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輕巧便攜為主打特色的 Acer Swift 系列筆電,在今年為消費者帶來全新入門款的 Swift Go 系列,並推出搭載 14 吋與 16 吋 OLED 顯示螢幕的機型,本文將為各位實際測試的 Swift Go 14,以 1.32Kg 的機身重量與 14.9mm 的機身厚度,提供給消費者輕巧好攜帶的機身設計,同時內建第 13 代 Intel Core i5H 處理器、16GB LPDDR5 記憶體、512GB PCIe 4.0 SSD 儲存裝置等硬體規格配置,這款全新的 Swift Go 14 當然也獲得 Intel Evo 認證,並具備 Intel Unison 功能,能在效能與電池續航力間獲得良好的平衡。

Acer Swift Go 14 採用鋁合金金屬打造筆電機殼,並用上陽極處理抗氧化,表面則為精密噴砂藉以強化硬度,上蓋與軸承則採用鑽石切邊工藝,提供視覺上的簡約流線質感,整體來說,Swift GO 14 的筆電外型延續 Acer 過去的風格設計,並沒有太過明顯的變化,或許看起來有點老派,不過也算是中規中矩的設計。
- 筆電前端
- 筆電尾端
- 右側 I/O
- 左側 I/O

筆電底部則可以看到一體成型式底蓋,除左右兩側的喇叭開孔外,上方也具備長條形的散熱進風孔,在硬體的後續升級與擴充部分,Swift Go 14 雖無法針對記憶體部分進行擴充,但提供兩個 M.2 SSD 插槽讓使用者能進一步擴展儲存空間。而這款筆電則使用支援多種冷卻模式的 TwinAir 冷卻技術,透過內置的雙風扇與雙銅質熱導管,加上進氣鍵盤配置,能提供更好的散熱效率。
- OLED 顯示螢幕
- 螢幕解析度
- 螢幕測試
實際使用 X-rite iDisplay Pro 專業校色儀進行顯示色域覆蓋範圍的測試,在標準預設的顯示模式下,測得 100% sRGB、95.7% Adobe RGB 與 99.5 % DCI-P3 的色域覆蓋範圍,與官方提供的色域範圍規格僅有 0.5% 的差距,算是相當不錯的色域覆蓋範圍。
- 筆電 C 件
- 鍵盤背光
- 觸控板
鍵盤下方的 OceanGlass 觸控板,則是使用環保的混和塑膠聚合物材質製成,實際使用的觸感與一般玻璃材質的觸控板相同,支援手勢操作與多點觸控功能,不過比較可惜的是觸控板的尺寸偏小,建議可以加大其尺寸來滿足時下的設計主流。
- USB-C 電源供應器
- 變壓器重量
- 筆電本體重量

Acer Swift Go 14 (SFG14-71-54EW)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Home
處理器:第 13 代 Intel Core i5-13500H 2.6GHz(18M 快取記憶體,最高可達 4.70GHz)
顯示晶片:Intel Iris Xe Graphics
儲存裝置:512GB M.2 PCIe Gen4 NVMe SSD(額外 M.2 SSD 插槽可擴充)
記憶體:板載 16GB LPDDR5
顯示螢幕:14 吋 OLED / 16:10 / 90Hz / 鏡面 / 2880 x 1800 / 色域 DCI-P3 100% / 亮度 400 nits / Adobe 100%
I/O 埠:
2x USB 3.2 Gen2 Type-C(Thunderbolt 4)
2x USB 3.2 Gen1 Type-A
1x HDMI 2.1
1x 3.5mm 複合音源插孔
1x Kensington Lock 防盜鎖
1x Micro SD 記憶卡插槽
通訊:802.11ax2x2 MU-MIMO Wi-Fi 6E / 藍牙 5.1
電池:65Wh
尺寸:312.9 (W) x 217.9 (D) x 14.9 (H)mm
重量:1.32Kg
處理器效能測試:
- 處理器資訊
- 處理器效能
- Geekbench 5 處理器效能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內建板載 16GB LPDDR5 記憶體配置,並採用雙通道架構,未能提供額外的擴充記憶體升級算是比較可惜的痛點。在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55141 / 69974 / 60131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是 91.1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讀取 495.34 / 225.83 / 330.92 G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4.8ns,在多工處理的效能表現上也還在平均水準。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 硬碟讀取效能
- PCMARK 10 硬碟效能測試
繪圖效能測試:
- 繪圖晶片資訊
- 3DMark Night Raid 效能測試
- Geekbench 5 OpenCL 測試
- Geekbench 5 Vulkan 測試
筆電綜合效能測試:

在筆電綜合效能測試部分,同樣使用 PCMark 10 測試軟體的 Modern Office,這個測試環境包含瀏覽網頁、視訊會議、應用程式開啟、文書處理、圖片及影像簡單編修等工作負載的循環測試,這款 Swift 3 OLED 最終獲得的效能表現為 5,878 分,效能等級排名則比辦公室平板的效能平均要高。而從測試結果並不難發現,這款筆電較為適合用來應付日常文書作業,簡單的照片編輯與網頁瀏覽等使用,像是影像渲染這類需要運用到大量圖形運算需求的話,就顯得有點吃力。
電池續航力測試:
- 鋰電池資訊
- 電池續航力
- 充電時間

本次測試的 Swift Go 14 雖說是 Acer 今年才推出的全新便攜筆電機種,但從外型設計、硬體規格到 I/O 埠等軟硬體配置上,讓我想起去年底測試過的 Acer Swift 3 OLED,當然要比較這兩款筆電的差異,在筆電厚度上,Swift Go 要來得更為薄型一點,同時重量上也更為輕巧,同時也提供額外的 M.2 SSD 插槽供後續的擴充升級使用,加上將電源輸入插孔改為 USB-C 埠充電,更能確保穩定且快速的充電速度表現,最後提升電池額定電量,帶來將近 10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表現,也解決 Swift 3 OLED 在使用時間上的不足。不過比較可惜的是 Acer Swift Go 14 並未提供 Intel Core i7 處理器的機型,要在更大尺寸的 Swift Go 16 才可購入,這對於效能的表現上確實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如果你是想找一台能長時間使用,且攜帶方便的文書工作與娛樂機種,這款 Swift Go 14 確實滿值得列入可輕鬆入手的超值機種考量。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