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輕薄機身與強大效能為主打的 ROG Zephyrus 西風之神系列電競筆電,在今年迎來從內到外不少的更新,除將螢幕上蓋導入 ROG 動態編程 LED 顯示器外,更採用全新 ROG Nebula HDR 顯示器,具備 16:10 螢幕顯示比例、QHD 解析度、240Hz/3ms 與 Mini LED 面板等電競頂級規格,全新的 ROG Zephyrus M16(GU604)最高搭載第 13 代 Intel Core i9 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4080 筆電 GPU、64GB DDR5-4800MHz 記憶體與 2TB PCIe 4.0 SSD 儲存裝置等規格配置,此外,ROG 獨家的散熱技術、FHD IR 視訊鏡頭、90Wh 充電式鋰電池等硬體功能,在酷炫與科技的外型下,同樣也蘊藏強大的效能表現。
- 螢幕上蓋

- ROG 動態編程 LED 顯示器

- 金屬銘牌

全新的 Zephyrus M16 GU604 導入 ROG 動態編程 LED 顯示器,從螢幕上蓋右上方共具 18,710 個精密 CNC 銑削孔洞內,嵌入共 1,711 個 LED 燈泡,相較於先前 G14 位採用 LED 配置,Zephyrus M16 GU604 的動畫顯示更為清晰且亮度更高,全新的霧面黑色配色也具備抗指紋效果,在螢幕上蓋的左下角可以看到四邊鏡面拋光設計的虹彩標誌銘牌。
- 筆電前端

- 筆電尾端

- 右側 I/O

- 左側 I/O

Zephyrus M16 GU604 的機身尺寸為 35.5 x 24.6 x 2.11~2.29cm,從機身厚度來看似乎離一開始的薄型設計已經有一段距離,筆電前端未看到明顯的凹槽設計,但因配重得宜的關係,可以使用單指開啟螢幕上蓋,筆電尾端也可以看到黑色鏡面的 Zephyrus 筆電型號銘牌,同時也具備散熱孔。機身左右兩側則備有 3.5mm 複合音源插孔、HDMI 2.1 FRL、2x USB 3.2 Gen2 Type-A、USB 3.2 Gen2 Type-C(支援顯示器 / 電源充電)、Type-C USB 4 (支援顯示器 / 電源充電 / Thunderbolt 4)、Micro SD 記憶卡插槽(UHS-II),以及電源輸入插孔等 I/O 配置。
- 筆電底蓋

- 防滑橡膠墊字樣

筆電底蓋為一體成型設計,具備墊高效果的半透明防滑橡膠條上則有『For Those Who Dare』的品牌標語字樣,底蓋的進風散熱孔則為不規則斜紋孔洞排列形式。
- 底蓋開啟螺絲

- 內部零組件配置

- SSD 硬碟插槽

- 記憶體插槽與散熱風扇

- 無線網路晶片

- 充電式鋰電池

這款筆電的底蓋佈滿相當多的螺絲,且有些螺絲上方還附有橡膠材質孔蓋,因此要拆卸蓋的螺絲其實有點麻煩,不過 ROG 也在底蓋右下角的螺絲孔做了彈起設計,只要將螺絲鬆開後就能輕鬆打開孔蓋。內部的零組件配置上,先來看到 ROG 智慧散熱系統,包含三個 Arc Flow Fans 84 特殊形狀彎曲葉片的散熱風扇、僅有 0.1mm 共 319 個散熱鰭片的全尺寸散熱器 Thermal Grizzly 液態金屬散熱化合物配置,此外還加上 7 組全覆蓋再 CPU、GPU 與 VRAM 的散熱管,進氣口的防塵濾網,其中第三個散熱風扇能將額外的熱氣從 GPU 和 VRAM 直接引導至散熱器,達到更完整的散熱效果。
Zephyrus M16 GU604 則具備兩個 PCIe 4.0 SSD 儲存硬碟插槽,以及兩個 SO-DIMM DDR5 記憶體插槽,內建的充電式鋰電池則為 90Wh 電池容量配置,並擁有 30 分鐘即可充滿 50% 電量的快速充電功能,而這款筆電則內建 6 揚聲器,其中有兩個為 Force-Canceling 重低音喇叭,同時多功能 3D 麥克風陣列,更能搭配雙向 AI 降噪技術,讓聲音更為清晰,同時更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技術。
- 顯示螢幕

