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請問有誰知道NUVI350最短時間規劃的邏輯?

最近在使用350!雖然是經常走的路線

但是還是會拿他來規劃最短距離或最短時間來對照平日自己的駕車習慣

如果是最短距離(不算羊腸小徑,狹窄巷弄)還算合理

但是最短時間....都會讓我疑問!到底他的規劃理由是何邏輯?

有時都把我指引到花了更多時間的路線!!!
我覺得啦~
最短距離和最短時間,或許都只是增加噱頭罷了
基本上導引系統不會幫你考慮紅綠燈和車流量及通勤時間塞車等現實因素
其所模擬之最短距離顧名思義,即係以總交通距離之最短為條件做規劃
既然距離最短,那不考慮現實因素的情況下~不就等於最短時間~
距離/速率=時間
如果我是規劃程式的設計者,我能變的花樣只有從速率下手
幫你找出所有路線總和時速上限最高者,就是最短時間了
但是如果最短時間,距離卻不是最短~那就有可能反而花更多時間~
garrykuo wrote:
如果是最短距離(不算羊腸小徑,狹窄巷弄)還算合理


最短距離條件很明顯, 就是距離最短.

garrykuo wrote:
但是最短時間....都會讓我疑問!到底他的規劃理由是何邏輯?
有時都把我指引到花了更多時間的路線!!!


最短時間就是個大學問了, 如何走的快. 這問當地的老牌計程車司機最清楚.
目前的規劃引擎都以道路速限或者更好一點用道路平均速度以及路段距離做為加權運算.

但是這裡有三個盲點, 讓你覺得花更多的時間:
1. 交通路況擁擠
2. 紅綠燈數量多
3. 中間有捷徑

反正機器是死的, 人是活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路線比較好, 當然照自己的路線...
往往次級道路比主要幹道還好走, 很多路況連人都搞不定, 所以開車順順開, 差個幾分鐘都是正常的啦.

話說我同事上次從彰化到台中, 硬是要從國道2北上接國道4再切回國道1到台中. 他說這樣比較快
也有同事只會走他認識的道路, 其他不熟的都不走, 繞的更嚴重.

所以對不熟的人猶如神兵利器, 對熟悉路況的人, 猶如廢物一般. 因為人會因時因地再加上經驗法則以及新聞時事, 而會閃避路況. 就像是投文字D裡面, 秋名山的下坡道誰能贏的了拓海? 有呀~他老爸.
請善用中間點,中間點很好用。可以改變路線,走妳想要走的路(盡量)。
最短時間的規劃方式:沒錯的話應該是選擇到目的地間各路段速限最高者,依距離/速度=時間,每段路最短時間的總和即為其規劃的方式,所以也許是繞遠路,但卻可以較快到達目的地,不過此規劃方式並不考慮實際車流路況...
好吧!!簽下去了...
我的經驗, 我都設定最短時間

從高雄往北走, nuvi 350一定規劃 2高.....可是二高南部繞好遠=.=|||

去墾丁也是,,,,nuvi 叫我走三角形的兩邊...=.=|||

由此看來, 首要條件就是快速道路和速限吧

個人覺得Garmin圖資最短時間的邏輯
是依據圖資中針對路權的等級所計算出來的
如以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省道、縣道等時速順序
我現在把NUVI350定位在區間機使用,也就是短程、都市裡使用(用sirf3晶片接收感度好)。而長途我就會使用2610因為她有航線規劃,而最近我又體會到中間點的好用之處,就是能夠設定妳想從哪條路去走比較快(自己判斷哪條路線路況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