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AERO系列在這兩代廣受好評後,儼然成為技嘉筆電的代表作
所以在第八代平台解禁後,也是技嘉第一波上市的新機
雖外觀上與上一代並無太大差異,但內裝上卻升級了不少規格
除了CPU改為第八代I7 8750H外,在等級最高的15X也領先所有品牌採用了4K窄邊框的螢幕

另外在讀卡機的部分,也少見的導入新一代的UHS-II讀卡機
這點對於愛好攝影的使用者來說,無非是增加記憶卡存取效率的最大利器
也配合了X-Rite Pantone校色認證,讓修圖更加完美

至於新一代AERO 15X還有什麼特別與效能進步的地方,底下會一一為各位介紹

外型上與上一代幾近相同,僅在AERO的文字修改了字樣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鍵盤的尺寸仍然不變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在僅有的空間內放入數字鍵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觸控板採一體式設計,面積寬大,在使用上非常便利
但缺點則是少了摩擦力,所以滑動起來較不易控制游標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因為窄邊框的設計,所以讓視訊鏡頭擺放在螢幕下方
雖無太大影響視訊的功能,但在角度上則不如置放於螢幕上方

視訊鏡頭旁還有一個Ambient Light Sensor光感應器
可以自動偵測周遭環境去調整螢幕光源
這點對於時常移動不同場合的商務人士來說,是個非常貼心的設計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AERO 15的最大特色,三邊都使用窄邊框設計,所以螢幕看起來的視野不自覺寬廣了起來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邊框非常的窄,僅有5mm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A蓋採用鎢鋼黑設計,原廠特別強調AERO的機身採用CNC削切處理
讓機器的密合度達最理想的狀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在A蓋上的GIGABYTE LOGO會發出白色的光芒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下方的類碳纖維使用奈米壓印技術,添加立體的光影變化以及特殊的碳纖紋路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螢幕下方的LOGO從GIGABYTE改成AERO字樣
這也是從外觀就可分辨第七代與第八代機種的地方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AERO 15的出風孔一樣是在螢幕轉軸兩側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右側的I/O介面有
USB 3.1 Gen1 (Type-A)*2
Thunderbolt 3 (USB Type-C)*1
SD讀卡機與電源輸入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左側的I/O介面有
USB 3.1 Gen2 (Type-A)*1
HDMI 2.0,mini-DP 1.4,耳機/麥克風複合插孔與RJ-45網路孔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鍵盤部分使用RGB Fusion全彩單點獨立背光鍵盤
支援1677萬色光彩變化,多種模式如:呼吸、彩虹、雨點、水波紋…等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每一顆按鍵的背光顏色也都能獨立設定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背蓋也是採用鋁合金打造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散熱器端的進氣孔面積相當大,以利冷空氣進入,增加散熱效率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打開背蓋,所有零件一覽無遺,對於加裝記憶體與SSD非常便利
唯一的缺點就是背蓋的密合度非常好,所以也增加拆裝的難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導管的設計與上一代相同,採雙導管跨雙晶片設計
這樣的散熱能不能駕馭第八代的CPU,底下會有詳細的測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在主機板的用料上,技嘉通常都不手軟
一樣使用大量的鉭質電容,以增加產品的耐用度
且在CPU的電源相數上,也較其他競品多,這對於MOS端的溫度有很大的幫助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記憶體採雙插槽設計,最高可支援到32G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SSD在AERO 15X上使用的是512G NVMe SSD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電池旁邊還預留一個擴充空間,支援NVMe PCIe與SATA介面的SSD
在插槽上方也非常貼心的標示出來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這顆SSD以型號來看,應是TOSHIBA XG3 512G SSD
採用的是SAMSUNG LPDDR3緩存顆粒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原廠也在SSD上貼上導熱膠,將溫度導至背板上,大幅降低SSD控制晶片的溫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無線網卡的部分,使用的仍然為INTEL AC-8265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電池一樣採用94.24Wh的大容量電池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另外在Thunderbolt的晶片上,也有貼上一片石墨散熱片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撕掉散熱片後,下方可看到INTEL DSL6340 Thunderbolt3晶片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在I/O介面上,AERO 15X接嵌在主機板中間,以增加強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

