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人來分享的超級比一比Tomtom vs. Garmin

scott9282001 wrote:
這是GARMIN電腦路徑邏輯問題。因為他不是找最近交流道的位置


但是以上面舉的例子來說,VIA 115規劃出的路徑就是直接上宜蘭交流道
我不是說VIA 115規劃路徑一定比Garmin強大,或Garmin的路徑有多差
但是Garmin在這個地方,的確是有進步的空間
Vincent.Cid wrote:
但是以上面舉的例子來...(恕刪)

這個要有用過TOMTOM才知道有差
只是...
GARMIN也不是沒有再改
只是改變後的程度還是一樣
算是"還可以"不差"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的路徑規劃
主要因為GARMIN用戶多
有些人習慣走大路
有些人又怎樣的
搞的我覺得改這件事
沒一個準則
我認為默默的接受還比較好
因為改也是沒準則的改....

講到TOMTOM就要講一下他的圖資
我想有可能是GARMIN MIO PAPAGO TOMTOM這幾家裏頭
TOMTOM圖資算是後段生...
我用GARMIN一年多來(TOMTOM用五年)
已經沒查過地圖了
我自己建議別人也是GARMIN
原因就是圖資...
以及大馬路的走法適合普遍大眾(但不適合我)....

我自己則是會放大來看他是怎樣規劃的...
然後才開始走
這算是變通方式
然後出門要提早出發
或者把規劃的時間按距離長短至少加個10分鐘
Vincent.Cid wrote:
但是Garmin在這個地方,的確是有進步的空間


這也是我覺得可以改進的。

但是沒辦法,目前GARMIN的圖資最好景點最多,這是GARMIN很大的一個優勢。

規畫路徑雖然tomtom比較好。GARMIN只是多走一些省道,繞遠一點,還不算是亂繞路,比較適合外地人的想法,當然不符合當地人的想法。

但是找不到門牌一切無用。當然我也會用座標輸入,但是便利性差很多。

況且臨時要搜尋,手邊一定沒有他的座標資料。還得開手機或是電腦去搜尋他的座標。

希望其他家的圖資公司能在加加油。

至少請幾個工讀生把一些旅遊雜誌,或是食尚玩家,或是非凡大探索,千大工商企業的地址座標都收錄進去。

這樣才比較可以讓使用者感受不出圖資的差距。
Garmin的路徑規劃、時間預測及韌體更新的QC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
1. 走大路的邏輯沒甚麼問題,但沒必要的繞路,或是有時在韌體版本、條件相同的狀態下,新一季圖資得出差異很大的規劃,我認為是因為圖資中路權的維護為配合不同時期的機型所造成混亂或不一致的現象。
2. 時間預測與圖資的豐富性、正確性同等重要,Gamin的時間預測極其不準,這對於行程畫及商務拜訪極其困擾。固然台灣的TMC建置因為政府無能,效果不佳,但在交通不擁擠的狀態下,時間預測仍然測不準或離譜得要命,這是我仍然必須仰賴Tomtom的原因。
3. 韌體更新的QC,Garmin應再加強,完全不出錯是很難的事,但常出狀況就該注意QC。

我從兩家都用大輿圖資、3.5吋時代就開始使用;當時Garmin的路徑規劃、時間預測都還令人滿意,只是當時其路徑規劃時間、重新規劃速度都遠不及Tomtom。如今這個弱點改善了,但自家的圖資為何無法在1與2兩項獲得明顯的進展呢?

而Tomtom這邊,景點數(住址需求我還夠用)雖較開始使用TA圖資時進展頗多,但還不夠,更不用去跟 Garmin比了。



stone6132 wrote:
2. 時間預測與圖資的豐富性、正確性同等重要,Gamin的時間預測極其不準,這對於行程畫及商務拜訪極其困擾。固然台灣的TMC建置因為政府無能,效果不佳,但在交通不擁擠的狀態下,時間預測仍然測不準或離譜得要命,這是我仍然必須仰賴Tomtom的原因。


通常若市區內~garmin規劃的我會大約再加個5~10分鐘,依離峰或尖峰時段而異
TMC的效能不佳,在GARMIN或TOMTOM的機子上都看不出有啥較明顯的協助
另外,若是會上高速,除非高速公路塞車~否則時間上還蠻準的
這時候只需約估市區到高速公路可能會遲幾分鐘~
通常這樣算~算很少遲到~有也差不到五分鐘
茶包式的留言,只是看了無言。
這我有感覺,
Garmin會要你上目的地方像的那個交流道,
而不是反方向最近的那個交流道...
寫導航的演算法應該要知道,
進高速公路後,行車時間應該會變短,
往高速公路的權重應該比較重阿

這不知道有沒有解...

