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US 旗下 TUF Gaming 電競筆電系列過去以親民價格、軍規認證的耐用度和機甲風格設計擄獲不少玩家的心,而今年初的 CES 大展它一樣沒有缺席,帶來 TUF Gaming F15/F17、A15/A17 以及該系列第一台 16 吋機型(同時也是 AMD 全餐 Advantage Edition)的 A16。而本文要介紹的則是 TUF Gaming F15 (2023) 的 FX507VV 這款中階電競機種,其搭載第 13 代 Intel Core i9-13900H 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顯示卡,借助最新一代 Ada Lovelace GPU 架構的 DLSS 3 與 DLSS 畫格生成功能,能以 AI 進一步強化遊戲幀率表現,至於螢幕則是採用 15.6 吋 QHD 165Hz 的面板,且升級到 100% DCI-P3 的顯示色域更是該系列首見,那麼,以下就來看看它與過往有何不同、以及實際的效能測試吧
這邊也溫馨提醒各位~文末還有安排回文抽獎活動,有興趣的板友們不妨看到最後喔!- 筆電上蓋

- TUF 浮雕

- TUF 文字

- 筆電轉軸

回到本文主角,TUF Gaming F15 (2023) 延續系列標誌性的機甲風格,機殼依舊採用金屬磨砂質感與「御鐵灰」配色,指紋沾黏有比我去年測試的 TUF DASH F15 不明顯一些,在意的使用者就得勤加擦拭了,同時上蓋的四角與右側 TUF 字樣均應用了浮雕設計,搭配左側的 TUF Gaming 雷雕文字,呼應該系列一貫的機甲設定,而作為軍規系列的一員,TUF Gaming F15 (2022) 亦通過了美國 MIL-STD-810H 耐用度測試,具備防撞、防震與抗極端溫度機能。- 筆電尾端

- 筆電前端

- 左側 I/O

- 右側 I/O

- 顯示螢幕

- 顯示解析度

- 色域測試

- 最大開闔角度

- 視訊鏡頭

而此面板亦具備 0.3ms 的反應時間,Delta E*76 的值則為 0.11,亮度的部分則是測得 322.71cd/m2 (官方數據 350 尼特),較去年的 250 尼特好上不少。受益於三面窄邊框的設計,該機的螢幕佔比達 80%,左右兩側經量測為 4mm 寬,螢幕下緣因 16:9 比例還是略粗了點就是,至於視訊鏡頭則是 720p HD 解析度,同樣未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登入的功能。至於另一販售版本 FX507VU 的螢幕規格則是 FHD 解析度、144Hz 更新率以及 100% sRGB / 75.35% AdobeRGB 色域,著重色彩呈現與精準度的消費者,該買哪台應該就不用多想了...
- 筆電鍵盤部

- 電源鍵

- 觸控板

- 掌托處設計

?這台電競筆電的按鍵鍵程為 1.7mm,打起來算是偏 Q 彈安靜,且每個按鍵皆具備可承受 2000 萬次按壓的耐用性,而透過 Overstroke 技術可在較高的位置觸發按鍵,帶來更快的反應速度與輕鬆的控制,鍵盤下緣的觸控板尺寸為 130 x 76mm,右上角同樣印有 TUF 的標誌,而上緣接近筆電尾端處則是系列特色的「四向指示器」,主要用以監控重要系統資訊。

此鍵盤並具備 Mini-LED 單區 RGB 背光,在《Armoury Crate》中控應用程式的「燈光」選項裡提供恆亮、呼吸、閃爍及彩色循環等 4 種特效模式,以及 4 段背光亮度,當然,特效模式也可透過 Fn+F4 (Aura) 按鍵組合快速切換,Fn+F2/F3 則能進行亮度的增減調整。
- 筆電底蓋

- 腳墊設計

- 筆電內部組件

- 空的 SSD 插槽

- 記憶體

- 散熱結構

- 專用變壓器

- 變壓器與充電線重量

- 筆電本體重量

- Armoury Crate

- 手動模式 (CPU)

- 手動模式 (GPU)

- GPU 模式

- 鍵盤背光

- 音訊模式

- Modern Standby Assistant

- Game Visual

- 情境設定檔

- 更新中心

《Armoury Crate》的「Game Visual」選單可設定顯示器模式對應不同遊戲與使用需求,除了預設的 Default 之外,還有針對賽車遊戲的 Racing (為快速移動優化)、角色扮演和即時戰略的 RPG/RTS (強化清晰度和色彩表現)、第一人稱射擊的 FPS (增強在黑暗中的視野)、適合觀看電影的 Cinema (增強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Scenery、Vivid模式,以及降低減藍光的 EyeCare 護眼模式等。「音訊」介面也翻新,可以調整麥克風的 AI 降噪模式及麥克風的指向性,讓使用者即便身處不同情境也能獲得清晰的收音。
- MyASUS 一般功能

