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車還是不走低排量這條路?

先說我的標題是指台灣有賣的日本車,因為日本國內有k car但僅限他們國內販售就不提了。台灣常見的日本車,幾乎都是1.8、2.0左右的排氣量,馬自達最近甚至開始推3.3直列六汽缸的新車。可能有人會說馬自達那顆引擎是用在CX-60、CX-90這種身軀龐大的SUV,好但是就連主打環保、省油的PRIUS,也是用1.8跟2.0引擎,真的讓人想不透

可是歐洲車雖然有高性能的,但他們如果是做通勤車款,如Polo、Scala或者Mokka、2008這類的通勤車款,就會做成可以省油、省稅金的1.3、1.2甚至不到1000cc的排氣量。而且其實配上渦輪之後,Polo這種不到1000cc的車馬力也夠用,要上國道或者爬坡也不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好奇為何日本的普通非性能車款,也不願意走歐洲那套低排氣量配渦輪的路線?是因為要省成本還是環保規範不像歐洲這麼嚴苛,所以可以繼續做排氣量比較大的引擎嗎?
文章關鍵字
馬自達這台車很明顯主要市場就不是台灣
人家是要主攻美國市場, 那裡才是大排量的天堂
台灣只是配銷而已, 再怎麼賣也賣不贏美國市場的零頭
跟法規肯定拖不了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像雪牌的Ami這樣的小綿羊級的小車都無法掛牌。

還有另一個是市場,日本的輕自動車根本是獨家享有,許多日本以外的國家都沒有賣輕自動車。
台灣有Honda CRV 1.5 T、Toyota CH-R 1.2T、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1.5T、Suzuki Vitara 1.4T.......就看你愛不愛而已。

T牌NA都賣的那麼好,Altis老引擎裝個休旅殼變Cross就賣爆,CH-R反而賣的很差,市場需求吧。



superarowana
還有Nissan Juke
yuanchih
superarowana 我幾乎忘了它的存在.....[謝謝]
台灣的稅金其實小排氣量很吃香,polo一年不到1萬的稅,省油又比日本車自然進氣會跑
歐洲人的環保意識本來就比較高,很早之前就有48v、待速熄火了,尤其福斯又是他們通勤最大宗的車款,不環保省油也難啊
Gabriellin
V牌是開後門環保吧
LuDain15
別一概而論歐洲,有智商的國家只有少數幾個,多數都是弱智國,還環保觀念勒,搞得更不環保罷了。
是臺灣車商問題,

日本很多油電混合車,

臺灣沒販售,

歐洲是走小排量+渦輪。
隨油徵收稅金,排氣量小又有大馬力當然是主流!
但我想日本應該也是隨油徵收,只是為了成本才繼續用1.8、2.0四缸引擎
1.0渦輪比較新的科技,日本車不會這麼早用
走啊怎麼不走
最推油電就是日本了
你看還在死撐的大多是油電技術落後的

油電就能低排,不需要小排氣量
當然油電+小排氣量就更猛了
三缸渦輪這種應付法規的產物你敢買?
當每一台都暴力鴨等級?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