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跟小惡魔筆電板的各位介紹過專為 LLM 而生的 14 吋行動工作站 HP ZBook Ultra G1a,這回要分享的則是 ZBook 產品線裡定位中階的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該機採用 Intel® Core™ Ultra 9 285H 處理器、NVIDIA RTX PRO™ 2000 Blackwell Generation 筆電顯示卡,且具備 ISV 認證的專業效能,可與生成式 AI 協同作業,完成複雜的 3D 建模、渲染等工作流程,其硬體保留相當大的升級空間,最高可擴充至 64GB DDR5 記憶體、8TB SSD 硬碟容量。這台行動工作站的 16 吋螢幕提供最高 2.5K 120Hz 面板,不過本文開箱的機種為入門的 FHD 60Hz 規格,下面就開始跟各位分享 ZBook X G1i 的測試報告。
▌外觀介紹 ▌
- 筆電上蓋

- 筆電前端

- 筆電尾端

- ZBook logo

- 筆電左側 I/O

- 筆電右側 I/O

就是 USB Type-A 傳輸速率 5Gbps 是慢了一點啦...- 顯示螢幕

- 最大開闔角度

- 顯示更新率

- 視訊鏡頭

- 筆電鍵盤部

- 指紋辨識器與獨立數字鍵

- 功能鍵

- 觸控板

- 鍵盤背光開

- 鍵盤背光關

- 筆電底蓋

- 底蓋內側

- 筆電內部組件

- 記憶體

- 右側 SSD

- 左側 SSD 插槽

- 無線通訊晶片

- 揚聲器

在雙風扇下方為兩個 SO-DIMM 記憶體插槽(表面由隔熱片覆蓋),最高可擴充至 64GB,右風下緣則是預先安裝的 1TB M.2 SSD 固態硬碟,在對側則是另一個空的 SSD 插槽,同樣都是 M.2 2280 的規格,至於無線通訊晶片則為最新的 Intel® Wi-Fi 7 BE201 搭配藍牙 5.4。音效方面搭載的是 Poly Studio 調校的雙 2W 立體聲喇叭,並具備獨立放大器。
- 變壓器

- 變壓器與充電線重量

- 行動工作站本體重量

這台行動工作站同樣內建《myHP》、《HP Wolf Security》、《HP PC Diagnostics》等 HP 應用程式,還有專為視訊調整的《Poly Camera Pro》等,但受限於創作者定位,就沒有整合《HP AI Companion》了,關於前述應用程式,我在上個月的 ZBook Ultra G1a 14 吋行動工作站測試報告中已有詳細介紹,有興趣可點此查看:HP Zbook Ultra G1a 14 測試報告|為裝置端 LLM 而生的新世代 AI 行動工作站!
HP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或 WSL2 Ubuntu)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9 285H (最高時脈 5.4GHz)
顯示晶片:NVIDIA RTX PRO™ 2000 Blackwell 8GB VRAM
記憶體:16GB DDR5-5600 RAM (雙 SO-DIMM 插槽)
儲存裝置:1TB M.2 PCIe Gen4.0 x4 SSD (雙 M.2 2280 插槽)
顯示螢幕:16 吋 IPS 等級螢幕 (FHD+ 1920x1200 解析度 / 60Hz 更新率 / 100% sRGB 色域 / 400 尼特亮度 / 低藍光認證)
I/O 埠:
2x USB 4 Thunderbolt4 Type-C (40Gbps 傳輸速度 / DisplayPort 2.1 / PD 充電)
1x USB Type-A (5Gbps)
1x HDMI 2.1
1x RJ45 乙太網路插孔
1x 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
1x SD 讀卡機
1x Smartcard reader 智慧讀卡機(選配)
1x nano 防盜鎖
1x nano SIM 卡槽
通訊:Wi-Fi 7 / Bluetooth 5.4
電池:83Wh 充電式鋰電池
尺寸:359.4 x 251 x 22.9mm
重量:2.04Kg 起

▌效能測試 ▌
▓ 處理器效能測試:
再來看到硬體部分,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搭載代號「Arrow Lake 」的 Intel® Core™ Ultra 9 285H 處理器,為這次選配規格中最高者,其採 16 核心 (6P+8E+2LP) 16 執行緒的架構,搭配 24MB L3 快取記憶體,最高時脈為 5.4GHz,基礎功率為 45W。另外它亦具備 Intel® AI Boost 的 NPU 神經處理單元,AI 算力為 13 TOPS。
- CPU-Z 效能

