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全新的筆電外型設計,ASUS 也針對外盒重新進行了設計,將 ROG Strix SCAR III 的全新機身設計特色都印在外盒上,包含雙紋理設計、RGB 環繞燈光等都包含在內。打開外盒後,也可以發現包裝設計的巧思,隨著上盒蓋的開啟,筆電本體也會隨之升起,讓使用者更好取出。
- 外盒包裝
- 內盒包裝
- 隨機配件
- ROG 15 吋背包

- 變壓器與電源線
- 變壓器規格
- 重量實測

在裝有使用手冊的盒子內,我們還可以找到這次 ASUS 特別設計的 ROG Keystone 鑰匙,與具備掛勾的專屬鑰匙座,ROG Keystone 鑰匙並非是用來啟動筆電,具備 NFC 近場通訊技術的 ROG Keystone,可讓玩家儲存筆電的個人設定,包含 RGB 燈光效果與隱藏磁區等,都包含在個人設定中,至於 SCAR III 提供的是黃色款式,同胞兄弟 Hero III 則為紅色款式。
- 使用手冊與 ROG Keystone 鑰匙
- 專屬鑰匙座
- ROG Keystone 鑰匙
- 筆電 A 件設計
- 散熱進風孔
- 機身尾端
- I/O 埠配置
- 右側 I/O 埠
- 左側 I/O 埠
- 底蓋設計
- U 型燈條
- 15.6 吋顯示器
- 螢幕解析度
- 鷗翼型轉軸
電源啓閉按鍵則位於右上方,鍵盤背光則為 RGB 單點設計,下方的空白鍵也特別加大,並提供獨立方向鍵,不過方向鍵的按鍵顆粒較小,在使用上要花點時間找尋手感。ASUS 在 SCAR III 的鍵盤上,採用了 OverStroke 技術,讓每一顆按鍵都能用相同力道就可啟動,不會有手感不一致的情況。
- 筆電 C 件配置
- 獨立功能按鍵
- 右側功能按鍵
- 觸控板(觸控模式)
- 觸控板(虛擬數字鍵盤)
- ROG Keystone 鑰匙
- 磁吸吸附設計
搭配 ASUS 會員的帳號密碼,就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重新設定,
實際測量 ASUS ROG Strix SCAR III 含筆電的機身重量為 2.33Kg,不含底部防滑橡膠墊的厚度則約為 24.78mm,整體來說並不算是以輕薄為主打的筆電機種。
- 筆電重量
- 筆電厚度
-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
-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
- 手動超頻設定
- ROG Keystone 配對設定頁面
- 登入 ASUS 會員

最後來看到 ASUS 提供的 ROG GameVisual 應用程式,可讓使用者根據不同使用環境來進行顯示模式的設定,至於 Sonic Studio III 應用程式,則是針對音效模式與錄音品質,進行相關設定的軟體,使用者也可以開啟 Sonic Radar III,將聲音轉換成圖像,在玩射擊遊戲時更容易辨別敵人的位置。
- GameVisual 應用程式
- Sonic Studio III 應用程式
ASUS ROG Strix SCAR III(G531GW) 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0
處理器:Intel Core i7-9750H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70 with 8GB GDDR6 VRAM
記憶體:16GB DDR4 2666MHz
顯示螢幕:15.6 吋 IPS 顯示螢幕(Full HD/240Hz、3ms)
I/O 埠:3x USB 3.1 Gen1 (Type-A)
1x USB 3.1 & DP 1.4 (Type-C)
1x HDMI 2.0
1x 3.5mm 複合音源插孔
1x 電源輸入
1x RJ-45 網路插孔
網路連線:802.11ac 2x2 Wave2 WLAN,支援 RangeBoost 技術
機身尺寸:360( W )x 275( D )x 24.9( H )mm
機身重量:2.57Kg
小編這次拿到的 ASUS ROG Strix SCAR III 內建 Intel Core i7-9750H 2.60GHz 處理器,為六核心 12 線程架構,並搭配 12MB L3 快取記憶體,主機板則為 Intel HM370 高速晶片組。記憶體雖採用 16GB DDR4 2666MHz 規格,但卻是單通道架構,顯卡部分,則分別為 Intel UHD Graphics 630 與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with 8GB GDDR6 顯示卡。

處理器效能測試:
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493.1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3531.3 分,CINEBENCH R20 的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為 466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2,597 分,而在 X264 影音轉檔效能上則獲得 39.8FPS的效能表現。

快取記憶體與記憶體效能測試:
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21106 / 19477 / 21246 M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為 62.7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305.65 / 212.98 / 271.39 G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1.2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ROG Strix SCAR III 內建 Intel M.2 NVMe PCIe 3.0 x4 SSD 固態硬碟,儲存容量為 1TB。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為 1842 / 1755 MB/s,TxBench 效能測試中,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獲得 1791.802 / 1730.750 MB/s 的效能表現。至於快速開機速度則為 29.796 秒。硬底的讀取效能沒有預期中的出色,連帶著開機速度也受到影響,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 硬碟資訊與效能
- 開機速度測試
圖型效能測試:
SCAR III 內建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with 8GB GDDR6 獨立顯示卡,在 3DMark Fire Strike 三種測試模式下,分別獲得 16,465 / 8,766 / 4,569 分的效能表現,效能等級排名均位於 4K 遊戲電腦之後。小編也使用 3DMark 中的兩個 DX12 測試環境模式進行效能測試,首先看到 3DMark Time Spy 模式下,得到 7,041 分的效能分數,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獲得 3,270 分的效能分數,效能等級排名則與上方測試結果相同。至於全新的 3DMark Port Royal 模式,則有 3,978 分的效能表現。
- 3DMark Fire Strike 效能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效能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效能
- 3DMark Port Royal 效能
- 3DMark Time Spy 效能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效能

