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快到了,想著自己從小到大對父親的情感,於是有感而發
文章關鍵字
qiaoer6 wrote:
父親節快到了,想著自(恕刪)

看完你的文章後讓我覺得,當一位父親或是母親對於小孩教育上必須留意是否運用錯誤的方式造成她心理上的傷害,更重要的是要對不同個性的小孩運用不同的教法,大吼大叫或是言語上的辱罵反而是最差的方式!
你父親的大男人主義管教方式或許不對,但他也負責任的把你們養大,讓你人格健全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了,不是嗎?

養兒方知父母恩,養家活口不容易,現代的小孩太寵弊病叢生,甚至很多單親家庭的小孩人格不健全走上了叉路岐途,你應該比他們強多了吧。

長大成年了,你爸也老了,有家庭以後再回頭看,應該會有不同的理解才對。


Red Bull Racing Honda
qiaoer6
恩恩, 也許正因爲還沒有家庭尚不能完全理解,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是目前對我來說最難的一本了 [笑]謝謝你的留言,就像你說的爸爸老了,現階段會盡量避免惹他不快,珍惜回家時短暫的相處時光~
別被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綁架人生
父母不是聖人 也不是永遠是對的
樓主到現在還清楚記得童年的不開心
表示心靈受傷

朋友的父親
跟樓主父親雷同 還有暴力傾向
結果朋友有孩子後 不知不覺copy父親
曾經一個不開心 賞小孩一個巴掌
嚇壞我們這群朋友

這種心解好像不容易解開
qiaoer6
其實我看情緒書籍的其中一個內容有提到這個部分,我們很容易重蹈陰影的覆轍。希望你的朋友能走出自己的陰影避免讓這個受傷傳給了下一代,祝福他!
依樓主說的判斷,令尊應該是近60歲了,其實以我的觀察~情緒管理跟性別、年紀沒有絕對的關係。不過民國50年以前出生的男人還是處於傳統的文化思維下成長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家庭、子女管教的學習是來自於上一代。所以還是有留有一些權威的氣息,也不太懂用朋友的態度和子女互動,所以真的不能說是父母的錯。二代間要多學會用同理心去看待彼此,特別是年輕的一代要能理解上一代的思維,如同將來你也可能希望你的子女來了解你,這樣才可能減少代溝。父親節到了,趁這機會(藉口)多和你的爸爸吃頓飯聊聊,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qiaoer6
謝謝你~~ 對,爸爸快70了,其實之前有跟爸爸聊過這類的話題,但人老了更難去改變他的思維,所以與其說溝通不如說盡量找出彼此間都能接受的理念,盡量閃雷就是了![微冷笑]
你爸可能就是比較粗線條的人吧 ...

小孩子不聽他的話 ,難免會用吼一下,威懾一下.. 很常見啦

可能還沒我爸那麼可怕 .. 哈哈 我爸是專斷 .. 要照他的意志行

意志耶.. 就是 willing , 非常斯巴達 , 家家有本難念經
qiaoer6
我是不覺得他粗線條拉, 反而覺得他很玻璃心,不能接受任何跟他不同的意見。但我也都用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安慰自己 [笑到噴淚] 共勉~~
david8977 wrote:
看完你的文章後讓我覺(恕刪)


真的 其實我也不是怪我爸爸, 畢竟上一代的人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也不好。
只是現在的社會又比以前困難多了,如果家庭可以成為每個人心裡最強而有力的支撐依靠,那是不是大家就更可以勇敢的面對一切的困難。
雖然自己也還沒有小朋友,但是這個經驗也會讓我學習以後盡量避免用情緒宣洩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親人。
謝謝你的理解與回覆 :)
qiaoer6 wrote:
父親節快到了,想著自...(恕刪)

覺得樓主媽媽夾事件中間也蠻不容易的。
小孩有情緒,爸爸也有,媽媽的情緒也很悶。
我爸爸小時候是愛雜唸講大道理,我們不乖不聽話,會打駡我們。我媽媽好一點,但是覺得我們不乖不聽話也是一樣會打罵我們,變成我大哥哥青少年時期情緒氣爆很大,常常跟我爸對槓起來,曾經有一次偷偷離家出走,大半年沒音訊,好不容易找到把他帶回家。
我跟我二哥就比較會看臉色,不敢白目,或不懂事亂發脾氣。
又後來,我爸媽離婚,在國小六年級國一,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感情和之後有家庭,沒空管我們的事情,我們自己住,雖然孤單冷清,但是生活過得自由放鬆。
長大後個性比較拘謹,小心翼翼,怕白目影響到別人,怕別人不開心。算有點情緒陰影吧。
不喜歡那種感覺,雖然時間過很久了,回想起來,還是怕怕毛毛的印象。
茉莉~* wrote:
覺得樓主媽媽夾事件中...(恕刪)


謝謝你的分享。完全可以理解回想起來會害怕的感覺。 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
看完你的文章,感覺你心裡還是很埋怨阿..
至少是放不開,放不下..
沒有人是聖人與完美
你介意的點,也許對他來說只是很平常的事
也許他介意的點,也是你不以為意的事..
人與人的相處就是如此..
脾氣再好的人也有他的雷
脾氣在差的人,懂得與他相處也可以相安無事
也許你父親帶給你很多陰影,不快...等等
但是,你要知道
正是因為你提前體驗,也因為是你父親給你這樣感受
所以才能讓你了解更多,減少更多傷害
因為這些問題,每一個人
在他的人生中都會遇到
但是,卻不一定可以好好的解決處理好...
因為對象不同,時間不同...理解也不同..


我覺得..父親他至少養大了你,沒有給你其他的負擔,負債..
這真的就是阿彌托佛了...
我也認同你父親情緒管理有問題
也是他該學習的事情
不該找甚麼理由(尤其是 年紀大 ...身體差...)
但是,世上有這些問題的人太多太多了
或許有人情緒管理好,但是卻有其他更難接受的缺點..

也許在你有家庭後,當你對待自己的小孩
你就會慢慢理解了
你愛小孩..
但是對小孩來說,窒息的愛,不是愛阿

對方的問題,不該是造成..影響我們自身的問題
因為那是他的問題阿...


我們總是會去強迫(希望..請求...)他人(包含朋友 家人 親人 小孩 伴侶)
希望對方遵照我的意願..
希望對方順從我的道理..
希望對方理解我的需求

但是強迫(希望..請求...)他人容易
強迫(希望..請求...)自己卻是很困難阿




你不需要靠書籍來療癒自己
只要去理解包容別人,放下心中的執著
放下 對方為什麼..怎樣怎樣的想法....
你自然就會覺得,你遇過的那些事情
只是讓你成長茁壯
並能讓你在將來能待予他人美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