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物價飛漲,口袋裡的錢包是越來越薄,妥善分配資金成了小資族的必備技能,如何在有限的預算購入一輛符合自己需求的車,相信是不少人的煩惱。以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價格帶分布來看,入門車型的售價大部分是落在70萬元上下,其中又以掀背小車最具價格優勢,因此這次我們就找來了三款入門等級的掀背小車,分別是剛大改款的Suzuki Swift、銷量穩定輸出的Honda Fit以及小車界的大學長Mitsubishi Colt Plus,來一一檢視在有限的預算下,到底該怎麼選,以及買輛入門車,到底可以享受到甚麼樣的配備水準?

事實上以這次設定的價格範圍,入門掀背小車嚴格說起來還有兩款低於70萬的Kia Picanto與Suzuki Ignis,但兩者算是A-Segment級距,空間、動力都比這次找來的車款再小,且Picanto也正好處在大改款前的空窗期,因此就不納入討論範圍。真正的遺珠應該算是Mazda 2,由於評比前我們認為Mazda 2的價格已逼近80萬元,對於預算有限的小資族可能會開始感受到車價壓力,不過前陣子Mazda卻發表一款Midnight Edition特仕車,價格直接下殺至69.9萬元,近10萬的降價幅度確實很吸引人,雖然Mazda 2一樣是久未大改款的掀背小車,但不得不說,質感與精緻度仍然很有水準,缺點大概就是較欠缺新世代輔助駕駛系統,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再點擊文章連結囉。

目光放回這三款掀背小車,我們知道近年小型CUV崛起,加一點錢就可以買到外觀看起來更體面,空間表現更出色的CUV,確實讓不少首購、小資族選擇直上,就連原本的小車霸主Toyota Yaris,如今也隨市場喜好轉變為Yaris Cross,成為新一代CUV神車。但話雖如此,也不是人人都喜歡休旅車,論靈活性、操控性肯定是小掀背占上風,巷弄內穿梭,也還是車寬較窄的掀背小車適合,對於剛拿到駕照的新手,或是對駕駛技術沒什麼信心的朋友而言,開起來不僅較沒壓力,停車也比較好掌握與鄰車距離,掀背小車比起CUV絕對是更為友善。
針對車輛靈活性與停車掌握度,我們的集評影片中也有詳細分析與實測,歡迎大家用影片觀看↓↓↓

三款車世代最新的當屬Swift了,大改款車型去年底日本市場率先亮相,今年七月才在國內市場正式推出,四代Swift相比三代看似沒有太突破性的發展,但動力系統換上全新的1.2升自然進氣三缸引擎,搭配CVT變速箱與12V輕油電技術,擁有更好的燃油效率,油耗每公升來到24.5km/L,是同級之間的優等生,可省下不少油錢對於精打細算的小資族的確很有吸引力,同時安全性也有所提升,單一車型73萬元的建議售價,相比前代僅小漲一萬,維持進口身分則是另一項優勢。

國內頗具代表性的日系小車,除了Yaris之外就非Fit莫屬了,現行款國內是在2021年迎來大改款,同樣發展至第四代的Fit,動力系統有汽油與油電兩種選擇,e:HEV油電動力雖然有相當出色的油耗表現,但車價已突破80萬大關,因此我們這次找來的是7字頭,建議售價75.9萬元的汽油版車型,雖然價格還是這次評比選手中最貴的,但優異的妥善率加上出色的空間表現,搭配1.5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與CVT變速箱的穩定配置,相信Fit汽油版仍是小資族會放進口袋名單的考慮對象。