- CINEBENCH 效能


筆電綜合效能方面,我以 PCMark 10 測試軟體的 Modern Office 測試模式來為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進行跑分,在執行瀏覽網頁、視訊會議、應用程式開啟、文書處理、圖片及影像簡單編修等工作負載的循環測試之後,該機取得 8358 分的優秀表現,其中數位內容創作效能來到 13203 分!整體效能則是勝過 93% 的受測裝置,並高於 2023 年的電競筆電。
▓ AI 效能測試:
- WindowsML 推論效能 (CPU/float32)

- WindowsML 推論效能 (GPU/float32)

- Intel OpenVINO 推論效能 (CPU/float32)

- Intel OpenVINO 推論效能 (GPU/float32)

- Intel OpenVINO 推論效能 (NPU/float16)

- NVIDIA TensorRT 推論效能 (GPU/float32)

- AI 圖像生成效能 (SD1.5/FP16)

- AI 圖像生成效能 (SD1.5/INT8)

- AI 圖像生成效能 (SDXL/FP16)


而在 UL Procyon 的文字生成測試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當中,使用 ONNX Runtime 作為 AI 推論引擎去跑 Phi 3.5、MISTRAL 7B、Llama 3.1 及 Llama 2 等 4 種 LLM 大型語言模型,其效能分數請見上圖,其中 TTFT (Time To First Token,第一字元出現時間,AI 文字生成中作為模型輸出速度的重要指標)落在 0.48~0.78 秒之間,平均載入時間為 2.34~5.54 秒不等,至於 OTS (Output Token Speed,Token 輸出速度)則是 LLAMA 3.1 最快,每秒可生成出 44.66 個 token。

這邊也使用《LM Studio》並載入 OpenAI 的 gpt-oss-20b 大型語言模型 (LLM) 來測試,在先前測試的 prompt 指令之下,其效能表現為每秒 14.78 個 token,TTFT (Time to First Token) 為 1.02 秒,表現還不錯,但透過工作管理員可發現到,大型語言模型在回應時 16GB 記憶體已經用到幾乎滿的 14.5GB 了,與此同時,CPU 使用率則在 40% 左右浮動,速度為 4.49GHz,而 GPU 的使用率最高為 11%,溫度為 59 度,而在拔掉電源線的情況下,效能也未見減損。
看下來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在大型語言模型的極限可能就是 20B (即 200 億個參數),再往上這台安裝的 16GB 記憶體就負荷不了了,相較於專為裝置端 LLM 而生的 ZBook Ultra G1a 14 吋行動工作站 128GB 記憶體的餘裕感,不免就相形見絀。
▓ 創作效能測試:
- V-Ray 6 CPU 渲染效能

- V-Ray 6 GPU CUDA

- V-Ray 6 GPU RTX

- Blender CPU 渲染效能

- Blender GPU 渲染效能


至於結合多款 3D 軟體(像是建模、彩現與動畫創作軟體 3ds Max、工業設計領域的 CATIA、製造業使用的 Creo 等)的基準效能測試軟體 SPECviewperf 2020,我以接近原生的 1900 x 1060 解析度來執行測試,最終跑出的綜合效能分數如上圖,就 3D 建模與動畫創作軟體 maya-06 的 361.58 分來說,較先前測試的 ZBook Ultra G1a 14 吋行動工作站來得略高。
- UL Procyon 影音剪輯效能

- UL Procyon 影像編修效能

▓ 記憶體與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我手上測試的這台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內建一條 16GB DDR5-5600 記憶體,兩個 SO-DIMM 插槽最高支援至 64GB,其在 AIDA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中,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44309 / 39332 / 40669 MB/s (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09.2ns;換到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則是交出了 592.80 / 488.42 / 616.57 GB/s (讀取/寫入/拷貝)的成績,延遲時序則是 20.7ns。

