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3吋的2D畫面顯示大路的路名,其實不會很擁擠。台灣第一台開賣的(?)GPS mio 168螢幕大概是3吋吧?便可以如此顯示。
Garmin在2D的模式時,用手指碰觸螢幕後,也會顯示出所有大路的路名和地標。如果不看地標的話,光那些路名並不會擠在一起。
我猜Garmin是為了行車安全,所以把路名隱藏起來,只顯示你正前方那條路,除非你去點螢幕。但有很多時候,我們使用GPS時是沒有確定要去那兒,開個車晃晃,例如車在信義區華納威秀附近,臨時起意想去莊敬路或松仁路某處,這時無法在2d模式下俯視附近道路(3d的視野會較小),按照Garmin的設定,繞了半天也不知道莊敬路或松仁路在那裡。
就台北市而言其實大部份時間我並不需導航,裝上它另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認識常走的路附近有什麼道路。例如走到和平東路三段時,可以看到通化街原來就在附近。現在依Garmin 2D的設計,除非快走到信義路和通化街口,否則你不會曉得原來通化街就在附近。
至於用3D? 我覺得那個3D模擬的樣子跟實際路況有些差別,像愛國西路和中華路那個交叉口,用3D導航結果差點走錯路口。
總之謝謝各位熱心的回覆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