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手的 FA506 正確的型號是 FA506IU, 也是 FA506中最高階的型號, 顯示晶片是搭載 GTX1660Ti, 其他另有更入門的 FA506IH 以及 FA506II 顯示晶片分別為 GTX1650 以及 GTX1650Ti.

打開外盒映入眼簾的是充滿嘻哈塗鴉的 TUF GAMING 貼紙夾在紙板上, 向來給人軍規硬派印象的 TUF GAMING 居然會有這種風格來表現, 算是另類突破.

除了一開始的背包外, 還有使用指南以及一隻 TUF GAMING M5 電競滑鼠, 可與 ASUS 所主導的 AURA SYNC 一起同步燈光變化, 另外也有螺絲及排線, 應該是能夠再額外加裝一個 2.5” SSD 才是, 不然也會特別給予這些零組配件.

這次所配置的變壓器一整個大瘦身, 有別於過往又重又笨像磚頭一樣的變壓器, 雖然體積變得更輕薄, 但仍可以供給 180W 的電力給搭載 GTX1660Ti 的 FA506.

比起前年入手的 TUF FX505GE, 新的 FA506 在外觀上也算是重大升級, 過往的塑料感完全在 FA506 上看不到, 四個角落的六角螺絲搭配表面類似噴砂處理, 又更像是一件金屬盔甲.

上一代的 TUF GAMING FX505DU 首次採用了 AMD R7-3750H, 而這次 FA506IU 在性能上可以說是豬突猛進的躍昇, 雖為平價入門的電競筆電, 但仍採用了性能超逆天的 AMD R7-4800H,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筆電 C 件上的特色貼紙介紹上標示出 M.2 SSD 有 2 個 Slot 可安裝, 若再加上前面所提到可以擴充 1 個 2.5” SSD, 基本上跟時下桌上型電腦的配置還有擴充性沒什麼什麼差距了.

螢幕採用 IPS 144Hz 面板, 官網資料顯示可 AMD FreeSync, 可降低延遲或是撕裂現象, 但以 FA506IU 的配置大多數主流遊戲都能勝任, 只要不開過高的設定, 一樣可以體驗到 144Hz的刷新率.

在細邊框的螢幕上緣仍設置了一組 HD720P 的視訊鏡頭.

電競筆電幾乎都會有的全背光鍵盤, 下方還有一個置中的觸控板, 另外C件上有拉絲, 摸起來相當舒服, 與上上一代筆者入手過得 FX505GE 較有差異的地方就是在觸控板, 這次的左右鍵是實體鍵設計, 點擊上更加明確.

從 WASD 按鈕可了解到兩件事情,
1. 鍵盤按鍵為剪刀腳設計, 按壓回彈也相當軟Q.
2. TUF GAMING FA506IU 也很適合拿來玩吃雞或是其他 FPS 遊戲.

完整保留數字鍵區, 搭配 Fn 可呼叫出其他功能.

在 I/O 排列跟上上一代的 TUF GAMING 一樣也是有替使用者思考過, 例如插著就不動的電源孔 / 網路孔 / HDMI 都往後移, 前面則留常插拔的 USB 與 3.5mm audio jack.

這一代的 TUF GAMING 在後方的散熱孔上有特別加大開孔, 底部進氣也設計成蜂槽狀, 在中間處有兩個類似輻射核能的造型, 算是小亮點.

在進入簡易測試前再來一張帥照, 質感真的沒話說.

首先先開一下CPU-Z, 處理器就是最香的 AMD R7-4800H, 擁有 8 核心 16 線程的變態規格, 同時搭載了 16 GB 的記憶體, 重點可是能跑到 3200MHz 的雙通道配置, 最右邊則是 R7-4800H 自帶的內顯與 NVIDIA GTX1600Ti.

CPU-Z Benchmark
別懷疑, AMD R7-4800H 的性能表現真的是能車過一樣是 8C16T 的 R7-3700X, 若有考慮要換筆電的朋友建議直上 R7-4800H, 可別因為前一代的 R7-3750H 的大特價而入手, 兩者性能差異真的頗大, 不是所有 AMD 都是香噴噴的.

CINEBENCH R20
印象中上一台 FX505GE 的 8750H 跑 R20 能到2400左右已經非常緊繃了, 這是換成 FA506IU 可以說是非常有感的升級, 直接衝破 4200!!!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FA506IU 的記憶體能支援到 DDR4-3200, 記憶體相關的測試項目也非常不錯.

AIDA64 GUGPU Benchmark
雙顯示晶片目前能想到的應用就是開實況玩遊戲, 但實際執行的結果等有空會再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了解一下, 在這邊附上 AIDA64 GUGPU Benchmark 的測試結果.

CrystalDiskinfo & CrystalDiskMark
近一兩年華碩電競筆電大多是標配 Intel 660P M.2 SSD, 這次改用金士頓 OM8PCP3523F-AB, 但網路上 Google 不到相關資料, 從數據表現看起來在讀取端是近逼 2000MB/s, 比過往搭載的 Intel 660P 還要來的好一些.

PerfomanceTest 10.0
老字號硬體測試軟體 PerfomanceTest 已經到第十版了, 在 CPU 的測試項目中一舉突破了 20,000 大關, 實力不容小覷, 但TUF GAMING 屬於入門級電競筆電, 顯示晶片目前最高搭到 GTX1660Ti, 若是 ROG STRIX 或是更高階的 ROG 搭配 2060 甚至更高階的晶片, 實力會更加亮眼.

AIDA 64 CPU PhotoWorxx
FA 506IU 硬體配置相當得宜, 就算今天拿來做相關的影像處理也都是可以勝任的, 從下列排名比較來看 R7-4800H 都明顯勝過上一代的家用桌上型電腦平台了.

不論是無線網路或是有線網路通通都是帝王蟹 Realtek!!
這筆者家中網路是中華光世代 300M/100M, 可以輕鬆跑滿網路上線.

所有大大小小的狀態顯示, 個人化調整, 韌體更新基本上都需要靠 ASUS ARMOURY CRATE, 雖然在 TUF GAMING 上少了實體鍵可呼叫出介面有點可惜, 如果哪天下放給 UF GAMING 系列來使用, 應該就真的是台無可挑剔的平價筆電的霸主了.

情境設定檔這邊自己就設定成三個模式: 上班模式 / 遊戲模式 / 上網看片模式, 可自由關閉開啟 燈控 / Win鍵 / 觸控板 / 風扇模式, 畢竟誰也不想打遊戲打到一半過程中無意間觸碰到觸控板或是 Win 鍵, 那可能會被罵豬隊友XD.

新的 TUF GAMING 所搭載的 AMD R7-4800H 筆者從今年年初就開始期待著, 因為各方面的設計都非常亮眼, 最打中我的點除了效能大躍進外, 那就是外觀設計一整個脫胎換骨, 目前就先快速的分享一下這次的 TUF GAMING FA506IU, 有時間會再針對遊戲效能來介紹, 如果你對這台有哪邊想了解或是有興趣的地方可以留言讓我知道, 筆者會盡量再下一篇心得中一併實測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