最後是Colt Plus,很久沒看見Colt Plus出現在試駕文是既熟悉又陌生,已是博班大學長等級的Colt Plus,毫無疑問最大優勢當然就是車價了,上個月剛推出新年式的Colt Plus,目前全車系區分為享樂型與輕鬆型兩款,售價分別為52.6萬元以及58.6萬元,即使是這次找來的頂規輕鬆型售價也低於60萬元,擁有同級最便宜的優勢,就算世代老舊配備陽春,但便宜治百病也讓Colt Plus至今每個月都還是有三位數的穩定銷量,至於新年式售價雖漲七千元,但配備也多了「耀黑套件」與安全帶警示功能。(注:這次參與集評的試駕車為舊年式車型)
雖然車價與另兩名選手落差較大,但這次找來Colt Plus的原因除了符合掀背小車身分,我們也想知道,對比目前市場上最便宜的Colt Plus,要買兩款新世代小車Swift以及Fit,所多花的10幾萬元預算,能否真的物有所值的體現在動力與配備上。
車型 | Swift | Fit | Colt Plus |
動力型式 | 1.2升三缸自然進氣+12V輕油電 | 1.5升四缸自然進氣 | 1.5升四缸自然進氣 |
變速箱型式 | CVT模擬七速 | CVT模擬七速 | CVT模擬七速 |
排氣量 | 1197c.c. | 1498c.c. | 1499c.c. |
最大輸出 | 82ps/11kgm | 121ps/14.8kgm | 112ps/15kgm |
最小迴轉半徑 | 4.8m | 5.2m | 4.7m |
平均油耗 | 24.5km/L | 17.9km/L | 16.1km/L |
輪胎規格 | 185/55R16 | 185/55R16 | 185/55R15 |
煞車系統 | 前碟後鼓 | 四輪碟煞 | 前碟後鼓 |
油箱容量 | 37公升 | 40公升 | 45公升 |
車長 | 3860mm | 4045mm | 4320mm |
車寬 | 1735mm | 1695mm | 1710mm |
車高 | 1480mm | 1535mm | 1555mm |
軸距 | 2450mm | 2530mm | 2500mm |
車重 | 945kg | 1117kg | NA |
建議售價 | 73萬元 | 75.9萬元 | 52.6~58.6萬元 |
- Swift-1
- Swift-2
- Swift-3
由於底盤沿用,尺碼也僅有車長小幅增加15mm,寬、高完全相同,就連重量都維持一噸內的輕盈車重,比起不少B-Segment小車在改款後紛紛都將長度拉長到超過4米,Swift倒是維持了小車該有的精緻度,外觀部分,四代Swift的外觀輪廓其實保留了不少三代的影子,但車頭車尾還是有顯而易見的改變,三代車型隱藏在C柱上的後車門把,四代則是改回傳統門板位置,少了點特色但使用起來還是傳統位置比較就手,黑色的A、C柱則是保有了懸浮式車頂的視覺感受。
- LED頭燈
- LED尾燈
- 16吋鋁圈
- 電折後視鏡
- 免鑰匙感應
Swift全車系只有一個等級,配備部分直接給好給滿,包含LED頭尾燈組、16吋雙色鋁圈、車門免鑰匙感應,煞車系統則是從上代的四輪碟煞改為前碟後鼓設計,後視鏡擁有電動收折功能,基座則是設計在A柱上。車色方面Swift一樣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共有四種單色(白、銀、橘、藍)以及兩種雙色塗裝(綠/灰、紅/黑)。
- Fit-1
- Fit-2
- Fit-3
默默地也推出多年的四代Fit,外觀倒是仍不覺得老態,尤其女性消費者應該都會覺得Fit的造型設計很討喜,遵循著近年改款車格即放大的默契,Fit的車長也突破4米來到4035mm,不過1695mm的車寬倒是三款車中最窄的,這對於行經窄巷更有優勢,2530mm的軸距則是三車中最長的,空間也確實是Fit的一大強項。
- LED頭燈
- LED尾燈
- 16吋鋁圈
- 電折後視鏡
- 無免鑰匙感應
雖然評比選擇的是較便宜的汽油版車型,但Fit汽油版外觀配備與油電版大致相同,LED頭尾燈一樣是標準配備,輪圈也是同款的16吋雙色樣式,唯獨缺少了車門感應鑰匙,Fit汽油版也是這次三款車中唯一沒有此項配備的選手,這部分較為可惜,至於Fit的後視鏡雖然是整合在A柱旁,但另外開了一個面積不小的三角窗也是Fit的特色之一,車色則提供白、銀、灰、紅四種。
- Colt Plus-1
- Colt Plus-2
- Colt Plus-3
從外觀很明顯可以看出Colt Plus與另兩款車的世代差異,畢竟現行款外觀已經要追朔至2017年,車體架構更是遙遠的2010年之前...,多年來僅能靠著外觀微整維持新意,車體架構不變的前提也使得改變有限。至於前段提到新年式的Colt Plus在外觀標配了耀黑套件,與我們借到的舊年式車型差異在於水箱護罩、車尾飾條、後視鏡改為黑色烤漆處理。體型部分Colt Plus是三位選手中體型最大的,車長已來到4320mm,長度已經不輸一些小CUV,較長的車頭對於距離掌握就得更加小心,不過凡事一體兩面,Colt Plus的空間尤其後行李箱大小也超越一般小車水準。