- 螢幕解析度

- FHD IR 視訊鏡頭

Zephyrus M16 搭載 16 吋 16:10 螢幕比例的 ROG Nebula HDR 顯示螢幕,採用 Mini LED 面板技術,具備 240Hz 更新率、3ms 反應時間、100% DCI-P3 廣色域,與 1,100 尼特峰值亮度,支援 Dolby Vision、NVIDIA G-SYNC、Pantone Vaildated 色彩認證及 VESA CERTIFIED DisplayHDR 1000 認證,最高解析度則來到 QHD 2560 X 1600。顯示器上方則具備 FHD IR 視訊鏡頭,能搭配 Windows Hello 進行人臉辨識登入,左右兩側則有多功能 3D 陣列式麥克風配置。
- 筆電 C 件

- 鍵盤背光

- 觸控板

Zephyrus M16 使用全新 Stealth Type 靜音型鍵盤,讓鍵盤敲擊聲能維持在 30dB 以下,同時具備 N 鍵不相衝技術與 Overstroke 技術,1.7mm 鍵程配置與單區鍵盤背光與發光鍵帽,也能提供相當舒適的敲擊手感。下方的觸控板相比於前代增加 20% 的操作範圍,同時也提升操作速度與靈敏度,更支援手勢操作與多點觸控功能。

Zephyrus M16 也具備 ErgoLift 螢幕轉軸,在開啟螢幕上蓋後機殼會略抬離放置平面,可增加散熱氣流的引導,同時也能增加長時間使用時的舒適度,而 ErgoLift 螢幕轉軸也支援螢幕上開 180 度平開的使用情境,在與親朋好友分享畫面或工作開會討論時都有很大的幫助。
- 筆電重量

- 變壓器與電源線

- 變壓器規格

- 變壓器重量

筆電本體的重量經實測後為 2.3Kg,隨附的 280W 變壓器搭配電源線的重量則為 810g,如果全部攜帶外出的話就超過 3Kg 的重量,雖說還是具備行動性,但若是重量上再減輕一點,應該能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 ARMOURY CRATE

- CPU 超頻設定

- GPU 超頻設定

- 散熱風扇模式

- 動畫效果

透過內建的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讓使用者選擇不同的效能模式與手動超頻模式,在手動超頻設定下則同樣可針對 CPU 與 GPU 兩個主要核心硬體進行調整,而本次在 CPU 手動效能模式下,僅能針對散熱風扇進行調整,至於 GPU 超頻設定上,則有基礎時脈、獨立顯示卡記憶體時脈兩個超頻選項,當然也可以針對散熱風扇模式進行調整,而這次的實機效能測試我則是在極速效能模式下進行。
- 記憶體

- GPU 節能

- 自定義熱鍵

- 燈光

- 音訊

- 資源監視器

- Modern Standby Assistant

此外,也提供記憶體釋放與重新整理功能,以及基本 MUX 顯卡直連模式的設定,自定義熱鍵、燈光、雙向音訊 AI 降噪、資源監視器與 Modern Standby Assistant 功能設定,則可讓使用者快速針對不同功能選項進行調整。
- 同步裝置

- Aura 特效

- GameVisaul

- 色彩校正

使用者也能透過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進行 Aura Sync 燈光效果設定,並且同步到有支援 Aura Sync 的各項裝置,而在 GameVisual 中則有許多不同的影像模式可供使用者設定,同時也提供色彩校正功能,讓玩家們能夠打造出專屬自己的電競風格主機。此外,應用程式中也包含更新中心、Aura Sync、資源監視器等功能,也可讓使用者隨時掌握筆電的各項狀態。

