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er 在今年初的 CES 大展上發表的全新薄型電競筆電 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終於在一年一度的 Acer Day 2025 正式開賣,這款機身厚度不到 18.9mm 的薄型電競筆電,卻搭載最高 Intel Core Ultra 9 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 筆電 GPU、32GB DDR5 雙通道記憶體,以及 1TB PCIe Gen4 SSD 儲存裝置等規格配置,同時也內建由兩個第 5 代 AeroBlade 3D 刀鋒速冷與液態金屬散熱膏所組成的全新散熱系統,搭配 16 吋 2560 X 1600 解析度的 OLED 電競規格顯示螢幕,以及 4 區 RGB 鍵盤背光等電競元素設計,讓這款筆電在強化攜帶行動性之餘,更能保有優異的效能表現。
Acer 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 規格(PHN16S-71-90TD)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9 processor 275HX(24 核心,2.7 GHz 至 5.4GHz,36MB L3 快取記憶體)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 筆電 GPU with 16GB GDDR7 VRAM(支援 DLSS 4、全光線追蹤、神經渲染技術與 NVIDIA BLACKWELL MAX-Q)
記憶體:32GB DDR5(雙插槽/最高 64GB)
儲存容量:1TB PCIe Gen4 NVMe SSD(雙插槽)
顯示器: 16 吋 OLED 鏡面顯示螢幕(WQXGA 2560×1600)、60-240Hz 更新率、1ms 反應時間、100% DCI-P3 廣色域、400 尼特亮度
散熱系統:第五代 AeroBlade 金屬雙風扇與液態金屬散熱膏
電池容量:76Whr
無線及連接埠:Killer Ethernet E3100G、藍牙5.4、Thunderbolt 4(USB-C)、USB-C 3.2 Gen2、USB-A 3.2 Gen2x2(含關機充電)、USB 3.2 Gen 1x1、HDMI 2.1、microSD。
尺寸: 356.78 (W) x 275.5 (D) x 12/18.9 (H) mm
重量:約 2.3 公斤。
作業系統:Windows 11家用版
官方售價:69,900 元

在外型上,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 延續近年 Predator 系列電競筆電的設計語彙,以霧面黑色配色塗層,搭配擁有 RGB 燈效的 Predator Logo,展現其一貫地低調電競風格。
- 筆電前端

- 筆電尾端

- 磨砂質感飾板

- 右側 I/O

- 左側 I/O

- 顯示螢幕

- 螢幕解析度

- 視訊鏡頭模組

- 色域覆蓋率測試

- 顯示螢幕詳細資訊

- 筆電 C 件

- 4 區鍵盤背光

- 情境模式切換按鍵

- Predator Sense 功能按鍵

- 筆電 D 件

- 內部零組件配置

- 鋰電池資訊

- SSD 插槽(1)

- 記憶體與 SSD 插槽

- 筆電本體重量

- 變壓器重量

- Predator Sense 應用程式

- 情境模式設定

- 風扇控制

- Pulsar 燈光設定

- 區域燈光控制

- 全域燈光調整

- 背蓋標誌燈光調整

- 進階設定

而在情境設定選單中,可設定 AC 電源時包括安靜、平衡、效能與渦輪加速四種效能模式,同時還有自動、最高與自訂三種風扇控制模式可選,Pulsar 燈光則可依照不同情境來進行燈光顏色與燈效的設定,同時也分為全域與區域控制,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打造自己的燈光風格。而在進階設定,則為 Acer TrueHarmony 音效模式,提供射擊遊戲、RPG、戰略、電影、音樂、語音、自動與定制音訊共八種聲音模式。
- GPU 操作

- 螢幕設定

- 系統開機設定

- 系統檢查

- 系統監控

- 應用程式中心

- Experience Zone

- Acer Purified 功能設定

Predator Sense 也提供電池、硬碟、記憶體等硬體檢查功能,還有主要硬體的監控頁面,應用程式中心內,則可讓使用者將常用的應用程式或遊戲直接釘選在此處,讓使用者能更快速的開啟常用的應用程式。最後,則是今年新加入的 Experience Zone 體驗區,內含 PurifiedView 2.0 AI 視訊優化與 PurifiedVoice 2.0 AI 語音降噪功能,未來也會增加更多 AI 應用程式供使用者進行體驗。

實機效能測試部分,先來看主要硬體的效能測試結果,在 CPU 處理器的多執行緒效能表現上,均具笨相當優異,X264 與 X265 兩個影音轉檔效能也有超出平均水準的優異效能表現,雖僅內建 RTX 5070 Ti 筆電 GPU,但已經能夠應付大容量的 FHD 影音轉檔與運算需求,不過在 4K 影像轉檔處理上就有一定的限制。至於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表現上,在讀取、寫入與拷貝速度上也相當出色,影響多工處理與流暢度的記憶體延遲時序測試部分,就略顯有些不足,特別是在主要記憶體與L3 快取記憶體的延遲時序部分,如果能分別壓在 100ns 與 20ns 以下,對於多工處理或多視窗瀏覽的順暢度更能有效提升。
最後,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 搭載的是主流的 PCIe Gen4 規格 SSD 儲存硬碟,在循序讀取效能表現上,有著水準以上的讀取速度,但在寫入速度部分就顯得有點差強人意,另在 PCMARK 10 的系統硬碟效能測試中,則獲得 1,782 分的效能分數,平均存取時間則為 92 微秒(µs)、頻寬則為278.621 MB/s。