- 鹵素頭燈
- LED尾燈
- 15吋鋁圈
- 電折後視鏡
- 免鑰匙感應
- 電動尾門
便宜的車價也體現在一些配備上,例如大燈就未用上LED燈具,日行燈也不是整合在大燈而是另外安裝在保桿,不過好在尾燈還是有LED光源,車門也具備免鑰匙感應,輪圈則是15吋設計,高規的輕鬆型後視鏡具備電折功能,基座安裝在門板上也讓A柱多了一個三角窗減少死角。有趣的是,Colt Plus竟是三位選手中唯一具備電動尾門的車款。
- Swift
- Fit
- Colt Plus
內裝最具設計感的是Swift,微微朝駕駛導向並使用多層次配色與用料,建構出相當活潑年輕的內裝氛圍;Fit則是用簡單的筆直線條,與黑白跳色的用料搭配提升車內質感;至於Colt Plus的內裝就如同外觀,已看得出年代感,內裝也沒有甚麼花俏設計,少了多媒體車載螢幕也顯得陽春。當然,由於三款車都是入門小車,用料部分也都是硬塑料為主,Swift選擇透過不同材質的壓花、顏色來增加質感,Fit則是用了部分軟質膠料包覆,而Colt Plus,除了一點點黑烤漆飾板,就真的都是大面積硬塑料,但考量到車價落差,這倒也相當合理。
Swift
- 方向盤
- 恆溫空調
- 充電
- 車載螢幕
- 引擎啟閉鍵
- 儀錶板
- 排檔桿
接著來細部檢視三位選手的內裝配備,Swift的方向盤有皮質包覆並支援4向調整,下半部還有銀色飾板與平底設計,造型頗為運動化,上面的功能按鍵也很完整,涵蓋了駕駛輔助系統/音量選台/電話接聽等等,後方並配有換檔撥片,以小車來說已是高標;其他配備還有單區恆溫空調、三組USB充電/一組12V電源、引擎啟閉鍵、9吋觸控車載主機、加熱座椅等等,儀錶板雖未用上全數位,但中間彩色螢幕可顯示非常多樣的資訊。排擋具備M模式,可以搭配方向盤後的換檔撥片使用。
- Apple CarPlay
- 倒車顯影
這套主機功能是三車中最齊全的,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雙系統都支援無線連接,也支援對新手很重要的倒車顯影,用來輔助停車沒問題,不過畫質表現還有再提升的空間。
Fit
- 方向盤
- 恆溫空調
- 充電
- 車載螢幕
- 引擎啟閉鍵
- 數位儀錶板
- 排擋桿
Fit的方向盤採雙幅造型與4向調整,具備皮質包覆與豐富的控制按鍵,右側可設定駕駛輔助系統、左側則是音量、電話接聽等等,也有好用的換檔撥片;其他包含單區恆溫空調、兩組USB充電/一組12V電源、8吋觸控車載螢幕、引擎啟閉鍵都是標準配備,儀錶則使用全數位儀錶,排檔部分提供S檔,後方還有Econ節能模式,此外Fit是三位選手中唯一具備電子手煞車與AutoHold的車型。
- Apple CarPlay
- 倒車顯影
Fit也具備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雙系統手機連接,但須透過有線傳輸,倒車顯影一樣是標配,並具備廣角等角度顯示,但畫質一樣是有待提升。
Colt Plus
- 方向盤
- 恆溫空調
- 充電
- 1DIN主機
- 引擎啟閉鍵
- 儀錶板
- 排擋桿
Colt plus方向盤為三幅設計,上方沒有任何按鍵,也沒有使用皮質包覆,有較明顯的廉價感,空調雖然是單驅恆溫,但完全採用實體旋鈕操作,沒有用來顯示溫度等資訊的小螢幕,不過考慮車價有恆溫空調已經很不錯。充電機能也是比較欠缺的部份,僅在空調旋鈕下方一排按鍵的最右側有一個USB插孔,而這排按鍵則是用來切換儀錶資訊還有循跡系統與停車雷達按鍵,儀表板則是傳統雙環指針錶搭配一個單色資訊幕。雖然整體配備較簡單但還是搭載了引擎啟閉鍵,排擋桿也提供手自排模式增加自主換檔的便利性。
由於Colt Plus少了車載螢幕,當然也無法提供Apple CarPlay手機連接、倒車顯影等功能,好在現在要裝台安卓主機之類的螢幕也不是難事,有需求的話就事後加裝吧。
車型 | Swift | Fit | Colt Plus |
LED頭燈 | ● | ● | - |
LED尾燈 | ● | ● | ● |
前霧燈 | - | - | ● |
後視鏡電動收折 | ● | ● | ● |
感應鑰匙/Push Start | ●/● | -/● | ●/● |
電動尾門 | - | - | ● |
多功能方向盤 | ● | ● | - |
方向盤調整 | 4向 | 4向 | 2向 |
換檔撥片 | ● | ● | - |
數位儀錶 | - | ● | - |
車載螢幕 | 9吋 | 8吋 | - |