另一款《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軟體中,小編也採用與上方相同的測試環境設定,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下,得到 4,626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110.6fps 的效能表現。

最後一款則要來看到《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小編則分別使用 1080P Extreme 與 4K Optimized 兩種模式進行測試,在 1080P Extreme 測試模式下,獲得 4,403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32.94fps 的效能表現;而在 4K Optimized 測試模式下,則有 5,810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43.46fps 的效能表現。
-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1080p)
-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4K)
-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Full HD)
- 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4K)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在實機遊戲效能測試中,第一款遊戲為《戰地風雲 5》的實機遊戲,小編是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下,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RTX DLSS,同時將遊戲畫面品質設置在最高的設定下進行,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56.2fps。

接著看到的是《刺客教條:奧德賽》的實機遊戲,小編同樣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下,關閉垂直同步,並將畫面品質與特效設定在極高的配置,所測得的效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47fps。
- 《刺客教條:奧德賽》顯示設定
- 《刺客教條:奧德賽》畫質設定
- 《刺客教條:奧德賽》效能表現
- 《極地戰嚎5》顯示設定
- 《極地戰嚎5》畫質設定
- 《極地戰嚎5》效能測試
- 《榮耀戰魂》顯示設定
- 《榮耀戰魂》畫質設定
- 《榮耀戰魂》效能表現
- 《火線獵殺:野境》顯示設定
- 《火線獵殺:野境》畫質設定
- 《火線獵殺:野境》效能表現
散熱效能測試:
系統穩定度測試部分,小編在是高效能電源管理與 Turbo 效能模式下進行,散熱風扇模式則同樣設定在 Turbo 模式,使用的測試軟體分別為 FurMark 與 Prime95。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溫度平均為 47 度,耗電瓦數平均則為 12.65W,而 GPU 溫度則為 45 度。透過 Flir 的溫度測量儀器,實際測量筆電機身溫度,在待機狀態實,筆電機身最高溫出現在尾端中央偏左處,最高溫為 37.6 度。
- CPU 與 GPU 溫度(待機)
- 機身溫度(待機)
- CPU 與 GPU 溫度(測試)
- 機身溫度(測試)

筆電綜合效能測試:
在電腦綜合效能測試,小編使用 PCMark 10 綜合性測試軟體來進行,在標準的完整測試模式下,這款筆電獲得的整體效能分數為 5,649 分,效能等級排名則超越 4K 遊戲筆電,確實是一款能應付不同類型工作者效能到高校能筆電機種。

總結與心得:
全新的 ASUS ROG Strix SCAR III 電競筆電,採用全新的外型設計,並加入了許多炫彩奪目的燈條設計,完全已經偏向純電競筆電的風格,想要低調的行事的使用者,除了將燈光關掉外,沒有其他的方法。找來 BMW Designworks 設計團隊所打造的特殊轉軸,以及進風散熱系統,也讓 SCAR III 更擁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這部分小編是給予極大的肯定。
SCAR III 在鍵盤配置、具備虛擬數字鍵的觸控板、I/O 端子埠,以及獨家的 ROG Keystone 鑰匙設計上,都算是相當完整的電競體驗,筆電後側電源輸入與支援外接顯示器的 I/O 埠配置,也讓實際使用上更為便利,且不會因為線材而影響實際使用,不過將 USB 埠集中全部集中在左側,則會讓人有點使用習慣上的差異。
在效能表現上,SCAR III 內建標準型的處理器,以及非 Max-Q 架構的獨立顯卡,從全部的效能測試結過看來,是偏向一款高階等級的電競筆電機種,不論是遊玩市面上的 3A 遊戲大作,甚至專業工作者所需的 3D 繪圖或建模等任務,這款 SCAR III 都能輕鬆應付,當然如果要進行一般文書工作、瀏覽網頁或多媒體娛樂,也是絕對沒有問題!如果你不是時常需要帶著筆電到處跑的使用者,又喜歡高調的電競元素外型設計,這款 ASUS ROG Strix SCAR III 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
看完本篇獨家測試報導文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 ASUS ROG Strix SCAR III 的觀點,任何看法或評價皆可,只要回文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回覆的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本次的贈品為 ASUS ROG 長型運動毛巾,共 4 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 2019 年 7 月 19 日 24:00 止,活動結束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各位把握時間參加!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ASUS ROG 長型運動毛巾得獎者: Candieswow
ASUS ROG 長型運動毛巾得獎者: roger671126
ASUS ROG 長型運動毛巾得獎者: henry大
ASUS ROG 長型運動毛巾得獎者: Coupes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