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陣子沒來,最近板上好像很熱鬧,某人被水桶了,可能大家也比較清靜一點(笑)。
從宅爸開始發文以來,信箱裡面常收到一些詢問的信件,大多是跟「宅爸你推薦買什麼機種?」或是「宅爸,什麼時候入手筆電比較划算?」之類的訊息,一晃眼又到了年末,收到這些訊息的數量越來越多,加上有朋友提到宅爸一直沒更新ROG的機種,這邊說聲抱歉,因為宅爸還是有正職工作在,忙起來的時候就比較少來發文。但現在有空,就想一口氣把接下來的趨勢變化,稍微分析一下,同時也更新一下之前ROG的機種清單,希望大家年底、過年前採購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之用。

年底沒案子,人都閒到快散掉了…
「推薦什麼機種」跟「什麼時候入手比較划算」,這兩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是個大哉問。怎麼說呢?依照科技業習慣操作的時間點來看,年底通常都是新舊機種轉換的時機,畢竟產品從Computex之後,機種已經賣了大半年,不推出點新東西,似乎沒辦法創造一個消費的節奏(就像雙11,雙12一樣,原本就是不存在的購物檔期)。所以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常會看到「小改款」的產品上市,同時搭配著促銷與新產品的消息一同出現,目的就是為了刺激消費,這個時候通常也是優惠比較多的時候。該如何做最佳的選擇呢?宅爸個人建議,還是先從市場的變化看起。
Intel推出第10代處理器,筆電市場依然領先
Intel跟AMD在桌上型市場的大戰打的正火熱,如果稍微有研究點處理器的新聞,最近一年以來,AMD在桌上型處理器可說搶盡了市場上的鋒頭。由於採用了新的7nm製程跟新的架構設計,不僅一般日常使用,遊戲部份的表現也相當不錯,被網友認為CP值非常高的選擇。不過專注於桌上型市場的同時,AMD在筆電這一塊則是表現平平,Intel為了鞏固市場,近期搶先推出第10代處理器,持續搶佔筆記型處理器的領導地位。在先前的8、9兩代筆電處理器中,Intel在功耗跟效能上的表現還是領先AMD。

延續到第10代,雖然跟前面兩代一樣採用類似的製程技術,不過在規格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更新,如果要選新的筆電,先認Intel的9代、10代處理器,依然最簡單的原則。想要漂亮價格,就選9代,想要搶新,那自然就是選第10代處理器,這邊也期待AMD在筆電市場可以急起直追一下。
NVIDIA小幅更新筆電產品線
NVIDIA雖然在筆記型電腦GPU上穩居龍頭,不過絲毫沒有打算停下腳步。根據外電報導,最近一次有可能的更新,應該是落在2020年3月GDC遊戲開發者會議上,將一口氣推出GeForce RTX 2080 SUPER 、GeForce RTX 2070 SUPER、GeForce RTX 2060 SUPER、GeForce RTX 1650 SUPER等後面掛上「SUPER」字樣的新版筆記型用GPU。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除非是型號上的大幅調整,不然同架構的產品線更新,只能算是小幅度的推進,對於效能的影響不會太大。宅爸也不是神,只能跟大家說:不用追新,時候到了看完評測再買都還來得及。
另外就是,為了怕大家不知道現在筆電用GPU的等級,底下也順手抓張圖給大家看一下現在買得到的筆電顯卡大概等級怎麼區分:

資料來源:notebookcheck.net
現在是入手筆電的好時機嗎?
如果真要問宅爸「什麼時候是入手的好時機」,宅爸只會說「有需要用到的時候,都是好時機」。真要說差異,只在於有沒有「買貴」、或是「買到不符合自己需求的機器」。因為簡單瀏覽一下宅爸自己收訊匣內的訊息,感覺上大部分詢問的人,都沒有做功課、或是對規格也不甚了解,只是想要一個簡單可行、最好非常便宜的方案。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去買,買貴是不至於(畢竟現在筆電真的也不算是非常貴的3C產品),但是買到不合用(基礎效能不足、連上網打個簡單遊戲都有點慢)的筆電,卻是時有所聞。從這樣的立場,宅爸還是列出簡單幾個心法,給大家作為參考。各位朋友不一定要用這方式去買,但是看看對你應該也沒壞處:

要買筆電之前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透過這個簡單的圖表,應該大致上可以分出自己的需求是屬於哪一種。如果是預算導向的話,自然有些東西是要放棄的(像是攜帶性、規格等等)。如果是功能導向的話,宅爸也勸你不要省錢,畢竟吃飯辦正事的機器,多花一點比較不會讓自己用起來難過。
年底採購要注意什麼?
通常到了年底想入手3C,應該都不會錯過「資訊月」的活動。雖然資訊月在宅爸眼中比較像是年底的大拜拜,但如果沒事的話,去現場晃晃、享受一下人氣滿點的感覺,問問價格、網路上比價,再來選購,也是個一種另類的消遣。今年的資訊月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都有舉辦,時間分別如下:
台北:108/12/4~8,世貿一館
台中:108/12/12~16,台中國際展覽館
台南:108/12/19~23,南紡世貿展覽中心
高雄:108/12/26~30,高雄國際會議中心
之前宅爸曾經寫過一篇有關資訊月大拜拜選購的文章,這邊拿出來獻寶一下:
宅爸專欄 - 資訊月大拜拜選購要點
雖然時間過去,不過大原則還是不變:
- 先做功課,看好規格(尤其是型號的部份)。
- 確認自己的需求,做功課也要做對方向,不要見異思遷。
- 看準再殺價,不要被洗單。
- 贈品不是關鍵,不要被小贈品給拐了。
- 找業務層級高的人買,不要找工讀生買。
- 盡量現場交機。
- 記憶體、硬碟這些擴充,最好現場升級一次升級完畢。
- 如果品牌有延伸保固,也可以考慮加購。
- 店頭或是經銷商銷售,如果有推出某些加購服務或是延伸保固,要確認其可行性。
以上的大原則在宅爸之前的文章裡面,都有詳細的說明,建議大家花點時間看一下。打個比方,如果現在想要買新的電競筆電,很多都已經升級成240Hz螢幕,像是ROG的SCAR 3或是GX701之類。走進去展場,如果看到一個超便宜的價格,就急著出手,而去買到144Hz舊的庫存的話(雖然這機率很低,還是要講一下),那做功課這件事就非常重要,不知道差異,基本上連怎麼被洗都不知道,宅爸建議要買電腦的人,還是需要了解一下規格面。
ROG筆電系列主要更新與差異(2019/12月更新)
這個段落是宅爸個人最早整理ROG的系列跟規格的一個總結。其實也有網友希望宅爸整理一些其他品牌的系列,但宅爸之前看其他版的砲火非常猛烈(大概很多經銷商或是廠商駐點之類…),想說在ASUS板就只貼ASUS的東西就好,既然也有人敲碗說ROG都沒更新,宅爸今天就來更新一下。
Intel 9代之後,ROG將產品線做了調整,主要有旗艦G系列、輕薄旗艦西風之神S的GX系列、西風之神M的GU502(只有一台)、主流的G531系列(包括SCAR 3/HERO 3/STRIX G共3款,同時有15、17吋機種)、還有使用AMD平台的FX系列。因為目前ROG還沒更新10代處理器,所以宅爸在這個時間點也只能先整理9代小幅更新的部份給大家參考,如果後面有新消息出來,宅爸再來做更新吧,反正年底也沒案子了(慘)

這樣全部看下來,宅爸發現詢問度比較高的有STRIX G跟SCAR/HERO的機種,其實原因也很簡單,G531這個大系列,幾乎就是主流的規格全包,同時價格也不會貴到嚇死人,所以詢問度高也是正常的。小改款的部份主要都在螢幕更新頻率的升級,從144Hz升級到240Hz,或是頂規300Hz,如果是計畫入手比較高價的機種,就一定要認清楚型號跟綴碼的部份,才不會花錢買到庫存或是發生糾紛。
最後,因為網友敲碗很久了(宅爸自己至少看到三次有人說宅爸沒更新…Orz),宅爸照例還是整理一下目前新機的規格,就給大家當作參考:

以上就是宅爸個人針對年底筆電採購的一些個人看法跟分析,
希望大家喜歡,後面應該就農曆年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