ROG Zephyrus M16(2023) GU604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Home處理器:第 13 代 Intel Core i9-13900H 2.6GHz(24MB Cache, up to 5.4GHz)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4080 12GB GDDR6 /ROG Boost: 1715MHz at 145W (1665MHz Boost Clock+50MHz OC, 120W+25W Dynamic Boost, 125W+25W in Manual Mode)儲存裝置:1TB PCIe 4.0 NVMe M.2 Performance SSD記憶體:16GB DDR5-4800MHz SO-DIMM X2(最大容量 64GB)顯示螢幕:16 吋 QHD 2560 x 1600 WQXGA Mini LED 面板 240Hz/3ms ROG Nebula Display 顯示器(防眩光 / 16:10 / Dolby Vision HDR / DCI-P3 100% / Pantone 校色認證 / MUX Switch + NVIDIA Advanced Optimus)I/O 埠:
- 1x 3.5mm 複合音源插孔
- 1x USB Type-C Thunderbolt 4 支援顯示器/電源充電
- 2x USB 3.2 Gen 2 Type-A
- 1x USB 3.2 Gen 2 Type-C 支援顯示器/電源充電
- 1x HDMI 2.1 FRL
- 1x Micro SD UHS-II 讀卡機
通訊:Wi-Fi 6E(802.11ax)(Triple band) 2*2+ Bluetooth 5.3電池:90Wh尺寸:355( W ) x 246( D ) x 21.1~2.29( H ) mm重量:2.30Kg(主機)官方建議售價:94,999 元處理器效能測試:
- 處理器資訊

- 處理器效能

Zephyrus M16 2023 內建第 13 代 Intel Core i9-13900H 2.60GHz 處理器,為 14 核心 20 線程架構,搭配 24MB L3 快取記憶體。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862.4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9195.3 分,
CINEBENCH R20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7,734 分,
CINEBENCH R23 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18,255 分,而在
X264 FHD Benchmark 的影音轉檔效能測試中則是取得了
80.3fps 的效能表現。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 PCMark 10 硬碟效能

內建儲存裝置部分,Zephyrus M16 2023 搭載 1TB 的 M.2 NVMe PCIe 4.0 x 4 Performance SSD 固態硬碟。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為
6717.57 /
5126.05 MB/s,在
TxBench 的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
6504.916 /
5032.847 MB/s 的硬碟讀寫表現,而
AS SSD Benchmark 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5202.94 /
4229.73 MB/s,效能分數則是
4,198 分。最後在
PCMark 10 Storage Benchmark 的 SSD 效能測試中,則是獲得了
2,477 分的成績,可以看到平均花費時間為
67μs,頻寬則是
389.21 MB/s。
圖形效能測試:

ROG Zephyrus M16 2023 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12GB GDDR6 VRAM 筆電顯示卡,其 Boost 時脈為 1665MHz,而 Max TGP 則是 50W,搭配 ROG Boost 最高則可達 145W,全新的 RTX 4080 筆電顯示晶片支援第三代光線追蹤、第四代 Tensor Cores、DLSS 3 (Super Resolution + Frame Generation),以及 Max-Q 技術包含的 CPU Optimizer、Rapid Core Scaling、Optimal Playable Settings、Dynamic Boost、Resizable BAR、Optimus 等技術。此外,也可以看到這款筆電同時備有 Intel Iris Xe Graphics 內顯晶片。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 3DMark Time Spy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 3DMark Port Royal

- 3DMark NVIDIA DLSS

透過
3DMark Fire Strike 三種測試模式進行效能測試,這款電競筆電分別獲得
32,679 /
19,673 /
10,618 分的效能表現,而在
3DMark Time Spy 測試模式,獲得
17,122 分的效能分數,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則獲得
8,187 分的效能分數,在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最新的光線追蹤技術的測試環境下,這款電競筆電則獲得的測試分數為
11,043 分,在效能等級排名上,均超越高階遊戲用 PC 的平均效能。最後我也使用 3DMark 的 NVIDIA DLSS 測試模式,來實測這次 RTX 4080 最新的 DLSS 3 對於效能上的影響,透過測試後可以發現,使用 DLSS 3 Performance 加速的光追效能為 94.22 FPS,在未開啟 DLSS 3 的情況下的光追效能則僅有 23.62 FPS。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接著來看到《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中,我將解析度設定在全螢幕 QHD+ 2560 X 1600,並將畫面品質設定在 Ultra 模式,同時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為
4,220 分與平均
167.5fps,而在《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軟體中,則有
5,797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138.6fps 的效能測結果。而在《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效能測試下,同樣使用 QHD 全螢幕模式進行測試,最終獲得平均
41.61 fps 與
5,563 分的效能表現。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 《古墓奇兵:暗影》顯示設定