Apple CarPlay/ Android Auto |
無線 | 有線 | - |
恆溫空調 | 單區 | 單區 | 單區 |
倒車顯影 | ● | ● | - |
雙前座椅加熱 | ● | - | - |
|
-/- | ●/● | -/- |
Swift
- 置杯架
- 鞍座
- 門板
- 手套箱
小車往往因為先天條件限制,置物空間都比較緊湊,Swift在這部分表現是中規中矩,排檔前方與車門都可放置600c.c.寶特瓶,鞍座沒有設計扶手採開放式格局,但傳統手煞拉桿就佔了不少空間,手套箱深度足夠,空間也算方正,一些衛生紙等雜物都放的進去。
Fit
- 置杯架-1
- 置杯架-2
- 鞍座
- 門板
- 手套箱
Fit的置物機能是三者中最充足的,置杯空間設計在中控台的最兩側,正對出風口還可以兼具保冷功能,鞍座上另外還有兩個置杯處,並且附上了扶手也多了內部空間可利用,門板上同樣可放置600c.c.寶特瓶,除了傳統位置的手套箱,副駕前方另外還有一個容積不小的置物空間,Fit的空間設計確實非常周到。
Colt Plus
- 置杯架-1
- 鞍座
- 門板
- 手套箱
- 置物平台
Colt Plus的置物空間配置與Swift較相像,排檔前方有兩個置杯架,但開口偏小太胖的瓶身可能會無法放置,排檔之後的鞍座一樣沒有設計扶手,空間主要都被手煞車占掉,只有一個提供後方成員的置杯架,門板上有設計置物空間與一個單獨置杯架,手套箱容積相當不錯,目測是三款車中最大的。另外副駕座椅掀開其實還有一個獨立的置物空間,但新年式車型因為加裝了安全帶警示,這個置物空間就被取消了。
Swift
- 前座
- 前座膝部距離
- 後座示範
Swift的座椅採用織布材質,在小車中是很常見的配置,座椅的泡棉設定偏軟,但前座兩側的支撐性還不錯;後座空間部分,身為全場體型最迷你的選手,Swift不到3.9米的車長與2450mm的軸距,自然在空間會吃虧一些,這次評比我們都統一以170公分的同事作示範,並將前座留有在一拳多一些的距離,會發現後座膝部空間其實還可接受,且椅面長度足夠因此大腿幾乎可以得到完整支撐,僅椅背角度較垂直與缺少包覆性,稍微不利於長途乘坐。此外,雖然乘坐體感還不錯,但Swift後座沒有中央扶手,前座椅背也少了地圖袋,配置上是比較陽春。
- 後廂空間-1
- 後廂空間-2
- 後廂空間-3
椅背支援6/4分離傾倒,在正常五人座狀態時,行李箱容積有265公升,傾倒之後後廂平整度有明顯落差,較卻乏放置大型物品的彈性;若以實際物品做示範,深度足以直接放進兩個20吋登機箱,空間以小車來說中規中矩,夠用但不到出色,空間這部分確實也不是Swift的強項。
Fit
- 前座
- 前座膝部距離
- 後座示範
Fit的座椅與身體接觸部分同樣是以織布為主,但其他地方多了皮質讓精緻度表現更好,發泡棉偏厚實支撐度表現很不錯;至於後座空間,同樣是以170公分的成人與前座留有一拳多作為標準,Fit的空間感是三位選手中最出色的,膝部與頭部都還很有餘裕,稍微下陷的座椅剪裁多了一分包覆性,椅背角度也比Swift再斜一些,後座一樣沒有配置中央扶手,但多了地圖袋,至少手機等隨身物品找的到地方放置。
- 後廂空間-1
- 後廂空間-2
- 後廂空間-3
- 後座變化
Fit在標準五人座狀態下擁有306公升的容積表現,一樣支援6/4椅背分離傾倒,由於Fit有針對後座坐椅進行特別設計,因此傾倒後椅墊會順勢向下潛,造就出相當平整後廂空間,一樣放進兩個20吋登機箱,深度部分明顯比Swift再好一點,不過說到放置物品的機能性,Fit的秘密武器當然就是後排座椅可以向上掀起,營造出一個高度非常充足的空間,例如盆栽等較高又不能倒放的物品就很適合放在這邊。
Colt Plus
- 前座
- 前座膝部距離
- 後座示範
- 中央扶手
車價最便宜的Colt Plus倒是唯一配備皮椅的選手,雖然不是甚麼高檔皮質,但對應國內多數消費者的喜好,皮椅肯定比織布椅來的討喜,前座並不強調包覆性,但椅面寬大好坐也沒有明顯缺點,駕駛座還貼心地具備一個扶手讓右手可以適度休息;後座空間部分,雖然體型是最大的,但同樣標準下,膝部空間與另外兩位選手差不多,不過椅背可進行角度調整,Colt Plus真正優勢應該是放在後廂空間。後座在右側具備一個地圖袋與一個小掛勾,此外Colt Plus也是全場唯一後座具備扶手的車型,上面還提供了兩個置杯架。
- 後廂空間-1
- 後廂空間-2
- 後廂空間-3
- 後廂空間-4
標準五人座就擁有620公升的後廂容積,雖然620公升多少存在了量測差異,但無庸置疑Colt plus確實是三者中空間最大的,而且除了大空間,底板還具備多樣變化,共分為兩塊可以彈性上下調整,變化性表現與Fit各有千秋,椅背支援6/4分離傾倒,也能創造出相當平整的後廂空間,放進兩個20吋登機箱後,還剩下不少空間可以運用。

