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目前相當受歡迎的 ROG STRIX 肯定也是有 17” 機種供使用者選擇,除了以前曾經開箱過,特化於 FPS Gaming 的 SCAR 17,另外也有這次開箱的 G17 系列。
這款 ROG STRIX G17 型號定為 G713,有兩款不同的型號,分別在 GPU、螢幕規格等部分有些不同。這次開箱的為規格較高的 G713QM-0071F5900HX,配有17.3” QHD螢幕,相較之下次一階的款式為 FHD 解析度。
產品外箱:一樣是黑紅色調的外盒,基本設計元素也都是相同的切角配上 For Those Who Dare 標語,不過可以發現 G17 的的元素不是之前看過的點陣,也不是像 G15 G513QM 那樣多樣性的元素組成,這次的使用了 R O G 三字組成的 monogram 作為主要元素。紙箱背面則印有型號等資訊揭露。


本體一覽:這款 G713QM 的配色為日蝕灰,同樣可以看到點陣元素的風道上蓋,以及左側以及狀態燈指示區的 ROG monogram,基本上維持著 ROG STIX 一貫的外型風格。


Back IO 部分:有RJ-45 Lan port、HDMI、USB Type-A、帶有 DP MODE 的 USB 3.2 Gen2 Type-C,以及 DC JACK,一邊的出風口帶有MMVI 羅馬數字:

機身右側只留下出風口、左側配置則是有兩個 USB Type-A,以及 3.5mm Combo 耳麥孔:


本體一覽:ROG Strix 系列的設計元素基本上已經定型,整體布局維持一致,僅因為較大尺寸而加入了完整 NUM PAD 配置,也配置有大尺寸 Touch Pad。


C件同樣印有 ROG monogram,與 A 件的 monogram 會彼此交疊延伸。另外可以看到指示區旁有MIC收音孔:

ROG Strix 招牌轉軸,以及此台機器特色簡介貼紙:


螢幕也繼承一貫的薄邊框設計:

2021 年式 ROG STRIX 的設計,新的開孔加上大塊的止滑塊來說故事。再次說明上頭的故事元素,右下角的數字 18-15-07 06/06 是代表著 R-O-G 英文的排序,以及 ROG 部門的成立年月 2006/06。而在 model number 後的圖騰也正代表著這台機器的型號 713 :



D件導光條:

關燈照:發光的部位有 A件 ROG Logo 、鍵盤,以及D件底蓋



BIOS畫面:基本上維持 ROG 主題配色,提供有限度的開機相關設定


進入系統後按下鍵盤上的 ROG Key 可以呼叫出 Armoury Crate 彈藥箱,提供了各式大小調整、以及底層更新的入口;從基本的系統狀態、電源設定檔,到負責 RGB 燈效的 Aura、Aura Sync,以至於APP商場,或是手機版本的 Armoury Crate,都可以從這邊存取,也提供了AI 降噪針對這兩年疫情時期線上會議的通話需求變多而加入的語音降噪優化功能,與時俱進。









機器的 Aura 燈效部分,G713QM 雖然系統燈效部分比較簡單,不過支援全功能的 Aura Sync,在Aura Sync 就能看到更多的燈效,加上自身與滑鼠等支援配件都可以分區作 Sync 作不同的場景編排。透過AURA Creator 來進行上述的分區場景編排,當然也可以同步其他 AURA 裝置,在畫面內也可以用拖曳的方式來擺放裝置位置來方便場景編排的操作:





性能測試的部分,使用幾種常見的權威測試軟體來進行測試。測試時插上變壓器,以平衡性能、極速兩種設定檔來測試,室溫則是 26 度。
在此就節錄系統 AURA 部分提供的特效選項:





性能測試的部分,使用幾種常見的權威測試軟體來進行測試。測試時插上變壓器,以預設電源計畫、極速設定檔來測試,室溫則是 26 度。
系統基本資料:
使用了 Ryzen 9 5900HX TDP 45W、GeForce RTX 3060 Laptop 6GB,為 cTGP 最大 115W 可PPAB Dynamic Boost 到 130 W,規格算是給的還可以,配上較大的機身應該是可以有很高的性能持續性。

LCD部分:G713QM 用了 BOE的 NV173FHM-NY1,2560*1440 QHD、165Hz IPS 面板,色域到 DCI-P3,規格面看起來是很不錯的面板。

Crystal Disk Mark:

3DMARK:






PCMARK:



Cinebench:



PerformanceTest :


V-ray Benchmark:




遊戲測試以 Metro:Last Light 作為 Benchmark,同時記錄下 GPU 時脈、GPU溫度、CPU溫度作為性能持續性的依據。


追加的遊戲測試Dirt 5:選擇了電腦自動判斷最佳值的 AUTO,以及全 Ultra High 配置測試



在預設值以外,這次也加入了內建超頻設定檔的性能持續性測試,在同樣的環境下,選擇 Armoury Crate 內的”極速”設定檔,載入之後可以看到 GPU-Z 內的 clock 提升,另外 Fan Profile會比較積極。





配件的部分:Strix Impact 滑鼠、後背包。變壓器配置為240W 變壓器。




從功耗圖表來看,預設狀態下基本上跑滿 cTGP 的 115W 可以說是都能達標的,溫度部分也是控制的不錯算行有餘力,在超頻設定檔之後,也都能快跑滿 Dynamic Boost 的 130W 空間,基本上 ROG Strix 系列的解熱對這樣的配置來說都算是輕鬆。
17” 的機身搭配上 QHD 的螢幕,畫面表現出來的細緻程度對我來說是非常恰到好處的,加上這塊 BOE 面板的帳面規格也都不錯,大尺寸、高更新率,以及廣色域的表現,整體表現出來的舒服感讓我覺得這規格的面板應該要成為未來 ROG STRIX 以上等級的 17” 標配。

整體看起來 ROG STRIX G17 G713QM 的表現可以說相當不錯,滿足 FHD、淺嚐 QHD 遊戲體驗的系統配置,算是夠用。ROG 家族的操作一體感也實屬正常發揮,體驗上都不會太差。真要挑剔的話應該就試 G17 應該還可以出一台 GPU 更上一階的頂規來滿足 QHD 完全的遊戲體驗,才能更好的發揮這台機器高規格面板的特性。
以上就是 ROG STRIX G17 G713QM 的簡單開箱、測試、與心得。
另外這台的燈效也十分好看呢,Strix出的都像是七彩你紅燈一樣超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