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2024年初到來,馬上就來回顧去年一整年台灣汽車市場銷售表現最亮眼的幾個品牌;其實在走出疫情的陰霾,加上全球原物料供應以及物流運輸狀況回穩,使得過去經常受到產能不足導致無新車可交的情形獲得改善,直接受惠的就是曾經獲得滿滿訂單但交車時程過長的幾個進口品牌;當然除了上述因素之外,產品本身具有出色的性價比通常也是獲得消費者青睞的主要因素,尤其與同級距品牌相較下點得「大碗又好吃」,消費者自然就會買單,也是2023年台灣車市產生區塊變化的主要因素。

本文點出三個受到矚目的品牌,分別是Skoda、Kia與MG,其中Skoda在2023年共交出10001輛的掛牌數字,相較於2022年的6600輛,成長幅度達到51.5%;Kia在2023年共交出10188輛的掛牌成績,相較於2022年的4872輛,成長幅度更達到109.1%,MG可說是2023年台灣車市表現最突出的品牌,從品牌重新建立、導入新車型國產化上市,可以說是從零開始建立市場口碑,在短短的一年內達到月銷量穩定破千輛的表現,2023年全年共交出13791輛的掛牌數目,而且目前旗下僅有兩款車型而已,接著就來分析以上品牌之所以在台灣車市佔得一席之地的原因吧!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自Skoda Taiwan成立以來,便持續引進數款新車在台灣市場販售,目前的車型陣容相當完整,SUV部分正好是小、中、大三個級距,分別是Kamiq(正確來說屬於跨界休旅級距)、Karoq與Kodiaq,其中七人座設定的Kodiaq在2023年共交出2025輛的掛牌數目,成為品牌中的主力銷售車款之一;其它車型部分,Octavia也在2023年交出2193輛的掛牌數目,而Octavia的車型等級相當豐富,除了一般版本的斜背房車與旅行車之外,亦有性能設定的RS車款,使得Octavia成為目前Skoda在台灣市場賣得最好的車款。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展望2024年,Skoda接下來可能會引進小改款Kamiq與Scala,其中Kamiq在2023年於台灣市場掛牌1925輛,也是Kodiaq、Octavia之外賣得最好的車款,透過配備升級亦能強化其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Skoda也會在2024年起引進電動車,首款產品就是我們曾在去年底於大鵬灣賽車場先行體驗的Enyaq RS電動休旅車,不過目前Skoda Taiwan尚未公布Enyaq的販售細節,由於此級距中已有韓系電動車先行卡位,相信Enyaq未來的定價策略會影響未來的實際銷售表現。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接著是在2023年銷售成績一飛沖天的Kia,車系中銷售表現最好的車型就是共交出3183輛掛牌數的Sportage,搶眼的外型、豐富的配備以及充裕的動力表現,使得Sportage在國內競爭激烈的中型SUV級距中異軍突起;另外就是共交出2129輛成績的Carnival,使得這款大型MPV車款在路上的能見度愈來愈高。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Kia的電動車陣營也是促成銷售表現扶搖直上的關鍵之一,其中主力電動車型EV6在2023年共交出近900輛的成績,而全新引進的EV9,在2023年12月11日起正式展開預售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也已突破300輛的訂單表現,其後續也值得期待。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在2022年正式重返台灣市場的MG品牌,首款導入國產化的車型MG HS在上市後也立即獲得市場上的好評,其中產品策略以「一動力一等級」的方式簡化車型編成,也因此三款車型等級1.5T旗艦版、2.0T AWD 旗艦版與PHEV馭電版能以「超規滿配」的產品策略,帶來超越同級距車款的高性價比,加上全車系採用客車設定而非同級車常見的客貨車設定,因而帶來相當亮眼的銷售表現,2023年中HS共交出11710輛的掛牌數目,如果不分國產與進口車型,2023年銷售最佳車款排行中MG HS位居第六名,甚至曾蟬聯七、八月國產中型SUV銷售冠軍,成為2023年最受矚目的國產中型SUV之一。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另外就是2023年導入國產化的CUV車款MG ZS,相較於同級距對手更實惠的售價,將Level 2等級駕駛輔助系統列為標配,加上BSD盲點偵測系統、360度環景影像輔助系統、駕駛座六向電動調整、後座冷氣出風口、全景天窗等配備也是直接列為標配,有了跨級距配備加持,也讓上市首月獲得同級距單月銷售亞軍的成績,亦是台灣新車市場中高性價比CUV的代表性產品。