比較完空間,Fit則擁有三者中最低的後廂門檻離地高,提取重型物品是相對輕鬆,而開口方面Colt Plus最大最方正,並且還具備便利的電動尾門,單純以後廂表現來說,Colt Plus與Fit以小車來說都很不錯。
車型 | Swift | Fit | Colt Plus |
後廂容積 | 265公升 | 306公升 | 620公升 |
椅背傾倒 | 6/4 | 6/4 | 6/4 |
廂內深度(cm) | 68 | 67 | 77.5 |
廂內寬度(cm) | 101 | 最窄101/最寬122 | 最窄98/最寬129 |
廂內高度(cm) | 88 | 88 | 70/84 |
後廂門檻離地高(cm) | 71 | 60 | 70 |
- Swift
- Fit
- Colt Plus
從前擋風玻璃上的攝影鏡頭就可以看出Swift與Fit都搭載高科技駕駛輔助系統,其中又以Swift具備達到Level 2等級的輔助系統最為完整。Colt Plus在這部分則是最為欠缺,氣囊數也僅有2具(Swift、Fit皆為6具),被動安全則是有TCL循跡防滑控制/AS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ESS智慧型緊急煞車警示系統、HSA陡坡起步輔助系統等等。
Swift的新一代Suzuki Safety Support,與前代最大的不同就是輔助駕駛達到了Level 2等級,包含ACC主動式車距控制系統、LKA車道維持輔助系統、LDP車道偏離輔助系統、LDWS車道偏離警示系統、BSM車側盲點偵測系統、TSR交通標誌識別、DSBS II雙感知器煞車輔助系統、RCTA後方車側警示系統、HBA遠光燈輔助系統、Weaving alert駕駛疲勞警示等等相當豐富,DSBS II也具備十字路口、側面碰撞、夜間行人/自行車穿越等偵測能力,安全配備在小車已是高標準,當然也是三位選手中最完整的。
至於Fit,其所搭載的Honda Sensing,包含了ACC主動式車距調節系統、LKAS車道維持輔助系統、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CMBS碰撞緩解煞車系統、RDM道路偏移抑制系統、AHB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FCW前方碰撞警示系統等等,各家車廠的輔助系統名稱略有差異,但簡單說Fit的輔助駕駛並未達到Level 2等級,關鍵是ACC並沒有達到全速域,雖說如此,在一定速度範圍內擁有ACC與車道維持還是可以有效降低駕駛疲勞,至於Level 2只能期待日後改款是否會搭載了。

