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原有的GPS接收器,接收能力已經開始退化
想說既然要買接收器,乾脆買mobile 10 XT,還可擁有聞名已久的garmin導航軟體
不過幾天使用下來,發現兩個比較麻煩的問題
1.自家點無法設定,每次設定好自家點後,程式關閉再打開
要導航到自家點時,程式又會顯示你還沒設定,但在喜愛點裡頭會看到剛剛設定的自家點
有人和我發生同樣的問題嗎?目前要導航回家只能從喜愛點,沒辦法用自家點導航
2.預定到達時間估計的太過理想化,XT估計的到達時間,大概要開救護車才可以準時達到
(這原本不是啥問題,反正那時間只是參考用,papago的更沒參考性,倒是TOMTOM挺準的)
問題在於,那個時間多寡,是程式規劃路徑在參考的
如果程式估計的時間偏差太大,所選擇的路線就會不夠理想
基本上,garmin xt 在一般平面道路,會估計1分鐘走1公里
他當作你可保持時速60,定速巡航(高速公路的話,可能當作你可以時速105,115定速巡航)
重點來了,如果要到一個地方,從A交流道下去 要穿過市區,走6公里
從B交流道下去,則只需2公里就到,但B交流道比A交流道遠11公里
則程式會認為,6分鐘的市區道路只需6分鐘就夠了,
而11公里的高速公路(6分)+2公里(2分)的市區道路
會比市區6公里(6分)慢,所以他會規劃從A交流道下去
事實上,就算不怎麼塞車,市區道路6公里起碼有10幾個紅綠燈
能在15~20分鐘內走過就偷笑了,哪可能那麼理想可以時速60定速巡航通過
也因為他對一般道路設定的太過理想,導致有時都會捨快速道路走一般道路,或者是提早下交流道
我從台中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應該從彰化交流道下,稍微勾回來,路途遠一點但比較快
結果程式規劃從王田交流道下,再穿過彰化市到彰基,距離是比較近啦,但時間多出很多
去台北也是,從2高要去世貿,最方便的當然是國三甲切到信義快速道路,終點就在信義路
不然也從安坑下,切環河、水源快速道路過去,結果程式居然要我從中和交流道下,
然後穿過中和、永和進台北市-__-,害我以為那裡有啥捷徑,結果在市區慢慢爬了老半天
這點tomtom就比較好,其實兩者的邏輯差不多,高速公路、快速道路這部分是差不多
差別在於,TOMTOM的一般道路,他是假設你可以時速20~30,定速巡航
這至少和實際情況相比,不會偏差太大。所選擇的路徑自然會合理一點
期待改版後能將一般道路的設定速度降低,不然只要走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會繞遠路
程式就不想走,這也很麻煩。
wfelix wrote:
1.自家點無法設定,每次設定好自家點後,程式關閉再打開
要導航到自家點時,程式又會顯示你還沒設定,但在喜愛點裡頭會看到剛剛設定的自家點
有人和我發生同樣的問題嗎?目前要導航回家只能從喜愛點,沒辦法用自家點導航
自家點設定蠻簡單的,有4個方法
1.使用Mapsource設定[自家點]名稱後,再上傳.
2.Mobile XT的自家點中去設定,當然住家不是位於三大都會區,是很難用地址方式來設定,若無法找到正確位址(門號),請使用3的步驟.
3.請於瀏覽地圖移動方向鍵點選建立正確位置,然後至Mobile XT的[管理]>[管理我的資料]>[喜愛點]中,將剛剛建立的喜愛點名稱更名為[自家點]即可.
4.使用GPS定位方式建立.
個人認為像您已經知道的路,就照自己常走的路徑去走,就別管PND所規劃的路徑了吧!
畢竟會買PND的人,最主要的用途是要讓自己哪一天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還能順利的到達目的地,別讓費時間和油錢來找路,這不就是我們買PND最大的用意嗎?
雖然去路不熟的地方時PND所規劃的路徑或許在熟路的人眼裡看起來會比較繞遠路,
但對於我們這些不熟路的人來說,其碼它還是能正確的帶你到達目的地不是嗎?
總比浪費時間和油錢找路,問路人甲乙丙丁,或是邊開車邊埋首看地圖還要好多了吧?
所以說囉!該何時使用PND?該怎麼使用PND?就靠自己的衡量了。
千萬要永遠記得一點,身邊的這些電子產品,它們的定位是「輔助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