- 《古墓奇兵:暗影》畫質設定

- 《古墓奇兵:暗影》效能測試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我同樣是在極速效能模式下進行測試,首款遊戲為歷久不衰的《
古墓奇兵:暗影》,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QHD+ 全螢幕模式,關閉垂直同步並將遊戲畫質自訂在超高的品質設定,並開啟光影追蹤等相關遊戲影像設定,最終這款筆電所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幀率為
186fps,幀格渲染則為
29,250。
- 《F1 22》顯示設定

- 《F1 22》影像設定

- 《F1 22》效能測試

接下來看到的實機遊戲則為《
F1 22》,我同樣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QHD+ 全螢幕環境,並開啟 NVIDIA DLSS 的「極致效能」模式,最終這款實機遊戲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62 FPS,也算是相當不錯的遊戲效能表現。
- 《極地戰嚎 6》影像設定

- 《極地戰嚎 6》畫質設定

- 《極地戰嚎 6》效能測試

接著要帶各位看到的實機遊戲是由 UBISOFT 所推出的《
極地戰嚎 6》,在這款遊戲中,我同樣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QHD+ 全螢幕模式,關閉垂直同步並將畫質自訂在極高的品質設定,當然也同步開啟高解析度材質、光線追蹤等相關遊戲畫質設定,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分別為平均
96fps。
散熱效能測試:
- 待機時硬體溫度

- 待機時機身溫度

在系統穩定度與散熱效能測試部分,同樣是在極速效能模式下來進行測試,使用的測試軟體分別為 FurMark 與 CINEBENCH R23。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溫度平均為
49 度,最高溫度則來到
62 度,而
GPU 溫度在待機時則為
40 度,在基礎溫度表現上稍微偏高,至於筆電機身溫度部分,最高溫則在筆電後側偏右散熱孔處,其最高溫為
45.8 度,而筆電機身主要鍵盤溫度為
27.8 度,兩側置腕處則分別為
30.4 度與
29.4 度。
- 測試時硬體溫度

- 測試時筆電溫度

在兩款測試軟體同時運行約 20 分鐘後,可以看到 CPU 溫度在效能測試時最高溫為 95 度,至於 CINEBENCH R23 處理器的效能分數為 8,710 分,與正常測試的 CPU 效能下降約 52% 的效能,算是差距滿大的效能差距,而 GPU 溫度最高則來到 74 度。另外來看到筆電機身溫度最高的地方則改為筆電後側靠左的散熱孔處,最高溫則為 57.2 度,至於使用者常接觸到的 WASD 按鍵部提升至 28.3 度,左右兩側置腕處則分別為 31.2 與 30.6 度。整體來說,這款筆電對於機身本體的溫度控制算是相當出色,GPU 溫度雖然偏高,但考量到是在基礎的超頻模式下進實測,效能輸出也未出現明顯的影響,但在 CPU 效能表現上就顯得有點差強人意。
全新的 ROG Zephyrus M16 GU604,導入了 ROG 獨家的動態編程 LED 顯示器與 Nebula HDR Mini LED 顯示螢幕,相較於過往的低調設計,這次增添了不少高科技的視覺氛圍,且透過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也能為筆電帶來更多的個人化設定,讓使用者能夠打造專屬的筆電外觀顯示。完整的 I/O 埠配置搭配優異的硬體與零組件,讓這款 Zephyrus M16 GU604 也擁有能滿足不同工作與娛樂環境的進階效能表現,加上水準以上的散熱效能,在進行高負載的 3D 運算或繪圖工作,甚至是遊玩市面上的 3A 遊戲大作,基本上都能獲得穩定的效能輸出。比較可惜的是,全新的 ROG Zephyrus M16 GU604 在筆電厚度與重量上,似乎與一開始的 Zephyrus 系列主打薄型便攜的特點有些微的差異,若能提供更佳的攜帶行動性,對於使用者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畢竟一款接近 10 萬元的高效能電競筆電,如可以魚與熊掌兼得,那就是更完美的設計。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