Swift的動力系統搭載一具1.2升三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可模擬七速的CVT無段式變速箱,因為是新世代車款,更強調節能與環保,因此還多了12V的輕油電系統輔助,最大動力輸出來到82ps/11kgm,單看數據雖不亮眼,但實際表現還是要開過才知道,平均油耗來到24.5km/L,是三位選手中最出色的,以37公升的油箱容量推算,一桶油隨便跑個7~800公里應該不成問題。

Fit動力系統為1.5升四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CVT無段式變速箱,一樣具備模擬七速功能,馬力是三者中最大的,來到121ps,扭力則有14.8kgm,平均油耗來到17.9km/L,不像Swift還有輕油電系統,Fit就是很基本的汽油動力配置,當然若是想要更好的油耗表現,直上油電版本準沒錯,過去我們也實測過油耗,不僅動力反應更佳,油耗確實也很亮眼,雖然因為主題試駕的是汽油版,但若是預算許可我認為油電是更好選擇。

Colt Plus的動力配置與Fit相似,都是以1.5升四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與可模擬七速的CVT無段式變速箱作為動力來源,最大輸出為112ps/15kgm,畢竟是比較舊世代的引擎科技,平均油耗16.1km/L在這次評比選手中敬陪末座,不過45公升油箱是最大的,或許多少可以緩解跑加油站的次數?

