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12 wrote:
同一條路線 (例如 30公里路程) ,
A ,B 兩個司機 , 答案會是一樣的嗎 ?
也許 A 司機熱血一點說 25 分可到 , B 司機比較保守一點 , 說 35 分可到 ,
光是 30KM 就可以差到 10 分鐘 ,
限速 50 的平面道路在市區或許只能開 3,40km/h ,
不過到了郊區 , 也是可以開到 7,80km/h (當然不是鼓勵超速)
所以應該是很難面面俱到去算抵達時間 ,
因為最大的變因是 "人"
(同樣一條路,同一個時間點 , 有人可以開 50 , 也有人只能開到 30 , 再上去就心驚驚了...)
我也有 garmin , 也會去看上面的抵達時間 , 但我從來不相信那個時間 ,
那個時間只是給我一個大概參考的一個數字 (恕刪)
同一條路線兩個司機不一定會講一樣
基本上不同導航軟體估出來的也不盡相同
但我相信很少有司機會用最高速限+完全不考慮紅綠燈這種極端狀態去預估的
預估值的確沒有面面俱到的方法,
但總不能因為無法面面俱到,所以乾脆採極端法
好比導航路線的選擇也一樣有很多變因,
不同的駕駛人喜歡的路線也不會一樣
同時也不知道路上會不會臨時被封路,會不會有坍方
會不會突然有車禍擋路等等
但總不能說,因不同人不同時間,會有不同選擇
根本沒有最適當的路線這種事情
所以導航路線就一率採用[最短路徑]這種極端值當預設值規劃
途中再依實際狀況來慢慢修正
最短路線可不可以到?可以啊 導航軟體是不是說那只是參考?是啊!
那導航軟體規劃邏輯以最短路徑為優先 也不能說他錯啊
但我相信不會有導航軟體把最短路徑當作預設值的,這麼做一定會被罵死
(有的導航軟體甚至還會在你選擇最短路徑模式時,彈出警告視窗來提醒你
這種模式選擇的路徑會很奇怪)
這是因為使用者雖然有導航路線不一定會完全符合你心中需求的基本認知
但也不能離譜到用極端值來當邏輯規劃吧
有特殊需求的人自己去選擇相對應的模式,預設值一定是採[相對合理]的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