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這個是內箱,外面印了超大的TUF GAMING的字樣。

TUF GAMING的圖案,之前查詢的時候發現主機板的部份也有這個系列。

上蓋的部份,是鐵灰色的,搭配一些線條的感覺,我選的是金色燈光的版本,不過還沒開機看不到燈號。

從機身的前面拍照,看起來很穩重,而且上蓋的感覺會隨著角度有點不同的光澤。

這一邊拍的是擴充的部份,有耳麥孔、USB孔、HDMI孔、網路孔、電源孔。

後面的話是出風口的地方,可以看到兩個散熱孔,用了類似汽車的進氣壩的線條設計。

把上蓋翻起來之後,上蓋的線條肌肉感就更明顯了,遠遠看到辨識度很高。

原本以為17吋的機子應該會很大台,可能因為窄邊框的關係,整個機子看起來跟15吋的感覺差不多,這個角度是從側邊拍鍵盤跟螢幕的感覺。

太久沒買新的筆電了,開機安裝的過程有點不太熟悉,敘述一下過程:新的筆電用Window 10第一次開機時,會要求選擇地區語言、鍵盤輸入、無線網路、登入帳號名稱等等,輸入完成之後稍等一下,就可以進入開機主畫面了。

第一次開機完整之後就進入這個畫面,預設有TUF GAMING的桌布,還有會員註冊、驅動程式自動更新等等功能,可以花一點時間註冊,機器保固的時候也比較沒有爭議。另外提一下,保固最好要保留購買的發票,或是至少影印保留起來,這應該稍微爬文一下都可以看到相關討論。

螢幕正上方有麥克風跟網路攝影機,現在麥克風都是陣列式的了,用FB、SKYPE、LINE都可以聊天。

螢幕下方則是華碩的LOGO,可以看到螢幕的下方也有碳纖維感覺的設計跟髮絲紋路。

馬上換成自己喜歡的4K解析度桌布,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張圖應該可以看到窄邊框的感覺,17吋搭上窄邊框,真的整個螢幕的可視空間大了很多,而且IPS螢幕的可視角也好很多,老筆電是TN的螢幕,比較死白,IPS溫潤很多。

鍵盤這一邊有LED的背光,會用固定的方式呈現RGB的燈光,如果不喜歡可以用快捷按鍵關掉,也可以調整高低亮度。電源是在右上角,然後有標準大小的十字按鍵,打BBS的話就不怕上下鍵太小。

WASD的部份有用特殊按鍵標示,按鍵的行程我自己覺得剛好,回彈的力道不會太差。

數字按鍵的部份也是全尺寸的,不過私心覺得如果移除數字鍵盤的部份,整個配置應該可以有不同的感覺。

螢幕轉軸如果把螢幕全開的話,大概是這個樣子,雖然沒辦法完全躺平,不過使用上影響不大。

機身底部也有散熱開孔的設計,這邊也看得到散熱開孔的出風處。

角度低一點的話就看得更清楚了,出風口的面積還蠻大的,有兩邊。
RGB LED背光鍵盤
剛剛有提到鍵盤的燈光效果部份,放一個影片連結給大家參考。
測試一下遊戲
遊戲測試的部份,用最近出的Call of Duty Black Ops 4,本來看要一兩千,這幾天多人遊戲899特價中,腦波一弱就買了...
最後呢,列一下硬體規格的部份:
CPU:Intel i7-8750H
DRAM:DDR4 2666 8GB
SSD+HDD:1TB/8G SSHD + 256G SSD
VGA:NVIDIA GeForce GTX1050Ti 4GB
LCD:17.3" FHD IPS 1920x1080 薄邊框螢幕
Wireless:802.11ac、Bluetooth 5.0
重量:2.7 KG (包括電池)
OS:Windows 10 64bit
保固:2年全球保固 + 首年免預付完美保固
一點心得
如果說FX705GE的優點的話,應該就是整個窄邊框的感覺了,除了機身跟15吋沒什麼差別之外,整個螢幕的畫面表現非常不錯,可能是因為老筆電用久了吧,從13.3吋一次升級到17吋真的感覺差很多。遊戲跑起來的時候也沒什麼大問題,現在遊戲優化都跟NV綁得很緊,用GeForce Experience跑過一次之後流暢感會更好。自己家裡網路用的是UBNT Unifi AC-Lite的Thin-AP,網路速度也可以到AC的速度,在遊戲內的延遲也不會高,不需要額外調整設定,整體機器的表現算是讓人滿意。
最後補上一張上蓋金色燈光的畫面,如果在比較暗的地方效果會非常明顯。

開箱的過程有點急急忙忙的,在能力範圍內大概都幫大家拍了,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地方都可以再問,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