MG、Kia、Skoda成為2023年成長最迅速品牌|分析銷售成功因素與未來新車展望!
目前MG在台灣將採用「一年一車型」的產品策略,許多網友也關心在HS、ZS之後,MG將端出哪一道新菜色?根據我們的推測,帥氣有型的跑房車款MG7或是新世代電動掀背車MG4都有可能是下一款車型的人選;以MG7為例,正好可切入國產車市場目前欠缺的個性化房車市場,擁有四出式排氣管、e-LSD、電動尾翼等獨特配備,或許可以藉此刺激年輕市場;而MG4採用掀背車設定,搶眼的造型以及適合於都會區使用的特性也將是MG4的產品訴求,我們也期待MG能早日公布下一款新車的相關資訊,想必消費者們十分期待!
文章關鍵字
MG4 會如何定價讓人感到好奇!
屆時售價方面 n⁷ 一定會被拿出來比較
最安全的配備莫過於駕駛人的觀念。。
MG 就便宜治百病 ~ 結案
個人希望它能一直便宜下去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丁丁汽車
kimisu 你知道大眾福斯手排也都中國製的嗎?
fukmobi1e
一台車可以開個10年20萬公里就夠用了,開超過20萬的人根本極少數,自用一手車大部分還是在10~20萬公里就會換掉,如果老了需要比較多維修,我不覺得大陸零件會多貴,真的貴的話就是二手價不好而已
傻瓜狐狸 wrote:
MG 就便宜治百病 ...(恕刪)


一語命中
艾薩克 wrote:
其中產品策略以「一動力一等級」的方式簡化車型編成,也因此三款車型等級1.5T旗艦版、2.0T AWD 旗艦版與PHEV馭電版能以「超規滿配」的產品策略,帶來超越同級距車款的高性價比,加上全車系採用客車設定而非同級車常見的客貨車設定,因而帶來相當亮眼的銷售表現

編輯的分析一針見血,消費者要的很簡單,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車型,一個車型規格配備比照歐規給好給滿+不要為了省成本領客貨車牌亂改後座設計,自然就可以賣得不錯
補助裕隆

賣中國MG

我騎車開車搭公車 危險的是人不是車 廢禁行機車 重機上國道 燃料費隨油徵收
poiuynm
chengjer[^++^][^++^] https://youtu.be/U59PnmEMyRY?si=xvr3ZzjIIm5c6ZqV
Lahtinen
說得真中肯,右手拿補貼以及保護本國製造業的錢,左手爽當貿易進口商。空手套白狼的狠角色。
MG真的強 好好幹 把不長進的它牌幹掉
andyamy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不是便宜治百病
而是回歸合理價位!
神就是了
MG也不錯賺....大陸價格查HS也才48-55萬...來台直接90..
LeoLee0622
不錯賺,那表示要再多開放幾家中國品牌進來
艾薩克 wrote:
2024年初到來,馬...(恕刪)


期望未來台灣的車市,可以陸續引進如MG這般配備齊全、價格合理的汽車品牌。導正目前國產車壇只有貴森森的盤子車現象,這樣才是全體台灣人之福。
andyamy
[100分]
Lahtinen
今天是裕隆虧了幾年死了當家的,才低價進口加減賣補貼家用,別把例外當正常,只是壞人有落魄的時候,不是放下屠刀,消虐救世。[鬱卒]
kia進步非常明顯,外型也很得我心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