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只是隨便把玩一下,覺得家裡還有桌機跟老筆電,應該用不太到,
結果上禮拜,老婆用iPad編輯文件,弄到七竅生煙,
一直想拿我充滿祕密雜物的老筆電來用,
求生意志堅強如我,立碼刷了一台給老婆,
這台看起來還沒有人分享過,就隨手拍拍,分享一些體驗,
不喜歡請上一頁跳過,所以…開始吧!…

一直以來覺得自己跟二合一的筆電沒啥緣份,之前看一台Surface也是要不少錢,
這台不到2萬,分三期不心痛,求生用剛好。

包裝那些拆封就不拍了,送來是全新品。

有Vivobook 13 Slate OLED T3300KA的螢幕主機+鍵盤組+保護套+配件包。

包得確實,看得到緩衝氣泡袋。

螢幕主機放在內層,拆一拆就馬上開機了。

第一次看到Windows 11的開機畫面,選好語言之後,安裝流程大約20分鐘完成。
充電是用Type-C的變壓器,我直接拿手機用的65W也可以充。

鍵盤組用氣泡袋包,馬上拆開來看。

鍵盤組本體是一個磁吸鍵盤,另外一塊則是硬式的折疊支架,
可以磁吸在螢幕主機後面調整高度。

鍵盤就是一般配置,但按起來的感覺相當不錯,感覺蠻適合輸入文字用。
磁吸的地方有兩個定位點跟一些訊號針腳的樣子,螢幕主機一靠上去就吸住了。

硬式的折疊支架,可以無段調整高度,上面還有留前方攝影機的開口。

立起來感覺大概是這樣,鍵盤的部份很薄,
支架部份則是自己會磁吸,不過我一開始裝反了…

正面看起來就很像一般筆電一樣。

現在筆電必備的攝影鏡頭,聯絡感情、開會都可用。

鍵盤組跟螢幕吸上之後看起來沒什麼縫隙,靠上去鍵盤跟觸控板自動就能使用,
不過鍵盤組上印有小小的序號,可能有配對的考量。

上面是類似平板的電源開關、音量按鍵,音效部份有杜比Atmos的認證。

另外一邊有2組Type-C+讀卡機+耳麥孔。

蓋上的時候看起來就像一般平板。

配件包有Type-C變壓器(65W)、腳墊、還有專用的觸控筆。

觸控筆支援4096階壓力感應,266Hz的取樣率(其實我不懂這什麼意思),
然後有不同軟硬的筆尖可選,2H/H/HB/B這樣。

一開始還在找筆怎麼開關,想說可能有電池墊片要拆,找不到怒翻說明書,
才發現這筆居然是Type-C充電的,拉開後套就有插座。

把鍵盤拿掉、螢幕角度放低一點,就是一般平板了。

筆是用藍牙連接,充電充好就能連上使用。

買這台還有一個主因:直接送一年份Office 365授權…省事…
Office 365一年份一套也不便宜…

把螢幕打直,Office 365的Word裡面可以直接手寫!
如果有文件的話也可以直接螢光筆highlight,要處理文件的話個人覺得好用。

隨手小畫家畫個漫畫角色…大家猜猜看我畫誰…
不是畫畫專家,請不要嫌棄…

隨便放個電視頻道來看,音效一下太大聲,名嘴的聲音在房間裡面迴盪,
趕緊調小一點,沒想到平板也可以這麼大聲。

原生解析度是1920x1080 Full HD,比例上我覺得125%比較適合自己使用的習慣。

最後拍一下保護套收納的樣子,大致體驗到這邊。
一開始想說2萬的筆電,應該就是堪用就好,
處理器的部份也有點擔心不夠用,不過實際安裝Windows 11之後,
不知道是系統優化,還是處理器有比較強,隨手開幾個文件跟PDF檔案,
讀取速度都跟一般筆電差不多,有超過我個人的預期,
二合一加上手寫的部份,使用起來感覺也跟之前摸的Surface高階版本差不多,
如果有更高規格的話我應該還會貼錢買上去。

另外就是,後面的支架因為是硬式的,
所以調整角度的時候要注意一下,不要跟用iPad軟支架那樣用力,可能會翻車…
不過說缺點的話,應該就是沒有HDMI,
加上HDMI頭的話,大概機身又要做厚一點,
我可能會弄個HDMI的接收器來取代線材,
反正影片現在也是Chrome直接投上電視了…
整體而言,2萬有二合一,還送你OLED面板跟Office 365,
超輕度需求買這台大概就夠用了,
等等就發給老婆去跟文件大戰…
以上是個人收機之後的一點體驗…到此結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