- MyASUS 應用程式

ASUS TUF Gaming F15 (2023) FX507VV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家用版
處理器:第 13 代 Intel Core i9-13900H (基礎時脈 2.6GHz,Turbo 時脈 5.4GHz)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4060 with 8GB GDDR6 VRAM
儲存裝置:512GB M.2 NVMe PCIe 4.0x4 SSD (雙插槽,最高可擴充至 2TB)
記憶體:16GB DDR4-3200MHz RAM (雙插槽,最高可擴充至 32GB)
顯示螢幕:15.6 吋 IPS 等級 (QHD 2560 x 1440 / 165Hz / 100% DCI-P3 色域 / G-Sync / 防眩光)
I/O 埠:
2x USB 3.2 Gen1 Type-A
1x Thunderbolt4 (支援 DisplayPort)
1x USB 3.2 Gen2 Type-C (支援 PD 充電與 DisplayPort)
1x HDMI 2.1 插孔
1x RJ45 乙太網路插孔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1x DC-IN 電源輸入埠
通訊:Wi-Fi 6 (802.11ax),藍牙 5.1
電池:4Cell 90Wh
尺寸:354 x 251 x 22.4~24.9mm
重量:2.2Kg
建議售價:48,999 元

處理器效能測試:
- 處理器資訊

- 處理器效能

這款 Raptor Lake 處理器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835.4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8565.8 分,CINEBENCH R20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7250 分,CINEBENCH R23 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為 18342 分,在 X264 FHD Benchmark 影音轉檔效能方面則是 86.2fps。
- V-Ray 5 渲染效能

- V-Ray GPU CUDA

- V-Ray GPU RTX

- Blender CPU 渲染效能

- Blender GPU 渲染效能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效能測試:

TUF Gaming F15 (2023) 內建 16GB DDR4-3200MHz 記憶體,為兩條 8GB 的配置,並可藉由雙 SO-DIMM 記憶體插槽進行擴充,而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49385 / 47244 / 45760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87.5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795.39 / 373.61 / 509.86 G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5.6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圖形效能測試:

定位中階的 TUF Gaming F15 (2023) FX507VV 搭載最新 Ada Lovelace GPU 架構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8GB GDDR6 VRAM 獨立顯示卡,其具備 3072 個 CUDA 核心、80 個 Tensor 核心與 20 個光線追蹤核心(就後者的數量來說只有 RTX 4070 的 55%),至於加速時脈則是 1470~2370MHz,最大 TGP 可達 140W,而與該顯示卡搭配的內顯晶片為 Intel Xe Graphics。
RTX 40 系列採用超高效率的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構,並透過運用人工智慧的 DLSS 3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技術大幅提升效能,此外,第五代 Max-Q 設計也帶來了 Dynamic Boost、Battery Boost、Resizable BAR、NVIDIA Reflex,以及帶來 MUX Switch 獨顯直連的 Advanced Optimus 技術,進而為系統效能、功率與電池續航力實現最佳化,藉此達到最高效率。
- Fire Strike

- Fire Strike Extreme

- Fire Strike Ultra

- Time Spy

- Time Spy Extreme

- Port Royal

- Speed Way

-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 FFXV Benchmark (QHD)

- FFXV Benchmark (FHD)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進入實機效能測試前,JB 一樣先跟各位介紹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示卡才有、最新一代深度學習超高取樣技術 DLSS 3 的最大優勢,那就是「DLSS 畫格生成」的功能,在支援的遊戲裡啟用後,RTX 40 系列顯示卡會利用 GPU 中光流加速器 (Optical Flow Accerlerator) 的連續畫面和動態資料,透過 AI 人工智慧進行高品質的畫格生成,並對低解析度影像進行取樣、進而重建原生畫質影像,最終帶來更高的幀率表現。
以下測試的 4 款支援 DLSS 畫格生成的遊戲中,《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和《極速快感:桀驁不馴》兩款作品並沒有內建的 Benchmark 基準效能測試功能,因此我將使用 NVIDIA FrameView 幀率監測軟體進行 3 分鐘的遊玩紀錄,在場景並非 100% 相同的情況下,每次測得的平均幀率都不同,所以這個結果就是僅供各位參考,直接拿此數值跟其他裝置做比較就有失公允了
不過《電馭叛客2077》、《極限競速:地平線5》和其他不支援 DLSS 畫格生成的遊戲就不在此限。- 《電馭叛客2077》顯示設定

- 《電馭叛客2077》影像設定

- 《電馭叛客2077》效能測試

- 《電馭叛客2077》效能測試 (DLSS 畫格生成)

-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顯示設定

-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影像設定

-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效能測試

- 《漫威蜘蛛人 Remastered》效能測試 (DLSS 畫格生成)

