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此,和泰發表了四點聲明,簡單來說就是:
1.是ATRC標準太低,該有的我都有
2.要比爛多得是
3.扣除成人防護我至少是一台三星車
隨後也道歉表示:「我們理解這可能引起車主與消費者疑慮,深感抱歉。」
就像我過去不斷強調的,成人防護有多重要,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就不再贅述(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我之前其他的文章)
總之該罵的大家也都罵完了,和泰也道歉了,我也不再火上加油
不過,這次我想幫和泰說句話,至少他願意誠實面對成績
或許大家不常關注,但近兩年來EURO NCAP陸續開始重型車頭的安全測驗
(就不特別做測驗項目翻譯,有興趣我再補充吧)
最近第二期的測試成績也公布了,相比去年測驗完僅有Volvo一家獲得了5星的評價、並且獲得City Safety認證的車款也寥寥可數的情況
今年可說是有大幅度的提升

像是賓士的420車系,駕駛視野好、加上一些安全配備的改善,獲得了五星的成績,雷諾也將近側騎士偵測系統補上,順利地獲得City Safety的殊榮、同時Scania的R車系,也從3星進步到五星
DAF雖然沒有明顯的進步,但是EURO NCAP有提到,至少他將所有安全設備作為標準配備,言下之意就是,誠意有到
那MAN呢?
他直接拒絕參加測試,還要EURO NCAP自己去市場找車,最後當然也只拿下沒有進步的3星成績,當然也沒有City Safety
雖然一樣都是TNCAP去市場買車,但相比之下,和泰是真的好一點吧?
以上感謝UCAR懶人包,大家有興趣可以點進去看詳細內容
我知道接下來就要有人說「他國事務」,所以回到台灣
自從民國110年開始,大型車「涉入」A2案件量一直逐年上升,年度統計死傷人數也一直維持在1萬3千多件
今年1-5月統計也已達到5千7百多件,有機會再次刷新最高紀錄
(這邊先澄清,涉入不代表為肇事主因)

就以死傷人數創新高的去年為例,大型車的肇事原因排行:
第一名與第二名都是「未保持安全距離/間隔」
加總共1,167件,造成4人死亡
最多人受傷及死亡的肇因是「恍神、緊張、心不在焉分心駕駛」
加總共109件,造成5人死亡

難過的是,對比10年前的統計,死亡人數並無減少的趨勢

就在前陣子,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起事故?
事故後貨車司機自責的坐在地上,那畫面真的令人心疼

或許我們常聽說:「撞死比撞殘更划算」、也常常看到類似新聞:

但問題真的是出自貨車司機嗎?真的有人想撞死人嗎?
可能也會有人檢討貨車的工會保險制度,認為都是工會保險,讓司機撞死人不需要負責,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但如果看去年大型車「涉入」案件死亡人總數:416人
真正事故 肇因 為「大型車」的案件死亡人數:21人
兩者數字也有較大的差距,可見很多時候並非大型車故意而為之
扣掉少數故意為之的案例,工會保險雖然可能讓大型車駕駛肆意妄為
但也確確實實起到保護受害者的作用,算是一把雙面刃
所以台灣除了駕駛人素質這種需要長期養成的方法之外,好像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減少傷亡人數了?
當然,國內也不是毫無動作,交通部於2018年也已經訂定了規範
自 2019 年起出廠的新型式車款必須搭載 AEB
2021年起所有中重型車輛都必須具備AEB系統、車道偏移系統

可見的是,死亡數、肇事率等情況並未隨著AEB、車道偏移等加裝,就有顯著的下降,難道是我們走錯方向了嗎?
還是說土炮的AEB、車道偏移系統真的不像原廠的好呢?
結論:
無論如何,很開心大家沒有因為Town Ace是商用車,就認為獲得0星沒有關係,反而有很大的討論和關注,這絕對是一件好事
除了人民素質的成長外,也盼望這樣監督的角度不止可以促進TNCAP進步、車廠進步,更重要的是,讓政府看到台灣人是很重視交通安全議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