結論,多少還是要事前看一下地圖,功課一下
stone6132 wrote:
時間預測與圖資的豐富性、正確性同等重要,Gamin的時間預測極其不準,這對於行程畫及商務拜訪極其困擾。固然台灣的TMC建置因為政府無能,效果不佳,但在交通不擁擠的狀態下,時間預測仍然測不準或離譜得要命,這是我仍然必須仰賴Tomtom的原因。


這個預估時間對一般人而言是最後的選項。

第一要先找得到門牌或是景點,你找不到門牌後面兩項都不用看了。

第二是路徑

第三才是預估時間。

基本上加個十分鐘都會差不多的時間。並不會到離譜的要命的地步。

因為GARMIN的預估時間是不包含紅綠燈的 並且預估你在該路段的最高限速下行駛。

如果不巧遇到上下班顛峰時間,或是剛好塞車。沒有一家準確的。
預估時間加個十多分鐘的誤差只適用於起點、終點都在主要道路,且交通順暢的狀況下,例如:內科到竹科,這樣的錯覺,我也發生過,以為經過幾次圖資更新後變準了。市區短距離(約15KM)規劃路徑在主要道路上也差距不大。但是,跨縣市,尤其其中一個縣市等級較低(例如:台中市與太平市,新北與桃園)當需行經縣道、鄉道,規劃路徑在不同等級道路間變換時,此時起始的預估時間就只能"僅供參考"。差距最離譜的一次是南庄到台中美術館的規劃與實況,有心驗證的人下次請留意類似的規劃。

時間的預估為何重要?我有一次商旅,到美國三個州,六家廠商五天內完成,期間必須轉乘飛機、租車、換車,如果沒有良好的行程規劃及工具是無法完成的。飛機的行程很容易預估,車子的行程是使用765來估,它有在美國才有作用的WAAS功能。Garmin的美國圖資採用Navteq,水準不錯,估計也算準確(事先已經過多次旅遊行程的驗證),所以加上經驗的緩衝時間後,沒有誤了與廠商事先約定的時間。但在國內,我至今還不放心。

找不找得到地址、景點端賴個人的使用範圍與用途,國內旅遊我用Garmin機會多,因為車上其他人臨時起意的意見多;國內商務使用,我用Tomtom,因為廠商是固定的,也沒有偏遠的小廠,而它的規畫路徑多半合乎常理。

我沒有品牌迷思與義和團式的激情,情境適合那家就用哪家,因為至今沒有一家是完美的。也奉勸新進使用者或準備購置者,善用七天鑑賞期把中意的產品都買來自己實際比較,不要人云亦云。

stone6132 wrote:
也奉勸新進使用者或準備購置者,善用七天鑑賞期把中意的產品都買來自己實際比較,不要人云亦云。


很難。因為七天你根本無法測試到你要的東西是什麼??
他連功能鍵在哪邊都不知道。怎麼測?
現代人連說明書都懶得看。
連導航機需要拿到外面定位都不知道。

應該說大部份的使用者都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麼??
我的一大堆同事買導航機好多年,怎麼設定都不知道。

stone6132大大你也是買過好幾台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麼。不是嗎??

我只能慶幸自己當初評估選擇重點選對,我就是只要圖資多,景點多。加上01的網友自製擴充景點。01的景點真的是當初我買GARMIN的一大重點。那時根本不知道GARMIN有何優點缺點。就買了

其他路徑或是時間都可以用自己設定的方式解決。

當我自己爬文學會如何設定路徑後。你會發覺週遭的90%的導航機使用者不會自己設定路徑


其實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強項。

但是使用者往往不會去設定,
曾狡猾 wrote:
從平溪消防局到重陽消防局
GARMIN路徑規劃硬生生多TomTom五公里路程
或許對一般人沒啥感覺但是5到10分鐘的路程可能一條人命消失


這麼重要的事居然是交給GPS, 請善用人腦路徑規劃功能, 這就是資深計程車厲害之處, 只要起點終點輸入, 最佳路徑就排好, 不論是最短路徑或最短時間都有, 塞車時還會自動出現替代路線, 沒有任何GPS做得到.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