單看數據Swift最不起眼,不到一百匹的馬力與11公斤米的扭力究竟夠不夠用?相信是不少人在試駕前會提出的疑問,但就如同Swift的字面意思,僅945公斤的輕盈車重讓Swift跑起來非常輕快,動力不夠的念頭踩下油門的當下立即煙消雲散,一般市區通勤,停車場上下斜坡,都能達到預期,如果使用環境都以市區為主,這樣的動力表現已經有80分水準,當然1.2升的自然進氣引擎搬到郊區山路,說多會跑肯定是誇張了,上坡加速的提速與延伸性就會稍微吃力一些,此時透過換檔撥片,將轉速提高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至於底盤與懸吊反應依舊很令人喜歡,舒適卻不失路感的調性,搭配水準之上的操控指向與底盤剛性,可以讓駕駛開車變得很有樂趣,又不會因為太運動的底盤而讓乘客感到不舒適,好開有樂趣是我對Swift最深刻的印象。隔音部分就是一般小車水準,比起隔音,我認為三缸引擎在怠速時的震動比較惱人,必須說行駛過程沒有太大影響,但一停等紅綠燈就會產生明顯震動感,雖然怠速熄火可以解決震動感,但算是治標不治本,如果你是很在意這部分的駕駛就要特別注意了,建議去試駕看看最準囉。

先撇開動力大小,如果你很注重動力系統的順暢性,那Fit會是三者中最好的選擇,成熟的動力搭配,從起步瞬間就會發現Fit的油門反應設定的很容易掌握,就算是新手駕駛,簡單開一段路就可以拿捏好油門與煞車,加速感受則是很標準的日系小車,起步輕快,都會穿梭顯得游刃有餘,當然與Swift相同,如果是在山路操駕,而你又是比較激進的駕駛者的話,善用換檔撥片會開得比較爽快一些。

車室隔音、引擎運轉品質Fit都維持在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底盤雖然沒有像Swift偏向運動化,但穩定性仍有很不錯發揮,不過過彎的側傾確實比較大,對於速度的拿捏就必須比較謹慎,此外Fit是三者中駕駛模式相對豐富的,除了有換檔撥片可以控制轉速,還有ECON節能模式與S檔可以善加利用,而AutoHold可以不用長時間踩煞車,遇到長秒數的紅綠燈就顯得輕鬆許多。

最後是與Fit一樣採用1.5升四缸引擎以及CVT變速箱的Colt Plus,在國內車壇縱橫多年,即使不是車主,因為公司公務車或是租車,這套動力系統或許不少人都曾接觸過,動力反應中庸,順順開日常代步也都夠用,這套動力系統比較明顯問題在於起步的順暢性,引擎與變速箱的搭配老實說對比另外兩位選手,變速箱傳遞動力顯得不夠線性,這會讓油門變得不容易掌握,雖然當速度帶起來後就沒太大問題,但對於駕駛經驗沒這麼豐富的新手來說,就會需要花比較長時間適應。

底盤與懸吊當然也是以舒適為主,處理路面碎震的表現還不錯,但行路質感與隔音等表現的確沒有Swift與Fit來的好,轉向手感也是比較模糊,整體駕駛起來的精緻度就遜色於以上兩者,一來車體架構明顯屬於上個世代,加上售價又少了十多萬,多少就反應在駕駛體驗上,如果你很在意駕駛感受,Colt Plus可能就沒那麼適合你,不過日常代步,市區通勤Colt Plus以5字頭車價來說,倒是也符合預期了。

試駕完這三部掀背小車,其實三者的優勢都很明顯,Swift擁有最新最完整的輔助駕駛科技,操控性與駕駛樂趣也是最出色的;Fit則是各方面表現都面面俱到,安全、空間、動力都有兼顧;而Colt Plus的最大優點就是價格與空間了,硬是便宜了十多萬,雖然配備等面向都不及對手,不過還是那句老話便宜治百病,加上優異的大空間還是能有與對手一戰的能力。
由於主題設定在入門小車,我想售價一定會是潛在消費者很在意的問題,因此考量價格Colt Plus當然占盡優勢,但一輛車畢竟要陪伴我們多年,如果預算能夠往上加的話,就看你在乎的是甚麼,多數時間是個人用車又想要閒暇時跑跑山,可能Swift會是比較好的選擇,有空間需求,無論是載人或載物,又考慮進後續保養維修的便利性等等,Fit或許就是你的理想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