- 《極速快感:桀驁不馴》影像設定

- 《極速快感:桀驁不馴》效能測試

- 《極速快感:桀驁不馴》效能測試 (DLSS 畫格生成)

- 《極限競速:地平線5》顯示設定

- 《極限競速:地平線5》圖像設定

- 《極限競速:地平線5》效能測試

- 《極限競速:地平線5》顯示設定 (DLSS 畫格生成)

-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效能測試

-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顯示設定

-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影像設定


最後就用長條圖來呈現 6 款遊戲的效能測試結果,所有遊戲都是以原生解析度、最高的影像品質並關閉垂直同步進行測試,上面沒有詳細說明的《極地戰嚎6》取得 83fps、《古墓奇兵:暗影》為 95 fps。整體看下來,這款搭載 RTX 4060 顯示卡的電競筆電在效能全開、QHD 解析度下普遍都能交出超過 60fps 的順暢表現,在最吃效能的光線追蹤遊戲如《電馭叛客2077》裡,開啟 DLSS 畫格生成功能都能夠帶來最高 45.2% (根據上方測試結果)的效能提升。
散熱效能測試:
- 待機時硬體溫度

- 待機時機身溫度

- 測試時硬體溫度

- 測試時機身溫度

- 測試時風扇噪音

筆電綜合效能與續航力測試:
- PCMark 10 綜合效能

- Procyon 影像編輯效能

- Procyon 影音剪輯效能

- 鋰電池資訊

- 續航表現 (Modern Office)

- 續航表現 (Gaming)

- 充電時間


▌體驗總結

TUF Gaming 這個系列發展多年,時至今日設計風格已然定型、外觀自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而 2023 年式的 TUF Gaming F15 主要是多出了一些雷雕文字,但也就這樣而已...個人希望 ASUS 未來能夠考慮 16:10 的顯示比例,或許會有更加沉浸的使用體驗,而說到螢幕,QHD 165Hz 的規格較過去 FHD 144Hz 無疑提升不少,但要說最有感的改變還是接近創作者等級的 100% DCI-P3 廣色域了,對比去年的 62% sRGB、47.34% AdobeRGB 色域規格簡直可以天壤之別來形容也不誇張

遊戲效能方面,TUF Gaming F15 (2023) 在 QHD 下跑《極地戰嚎6》取得 83fps 的平均幀率,而搭載 RTX 3060 顯示卡的 TUF DASH F15 (2022) 則是在 FHD 的環境取得 84fps 的成績,就結果來看 QHD 解析度的遊戲都能順跑,老話一句─如果覺得效能不符期待,DLSS 畫格生成給它開下去就對了!另外受益於第 13 代 Intel Core i9-13900H 處理器的搭載,本文主角在 3D 場景渲染、影音剪輯或影像編修等創作情境上也將更加有力。

其實這款電競筆電台灣 ASUS 還未有媒體測試機,本文使用的則是 JB 上個月自行購入的,衡量我的使用情境和預算,最終鎖定購買 RTX 4060 電競筆電,而當時電商平台上印象中只有兩三個符合需求...TUF Gaming F15 (2023) 之所以被我挑中,就是在同價位帶比較時勝出的處理器規格,想想用差不多的價錢就能買到第 13 代 Core i9,也算是這台電競筆電的優勢之一吧?(現在上電商找 RTX 4060 筆電還有搭第 12 代 Intel 處理器,又或是給出 Core i5 等級的機種

整體來說,ASUS TUF Gaming F15 (2023) 鎖定的是中階到入門的玩家市場,在顯示卡等級不變之下,從處理器、顯示螢幕、電池容量等規格用料都未有過去 TUF Gaming 給人的 Costdown 印象(真要說就是 DDR4 記憶體規格跟 SSD 容量比較可惜了點),說實在是蠻令人驚喜的~~倘若是追求中階遊戲效能、預算有限卻又不想屈就入門級 RTX 4050 顯示卡的玩家,這款方方面面皆進步的電競筆電是個相當值得考慮的實惠之選!
▌回文抽獎活動 ▌

活動辦法:只要在本文下方留言即符合抽獎資格,如果能夠發表對 ASUS TUF Gaming F15 (2023) 的看法自然是更好啦~~但要注意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則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回文抽獎的贈品為 ROG 玩家共和國的束口背包一個以及毛巾兩條,共 3 個名額,本回文抽獎活動截止時間至 2023 年 4 月 6 日 23:30 止,之後會抽出得獎者在本篇文章末段更新得獎名單,有興趣的板友們不妨把握時機參加囉!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 ROG 玩家共和國的束口背包 | tung6602 |
| ROG 玩家共和國毛巾一條 | jh7735 |
| ROG 玩家共和國毛巾一條 | 大笨蛋蘆洲人 |
◆抽獎實況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