看完外觀與內裝後,底下將介紹AERO 15X的相關硬體規格
CPU的部分使用第八代I7 8750H
預設時脈2.2G,最高可Turbo至4.1G
6核12執行序,L3快取增加至9M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記憶體的部分,在AERO 15的機型上,採用DDR4 2666時脈
這點也是第八代改款的記憶體支援差異,可直上原生2666 D4記憶體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顯示卡使用NVIDIA GTX1070 8G MAX-Q獨顯
在GPU的時脈上較標準GTX1070低了一些,但相對也較省電與低溫
非常適合搭配在輕薄高效型的筆電上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面板的部分,使用AUO B156ZAN03.1,但這塊面板目前尚查不到相關資訊
只知道解析度為3840*2160,Adobe RGB 100%
搭配X-Rite Pantone原廠校色認證,色彩的表現相當出色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內建的軟體與前幾代差異不大,在Smart manager頁面裡,仍然可以控制所有的軟硬體設施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風扇的設定上,一樣採用多模式設計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可調整成AUTO Maximum與Fixed Mode模式,這兩款模式也可細調風扇的轉速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而對於風切聲更敏感的使用者,技嘉還增加了14段的溫控調整
讓使用者以溫度去控制風扇的轉速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內建的Smart Update,提供了軟體與驅動線上快速更新的功能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RGB Keyboard Fusion控制面板,除控制鍵盤背光外
也可設定鍵盤巨集鍵的功能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

接著底下為硬體的相關測試

首先為CPU I7 8750H的基本測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SSD效能基本測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3DMARK的測試,在測試時風扇皆採用AUTO Maximum模式
建議除了比較3DMARK分數外,也可以留意CPU溫度與功耗
這在第八代的筆電上,是個比較散熱優劣的指標

Fire Strike模式
CPU溫度最高來到:92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5度
CPU功耗最大來到:68.54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
CPU溫度最高來到:92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5度
CPU功耗最大來到:68.54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ire Strike Ultra模式
CPU溫度最高來到:91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1度
CPU功耗最大來到:67.44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Time Spy模式
CPU溫度最高來到:93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8度
CPU功耗最大來到:69.77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Time Spy Extreme模式
CPU溫度最高來到:91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6度
CPU功耗最大來到:67.59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接著為電池續航測試,電源模式調整成省電模式,螢幕亮度50%
使用無線網路開啟Youtube持續播放影片
電池電力100%時的開始測試時間為下午03:27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電池電力剩20%時,時間為下午:08:23
持續使用約5個小時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CINEBENCH R11.5渲染測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CINEBENCH R15渲染測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在CINEBENCH渲染測試時,我們也可以來查看第八代CPU的功耗特色
測試開始時,I7 8750H會以大約70W的功耗來做渲染的運算
此時CPU的時脈可維持在3.5G左右
這時系統的散熱風扇轉速約2563RPM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運行至一半時,技嘉的AERO 15X仍然以近70W的功耗運作著
CPU時脈甚至有來到3.7G
此時系統風扇轉速提高至3450RPM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直到渲染快完成時,功耗才從70W降至51W
這時CPU時脈約3.0-3.1G
系統風扇轉速來到4227RPM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以CINEBENCH R15渲染測試來看,技嘉在CPU的功耗與時脈維持較MSI GS65好
所以軟體測試出來的成績會較高,也是因為這個關係
這點我想是因為技嘉熱導管設計的關係,在僅使用CPU測試時,發熱源僅有CPU
所以此時AERO 15X可使用雙導管雙風扇來幫助散熱,溫度的控制就可在理想的範圍內
也因為溫度控制得宜,這時在功耗與時脈上就能有更好的發揮

============================================================

看完相關的Benchmark測試後,底下開始為遊戲的測試
採用四款遊戲做測試,分別會進行FHD與UHD解析度的評測

先以火線獵殺 野境做測試
FHD影像的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特效預設配置設定為非常高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效能測試結果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接著調整成UHD解析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在特效一樣使用非常高的狀態下,效能測試結果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3度
GPU最高來到84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53.92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4度
GPU最高來到84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57.32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接著為虹彩6號這款遊戲測試
FHD顯示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圖像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測試FPS結果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將解析度改為UHD模式
特效維持不變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測試FPS結果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4度
GPU最高來到80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61.36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3度
GPU最高來到82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61.48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接著為古墓奇兵 崛起
FHD顯示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影像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測試FPS結果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接著改為UHD顯示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影像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測試FPS結果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3度
GPU最高來到84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55.12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3度
GPU最高來到84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60.83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最後為全境封鎖
FHD顯示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影像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效能檢測結果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接著調整成UHD顯示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影像選項設定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效能檢測結果如下: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F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4度
GPU最高來到83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69.72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UHD遊戲時的溫度表現
CPU最高來到95度
GPU最高來到82度
CPU功耗最高來到69.68W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