圖形效能測試部分,在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 16GB GDDR7 筆電 GPU 的幫助下,在 3DMark 的測試軟體中,都有超越 2023 年電競筆電的平均效能分數表現,另外全新的 NVIDIA DLSS 4 與 Intel XeSS 技術加持下,在是否開啟該技術的情況下,分別擁有 4.07 倍與 120.7% 的效能提升。此外,在 UL Procyon 測試軟體中,包含 AI 推論與 AI 圖片生成效能測試內,其透過獨立筆電 GPU 要比處理器或獨顯能提供更優異的 AI 運算效能,其差距最大可來到 127% 的效能增強。特別是在 AI 圖片生成,單張圖片生成的秒數就來到 6-10 倍的平均生成時間差異,也由於 NVIDIA 全新的 Advanced Optimus 與 TensorRT 技術能精準的提供硬體的效能輸出,這也讓使用者在進行 AI 運算或圖片生成時,不需要擔心效率不佳的情況。

接著要來看到的是實機 3A 遊戲效能測試,搭載 RTX 5070 Ti 筆電 GPU 與 2560 X 1600 螢幕解析度及最高 240Hz 螢幕更新率的 OLED 顯示螢幕的 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以各位常見的 3A 遊戲大作來進行效能測試,從實測結果結果來看在對硬體效能有極高要求如《Cyberpunk 2077》、《黑神話:悟空》、《印第安納瓊斯:古老之圈》或《魔物獵人:荒野》等 3A 遊戲中,都有超過平均 60FPS 標準的效能表現,除 NVIDIA DLSS 4 新技術的加持對於效能提升相當明顯外,搭配 2560 X 1600 解析度的螢幕規格配置,也是能有效提升整體遊戲效能的另外一個關鍵,整體來說,對於高階遊戲玩家來說,這款中階效能電競筆電已經具備相當優異遊戲效能表現。
- 待機時CPU/GPU溫度

- 待機時機身溫度

- 測試時CPU/GPU溫度

- 測試時機身溫度

- 散熱風扇運轉噪音

- 鋰電池資訊

- 續航力測試

- 充電時間預估


效能實測部分的最後,還是要來看一下這款薄型化電競筆電的綜合效能,在透過 PCMark 10 測試軟體的 Modern Office 測試環境下,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 獲得的綜合效能分數為 8,607 分,在效能等級排行上,已經大幅超越 2023 電競筆電的平均效能分數,當然也可以看到在常用基本功能、生產力與數位創作內容等都獲得相當優異的效能表現,且在各不同模式都有中高階以上的效能水準。

總結一下本次實際測試與體驗這款全新的 Acer 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 電競筆電,雖説並非首次看到這款筆電,但在實際上手後還是對其薄型化的機身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近年 Acer 的 ID 設計持續年輕化與走在主流視覺的道路上,也讓全新的 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 擁有更為簡約且時尚的外觀設計,不過在薄型化的機體下,這款電競筆電在重量上還是無法壓在 2Kg 以下,這點倒是讓我覺得有點可惜,或許在未來晶片製程更進步後,能解決這個重量上的限制吧~
在薄型化的筆電機身下,Acer 為這款筆電帶來了中高階的硬體規格配置,包含最高 Intel Core Ultra 9 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 筆電 GPU 兩大核心規格,另也保留後續擴充與升級空間的記憶體與 SSD 儲存裝置等配置,也能提升筆電的產品使用年限,唯一比較需要優先擴充的就是 SSD 硬碟部分,原本配置的 1TB 容量在現今多媒體檔案與遊戲檔案都很巨大的情況下,確實是不太夠用,至於記憶體部分就看個人是否有高度的多工處理需求再來決定。
從實機的效能測試來說,這款 Predator Helios Neo 16S AI 電競筆電,可以算是標準的中高階效能筆電機種,不僅在 CPU 與 GPU 的運算效能超越平均水準外,進而也幫助到圖形運算、AI 運算效能與遊戲圖形運算效能的表現,且雖然是被定位在電競筆電的產品線,但依舊能滿足日常工作與 AI 模型運算的使用需求。不過稍微可惜的是,其在綜合使用的續航力表現不到 3 小時,對於有行動工作需求的使用者來說就相對吸引力叫為薄弱許多,但整體來說,還是一款符合市場主流且價格算是合理的電競筆電產品。
▊福利社



















































感謝分享&介紹,產品跟md都很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