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台筆電是MSI GE600 大約快6年了
最近也幫他換了散熱膏 不過電池真的不行
不插電15min內 就沒電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不過後來都沒有攜帶需求 就拿來當家裡桌電用
六年來 除了中途風扇有點小問題 還有電池以外 頭好壯壯 不得不給MSI

這次年底資訊展 也開始觀望下一台筆電
原本預期是GTX970m的HX550 但資展前逛逛網拍 發現GTX980m的P35X v3打完折價格不錯
就腦衝了 原本想說還可以猶豫七天 去資展走走逛逛 順便操操P35X 不滿意就退吧

很快的昨天七天就過完了 發個簡單的開箱文 分享一下 順便如果給有再考慮的人一點參考
[簡單外觀]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規格表 就是為了顯卡阿!!!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A蓋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底殼(D蓋)的金屬感不錯 沒有因為是底部而忽略 但中間換ram的開口
會有些許不完全吻合的感覺 整體感覺上會差那麼一點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整體機身質感 很薄很金屬 薄到讓人覺得塞980m在裡面很不安心
金屬感也很足夠 除了螢幕邊框塑膠外 其餘三面的金屬質感都有做出來
但是.....非常非常容易留下指紋跟油漬 有潔癖或是強迫症的使用者請小心
除非剛洗完手 不然正常使用下 美麗的機身過一會兒全都是手指留下的污漬
主要是A蓋跟C蓋最明顯 (看看MBA的金屬處理就不會這樣!!!)
可能以後久了就習慣了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D蓋的進氣開口好像也有沒有開完的部分 不知道是否是有甚麼考量
不過現在筆電底蓋好像多多少少都會這樣 開口不是沒開全 就是被擋住一點

打開 原廠附上的鍵盤布(?)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燈燈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規格貼紙 之後會想撕光!!(應該不會影響保固吧)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鍵盤 鑑程淺 用慣機械鍵盤會不太適應
不過薄型筆電也不能奢求太多 質感有做出來 但是一樣容易沾指紋跟油漬
(原本想換英文鍵盤 但時間不夠 來不及七天內去找原廠 不知道過了七天換英文鍵盤要多少錢啊)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指示燈 還有個關機時顯示剩餘電量的功能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鍵程雖淺 但蠻美的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轉軸的處理我覺得還不錯 蠻結實 也沒有螢幕排線露出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螢幕的薄度個人覺得很優秀 算是除了機身薄之外的亮點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螢幕很薄 附上跟朋友QX350的比較圖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但是關於螢幕外觀也是有缺點
就是邊框頗厚 特別是螢幕的上下邊框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我猜想是 機身做薄了 但為了塞入足夠的散熱等元件
必須要把機身的長寬作大 而螢幕大小維持15.6吋的前提下
螢幕的邊框也就要隨著機身變大了 這點感覺是輕薄電競筆電的原罪阿

還有一點 技嘉提供可以抽換的光碟跟硬碟槽 這點算是當初很打動我的一點
但最後雖然堪用 卻也有些失望

Made in Taiwan 技嘉應該是唯一組裝組裝工廠還在台灣的筆電廠了吧
雖然不知道這樣有甚麼技術上的優勢 但還是有點MIT的感情吧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外觀上告一段落
接下來是偏內在的簡單心得
技嘉原廠的軟體
這兩個我蠻喜歡的
右邊的是Driver升級的小幫手 包含BIOS 原廠附的Driver升級總是感覺比較保障跟方便
左邊的則是調整風扇速度 因為技嘉沒有提供特殊的實體按鍵 所以這個軟體算是一個折衷吧
但用起來還算直覺啦 包含可抽換光碟機硬碟槽的選取
[開箱]GIGABYTE P35X v3 +使用1週短感

而最重要的溫度
日常使用
用AIDA64監測 CPU核心大約45~50度
而高負載時(CPU100%) 最高溫大約在91度
觀察的感覺CPU溫度到90度就會啟動CPU throttling(節流?降頻?)來保護