存儲方面,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搭載 1TB M.2 NVMe PCIe 4.0x4 SSD 固態硬碟,為 SK 海力士製品,最高可擴充至 8TB 的容量。其在 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寫效能取得 7131.56 / 6450.30 MB/s 的表現,在 TxBench 的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則是達到 6789.174 / 6433.629 MB/s 的硬碟讀寫表現,AS SSD Benchmark 的硬碟讀寫速度為 5195.82 / 2671.81 MB/s,效能分數則是 7077 分,整體 SSD 效能十分給力!
▓ 圖形效能測試: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在獨立顯示卡部分搭載的是 NVIDIA RTX PRO™ 2000 Blackwell Generation 這張筆電顯示卡,其具備 8GB GDDR7 VRAM,以及 3328 個 CUDA 核心、104 個第 5 代 Tensor 核心、26 個第 4 代 RT (光線追蹤)核心,效能約同 17.7 TFLOPS 與 798 AI TOPS 的表現。
在 NVIDIA Blackwell 架構的專業顯示卡家族中,NVIDIA RTX PRO™ 2000 Blackwell 算是中階主流級距,往下有 NVIDIA RTX PRO™ 1000 Blackwell 和 NVIDIA RTX PRO™ 500 Blackwell,而往上則是有 NVIDIA RTX PRO™ 3000 Blackwell、NVIDIA RTX PRO™ 4000 Blackwell 以及行動工作站當中最頂級的 NVIDIA RTX PRO™ 5000 Blackwell。
- Fire Strike

- Fire Strike Extreme

- Fire Strike Ultra

- Time Spy

- Time Spy Extreme

- Speed Way

- FFXV Bench (FHD 高圖形品質)

- FFXV Bench (FHD 標準圖形品質)

▓ 散熱效能測試:
- 待機時硬體溫度

- 待機時機身溫度

- 測試時硬體溫度

- 測試時機身溫度

- 測試時風扇運轉噪音

▓ 續航力測試:
- PCMark 10 Office 生產力續航時間

- 充電時間

- 鋰電池資訊

▌測試總結 ▌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採用 Intel® Core™ Ultra 9 285H 處理器與 NVIDIA RTX PRO™ 2000 Blackwell Generation 顯示卡的組合,經過實測,該機展現中階水準的創作效能(畢竟這系列可以上到 RTX PRO 5000...),其最大優勢在於具備專業領域所需的 ISV 軟體認證,確保工作流程的穩定性與相容性,其主要客群鎖定創意與工程設計師,乃至於 STEAM 學生族群等。
這台行動工作擁有高擴充性,儘管預設配置的容量可能不足以應付大型專案,這邊強烈建議使用者針對記憶體和 SSD 進行擴充升級(如果要在裝置端跑 LLM 大型語言模型更是需要升級記憶體)。機身並具備非常齊全的 I/O 埠,特別是設有 SD 讀卡機,對內容創作者極為實用,RJ45 乙太網路插孔也未因近年筆電的輕薄化趨勢而有所犧牲。與此同時,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還擁有超過 17 小時的超長續航力,且充電速度快速,大幅提升了行動作業的便利性。

不過這台行動工作站仍有幾個比較可惜的地方,像是螢幕色域就非常基本,沒有給出圖像創作者重視的 100% DCI-P3 高色域螢幕,對於依賴色彩準確度的專業人士來說,建議選配更高階的螢幕規格,另外,在高效能負載狀態下風扇運轉噪音偏大,也是需要重點改善的地方,行動工作站與充電配件全部帶出門需背負 2.645Kg 重量,對嬌小的女性或學生來說相對不友善,且勢必要另外購買減壓背包了。
但也別忘了,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同樣具備 HP 應用程式、Poly Camera Pro 視訊會議體驗以及商務系列必備的 HP Wolf Security 等軟體,指紋與臉部辨識雙登入方式也有助提升裝置的資訊安全性
總歸來說,HP ZBook X G1i 是一台續航優異、I/O 齊全,並擁有專業認證與中堅效能的 16 吋行動工作站,適合對功耗與穩定性有要求的專業用戶。▌小惡魔限定抽獎 ▌

活動辦法:
即日起至 2025 年 11 月 5 日 23:59 前,留言回覆「最喜歡 HP ZBook X G1i 16 吋行動工作站什麼地方?」,就有機會抽中 HP Z Logo 吊飾悠遊卡(內含加值新台幣 100 元),名額為 3 名,之後抽出的得獎者將會更新於本文文末,並由客服人員與您聯絡。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