最後則是機器表面的體感溫度

在WASD鍵附近,溫度大約落在34.3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左手置手處的溫度約為34.9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右手置手處的溫度約為35.2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右手打字區溫度約為45.1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電源開關附近溫度約50.2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溫度較高的地方為兩側的出風口,右邊出風口約64.8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左邊出風口約67.8度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

AERO 15X在這代除了因應INTEL的關係,導入了第八代處理器外
在其他周邊的硬體規格皆做小升級,除了延續上一代的特色外
這代在面板上也供4K規格可選擇,再搭配原有的X-Rite Pantone校色認證
讓不管是何種用途使用起來都得心應手

另外為了針對商務族群,這代在AERO 15X 4K的機種上,系統預載就是WIN10專業版
讓AERO 15更貼近商務人士的需求,除了提供高長效電池外
在軟體上也直接攻頂,省去升級的麻煩與金錢

再來針對上一代鍵盤鬼鍵的問題,AERO 15X也解決掉了
這代提供到支援80個按鍵同時輸出,對於繪圖人士來說,也是一大利多

溫度的表現上,雖第八代在功耗上短時間會來到70W
但AERO 15X在溫度的控制上卻有出乎意料的表現
與競品MSI GS65相比下來,表現可說伯仲之間
甚至單CPU的測試下,效能與溫度皆贏過GS65
且個人認為外殼的扎實度,AERO 15X可說優於GS65
尤其是背蓋的強度,差異非常大

綜合以上的解析與測試,AERO 15X在整體的表現上確實令人驚豔
雖外觀與內裝無太大變化,但溫度的表現與該給的規格還是非常大方
讓這台AERO 15仍然能在這個級別的機器裡脫穎而出
不只是更新,AERO 15X (I7 8750H)更要讓您耳目一新
技嘉有沒有考慮推出跟AERO 15X一樣外型 但是沒有獨顯的機型阿
加個指紋辨識 調低售價 感覺對商務人士跟研究生更有吸引力
畢竟現在好看外型的商務筆電實在是選擇不多
大部分的有需求的人還是只能選MACBOOK或是XPS系列
很好奇 他這台到底有沒有支援4k 144Hz刷新 看網路上影片好像是要把解析度降至FHD才有支援144Hz 有大大知道嗎

hexagram wrote:
很好奇 他這台到底...(恕刪)


不好意思,內文有誤,4K面板這個版本不是144Hz的,已經修改了

hexagram wrote:
很好奇 他這台到底...(恕刪)



hexagram網友 您好:

AERO 15X (i7-8750H) 筆電推出搭配兩款螢幕規格,
FHD款式可支援垂直更新率144Hz,UHD(4K)款式僅支援垂直更新率60Hz。


GIGABYTE 客服
技嘉科技台灣地區電話服務專線: 0800-079-800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 09:30-20:30 星期六09:30-17:30

GIGABYTE客服 wrote:
hexagram網...(恕刪)


抱歉我這邊有一個問題
針對第8代處理器的R15跑分測試
看到的上市量產機的測試大多在1050CB左右
但是在4月3日曝光日的時候
全球許多的媒體曝光的效能大多在1200CB以上
為什麼技嘉要刻意將效能過度的美化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g8P_smKlA
這是台灣的知名網紅【Joeman】的開箱

這樣的狀況是否是在刻意欺騙誤導消費者呢
對於這台我一直有一個疑問,67度的熱風往面板吹,長久使用真的不會造面板劣化嗎?
對於這種出風往面板吹的設計,不會有面板可靠度的疑慮?
這台如採外接螢幕使用時,絕對不能將筆電合蓋使用,否則面板一定早晚壞掉。
螢幕對螢幕吹我用了一年左右,目前沒遇到甚麼問題,當初我也是會擔心,但看來影響不大~
螢幕關閉時風還是可以散出去,他會從機身後方中下處的地方排出,我自己使用外接螢幕的時候也是會蓋螢幕使用~

chunyuan wrote:
對於這台我一直有一...(恕刪)
nikajima wrote:
螢幕關閉時風還是可以散出去,他會從機身後方中下處的地方排出,我自己使用外接螢幕的時候也是會蓋螢幕使用~

大約十年前幫一個日系系統廠代工筆電,當時ID造形問題,也有一個類似這樣的出風孔設計,
後來經過一些嚴苛高溫環測模擬後,我們就取消這樣的提案,或許現在的面板耐溫能力更強吧,
當然筆電是你自己的,你還是可以順著自己的使用習慣去使用它。

nikajima wrote:
螢幕對螢幕吹我用了...(恕刪)


你的使用方式建議也說明一下會比較高
如果是文書賞網類型的為多那肯定是不用擔心的
如果是經常玩3A大作遊戲的使用方式
那就真的能讓人比較安心的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