站點
站點 最大功率 CCS1 CCS2
液冷槍(500A) 氣冷槍(200A) 液冷槍(500A) 氣冷槍(200A)
台南裕農站 720kW 1席 1席 3席 1席
新竹慈祥站 360kW 1席 1席 2席 -
文章內沒提到,但滿好奇是如何計價的
林恩
已補在文章最後一段囉~
希望能夠越來越多
林恩 wrote:
進入2022年電動車...(恕刪)


似乎每度價錢有些貴,因為目前台灣市場上電動車終端售價依舊偏高,在跟油車相比不太需要其他傳統油車耗材的成本攤提下其實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把成本算進售價裡面,在這樣狀況下電費雖然依舊算起來比油車便宜,但對於非必要立馬馬上換電動車的潛在買家而言會是一個考慮的地方
sagatgod
快充各家收費是8度到12度間都有,U-POWER收的9度和10度並不貴
醉拳戛納低
sagatgod 嗯嗯嗯,後來想想其實應該說外面充電站也算是給方便用的就跟超商一樣,所以還是最好要能家裡可以裝充電樁再買電動車才是上策
入門Model 3 / I4 / bZ4X一度電分別可以跑6.8,6.9甚至8.2公里,超高速充電一度電9~10元,是很划算。越多高速充電站,對消費者方便,是良性競爭。以我老家花蓮市區林森路的100坪前後臨路空地,也可以考慮裝個10台高速充電站,只是:不知道N年回本!?
erichuang801 wrote:
入門Model 3 (恕刪)


bZ4X真的讚
626km
tony1838
實際路上行駛測試是多少? 我看網路上的測試只有370多公里,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特斯特也才跑485公里左右,如果超過它 快賣翻了?
都業配了 官網或app連結怎不順便附上來
還要我自己搜索😅
感覺規劃的還不錯!

不過這需要 大一點的場地

中南部 比較有機會
npnpnp1979 wrote:
感覺規劃的還不錯!不(恕刪)


難,三槍以上以現在非特斯拉電車的數量,鐵定虧本。
沒興趣跟言不及義又沒禮貌的人對話,被拉黑的請自己多檢討。
看起來不錯
充電站多才方便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