而顯卡的部分 玩Far Car半小時
用GPU-Z來監測 溫度則是80~85度左右

以前很少測試CPU跟GPU 如果有推薦的軟體可以推薦給我測試一下

而散熱的問題目前覺得還好 在玩遊戲的時候並不會覺得特別燙手
只覺得風扇頗吵 跟鍵盤太淺 玩起來不太適應

再來是外接光碟機轉接硬碟的問題
當初在實體店面跟資訊展 我問了相當多的店家 有關於外接的光碟機到底是走sata2還是sata3
實體店家幾乎都說是sata3 而電話及網路客服則是說sata2 而我想應該是後者正確
這樣一來 光碟機的擴充槽變得只能接傳統硬碟 接SSD速度會受限不少
害我有點想退貨換成HX550 至少有兩個7mm的SATA3可以用
(讓我未來的雙512GB SSD計畫夢碎)
目前是把光碟機轉硬碟槽 裝原廠的1TB 原本的sata3接美光的MX100 256GB

我想當初在考慮HX550及P35X、GS60時 效能跟輕薄兼具在目前技術上還有些困難
所以可以在跑分上看到P35X跟GT72在相近的規格下 P35X會小輸3~5%左右
但考慮體積跟價位上我可以接受
P35X的對手應該是HX550及GS60 而不是MSI GT72及ROG G751
而前三者讓我猶豫很久 GS60價位偏高 而在P35X在網路通路打折時價格不錯 就決定了

在使用了一周後
我想這台筆電 在外觀及效能上 十分出眾 但不到頂尖
外觀上輸MBA
效能輸GT72
而長期使用的廢熱累積或許也會影響到筆電整體的壽命
所以我對於技嘉 可能選擇用降頻來保護的想法也可以理解(看看那個厚度)
連GS60都不敢上980m了 我想我就把P35X的980m當成970m Plus來用好了~

但是在他相對划算的價位下
用970m的價格買980m 我認為他的效能是對得起他的價位
(當然是打折後的價位)

而後續的使用上 會不會真的遇到 爬文中見到的問題
散熱不佳導致降頻、電池設計不佳膨脹 我會慢慢觀察
但目前 就讓我相信技嘉一次!

BTW 這麼貴的筆電 技嘉竟然沒有附個鍵盤膜!
我跑去資展的技嘉攤位中間的客服中心去問
客服很熱心地幫我查了發現現在沒有在賣 就說要寄一個給我!!
讓我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nossi1970 wrote:
上一台筆電是MSI ...(恕刪)


不錯 我比較想入手P35W V3

我很想知道P35的筆電包長什麼樣子

機身已經看很多遍了

MSI GS60好像是後背包

我還是喜歡傳統的單肩側背包
P35也是送雙肩後背包
質感普通 堪用
但是幾乎沒夾層

KMT966 wrote:
不錯 我比較想入...(恕刪)

nossi1970 wrote:
P35也是送雙肩後背...(恕刪)


都沒有有質感的側背包了嗎

華碩一直配備的側背包我覺得有質感又好用

看來買了還要挑選喜歡的側背包....

現在技嘉都把價錢壓低 然後記憶體配8GB 讓玩家自己加錢選配

不過帳面價錢確實便宜不少 P35W V3+8GB記憶體也不用60K
今天有看到東X購物在特惠喔!62900打88折,但是我已經買了3K螢幕+256G SSD 直接16G RAM ,也是打折價買的,去資展現場問還是沒有比較優惠,當初是刷卡12期分期,因此覺得還可以啦,目前用起來還不錯。我沒有玩遊戲,純粹是以C/P值來考量,GTX980M的顯卡256G SSD相當吸引我。
sa9236 wrote:
今天有看到東X購物在...(恕刪)


我也看到了

51000 很便宜 還有七天鑑賞期

預計到手後買個技嘉原廠側背包

記憶體加到16GB

SSD加到256GB

對了 SSD是MSSD?

128+128 組RAID 0是不是要重灌?

而且東X的官方網站寫保固三年 為了怕原廠兩年過保後X森不認帳 先拍下來 做好多一年保固的準備
K大,在哪看到51000的?
我找不到,拜託分享一下

jiunning wrote:
K大,在哪看到510...(恕刪)


好像沒了

是上個周末好像要跟資訊展打對臺

然後有兩天的活動全館打88折.....

不到51K....

GE600那台可以去買副廠9cell的電池再戰個幾年(原廠電池已經買不到了,副廠9cell比6cell便宜)
樓上說的是P35W-V3東X購物當時台北資展八八折,所以有五萬一特價。

不過現在如果是會員,有還是可以拿到九折的價格,貴大概一千左右吧!(今天最後一天)

至於保固的部份,官方是兩年。東X有沒有標錯不知道,不過現是兩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