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707051 wrote:
關於SSD (快閃記...(恕刪)
其實SSD能真正走進市場也是這一兩年的事...
還很難驗證它的可靠度...
不過事實說明一切, 光看保固期就可以推出真實的結果了..... 2年對上3~5年...
超過五年不壞的硬碟比比皆是, 但SSD嘛.... 可能蠻稀有的....
記憶卡倒是可能, 但大量操資料的SSD恐怕就.....
硬碟產業已經相當成熟, 能剩下來的都有相當的水準, 大家技術能力也相差不大..
誠然在電腦零件裡, 硬碟是最不可靠的零件之一....
但是比起SSD, 似乎還是佔很大的上風...
當然我相信SSD追得一定很快, 畢竟現在正處於拓展期....
只是要穩定到硬碟的水準, 是還要一定時間的..
2005年不是三星放話硬碟已死, 三年內搞定HDD.. 現在恐怕再三年也搞不定...
原因嘛, 我想硬碟博土說得蠻有道理的.....
技術, 資金投入, 產能等都是問題, 當然有人會說那博土是硬碟業, 可能論點不夠公允...
但是小弟以為他說的大抵合乎目前的產業型態及發展, 至少可信度不輸給很會放話那個三星.....
也比放話說四月會買不到記憶體那位大老闆還可靠....
先以讀寫次數較少的 MLC 來說的話,
目前大廠設計推出的 SSD 大都有"平均讀寫"技術,
即是確保 SSD 裡的 flash 中的每個 cell 都被完全使用到,
假設一個 cell 只能讀寫 3,000 次,
以一個 8GB 的 SSD 來說,
全部的可讀寫容量為 8GB x 3,000 = 24,000 GB,
即使在 Windows 系統下,
一些數據仍顯示:
"每天使用8hr以上(非專業 download)"
"每天開機"
"8GB SSD (MLC) 仍可使用 2 年以上"
這是一種"以空間換取使用時間"的做法,
當然 16GB 或以上的容量當然使用壽命就更久了
而且 flash 的所謂"可讀寫"次數也可解釋成"可擦寫次數",
當這個 cell 最後一次被"擦寫"之後,
就變成"已經最後固定且不能再被改變",
跟所謂的"壞軌"情況又不同.
所以當 SSD 的壽命接近結束時,
使用者會發現"可使用空間"愈來愈小 ( 這就相當於一般硬體快要掛掉前會有的前兆... )
而不是"突然"的就整個掛掉 ( 那又是屬於另一種情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