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個月開始找電競筆電到現在,一直因為價格的關係遲遲不敢入手,直到最近市場上出現了超高CP值的Asus FX502VM與MSI GP62MVR。
GP62使用奇美60% TN Panel,比Asus 45% TN稍占優勢,這兩台筆電價格相比,FX502仍較吸引人,但看了老半天,覺得FX502的材質塑膠感過於強烈,最終仍然選擇了GP62。趁這周上台北去光華買了一台,實際入手價41XXX元,我覺得算不錯了。
規格先列一下i7 6700HQ/ FHD霧面螢幕/ Kingston DDR4-2400 8GB*1 / GTX 1060 GDDR5 3GB / 128GB SATA SSD + 1TB 7200轉硬碟,算是規格入門的電競機。

剛買完回家時,在高鐵上就超想幫它開箱了,還贈送一個MSI 30週年的袋子,龍魂萬歲。

登登~~ 帥氣外盒登場啦!!鮮紅的產品彩盒,超喜歡。

彩盒背面印了琳瑯滿目的產品特色,這些功能之後會陸續介紹。

銷魂的機身,好看!! 這才是電競筆電該有的外觀設計,機殼不易留指紋,質感還不錯。

許多電競玩家指名要的龍魂盾牌,MSI 號召死忠龍粉功力一流啊~常看到有人分享整套龍盾產品,超熱血的。

後置雙風扇、雙出風口設計,搭配紅色線條修飾,一看就知道是Gaming Laptop。
機身C件為金屬,其餘為塑膠件,整體質感還算不錯,但我這台放在桌面時,某一個角會碰不到桌面,機身會輕微晃動,改天再去換底部橡膠墊試試看。

開箱完畢,這就是今天的主角啦!!! GP62筆電與外盒照。

筆電彩盒中配件一覽,使用台達180W Adapter, 附贈一支Steelseries滑鼠,但質感普通,堪用的等級。

一打開螢幕,就看到機身上貼著斗大的Graphic Performance 40% Up貼紙,Nvidia這代Pascal的GPU GTX 10系列非常的強大,1060可以超越以往的980M, 更不用說1070 或1080了根本是怪獸。

I/O port,該有的都有了,大多配置都集中在機身左側,包含一個RJ-45、USB3.0 *2、HDMI 1.4*1、 Mini-DP 1.2 *1、USB 3.1 Type C *1與Audio Output/ Mic Input各一。

機身右側較為簡潔,除電源孔外,配置一個USB 2.0 跟一個SD Card Reader。

很大張的特色貼紙,能講的全部都被MSI列上去了XD

鍵盤右上方為電源鍵,電源鍵左方配置兩個特殊的快速鍵:風扇全開( Cooler Boost)與 MSI Gaming Center快捷啟動鍵,可以快速切換風扇轉速與打開MSI Gaming Center控制軟體。

觸控板平常雖然不常使用,但在沒滑鼠的情況下觸控板就是唯一依靠了,還次來測試一下,GP62的觸控板不是完全平滑的材質,有點霧面粗糙的感覺,周邊金屬切邊讓質感加不少分。
實際用起來覺得僅達到及格標準,且讓我最在意的部分是左右鍵按壓時發出的”喀”聲音,真的很大聲,如果在圖書館一直點左右鍵我應該會被白眼吧,建議MSI可以針對這點做改善。

相信大家都知道MSI所主打的Steelseries鍵盤,鍵帽周邊沒上漆,保持高透光性,背光開啟時真的滿漂亮的,GP62鍵盤敲擊的回饋感相當不錯,打起來很順手,個人滿喜歡的,可惜的是GP62只有搭配白光背光鍵盤,全彩區域鍵盤要從GE系列以上才會搭載。

包裝與機身部分結束,終於進到系統了,一開機的桌面相當簡潔,我覺得這樣很清爽,不喜歡桌面上放了一堆有的沒的程式。
筆電所提供的軟體包含MSI的Gaming Center, 整合的相當完善,該用到的功能全部都整理在同一個AP裡面了,包含硬體監控/系統設定/ 工具/快捷等等

APP中心,其實就是可以將常用的APP加入到這個頁面中,就當成捷徑聚集頁吧

系統監測,這頁很實用,迅速了解現在筆電運作的情況,包含風扇轉速,溫度,儲存空間狀況,網路,電源模式等等都一目了然。

LED設定,這邊我要提出來詢問,軟體似乎沒有用啊~
不論我調整亮度、顏色、 LED模式,我的鍵盤都無任何反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是針對其他系列寫的APP,GP使用LED精靈時完全沒有功用。

系統環境設定,琳瑯滿目的設定,但其實我覺得VR Ready跟X Boost有開跟沒開都一樣,有人可以告知這兩樣開跟關有甚麼差異嗎? 比較好用的是風扇轉速,可以依據自己的使用需求調整,像是Cooler Boost(鍵盤上也有快速鍵)可以讓風扇轉速全開,可以迅速將廢熱帶出。

啟動風扇全開後,轉速大約會在5600轉附近
3500轉~ 4000轉開始有噪音出現,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轉速高於4500轉時,風切聲會變得滿明顯的,到5000轉以上明顯聽得到風扇噪音。
若對於噪音比較介意的,可以進風扇設定,選”進階"自訂風扇最高轉速。

MSI RGB就是針對Panel的色溫/飽和度/亮度不同預設值的調整,Gaming跟Movie我覺得有比較好,但Anti-Blue/ Office/ Light效果都太強,整個面板顏色都偏黃or太亮了,不太實用。

這頁就是小工具,像是備份映像檔,說明手冊,註冊或是電池校正的工具都在這邊。

MSI SCM,姑且稱它為Short Cut Manager ? 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我亂猜的 哈哈
就是一些Wifi/ Bluetooth/ Webcam/ Screen/ Volume/ Brightness的開關與調整,基本上常用的功能鍵盤都可以控制了,Wifi Windows內建的也滿方便使用,我覺得使用這個tool機會不大。

MSI主打的Nahimic音效技術,機身的喇叭無法顯現差異,但戴上耳機之後就會比較明顯了,
機身沒有搭配低音喇叭,聽音樂時,低音較弱,但整理聲音的立體感是有呈現出來,但相信會用筆電內建喇叭聽音樂的人是少數,接上喇叭/耳機,你會知道Nahimic可以帶來的差異。
[效能測試]
這次效能測試選用了3DMark11, Fire Strike跟Fire Strike Extreme三種
跑分結果如下:

3Dmark11 P模式得到11,464分。

3Dmark Firestrike拿到10,048分

比較嚴苛的Fire Strike Extreme則拿到5,330的成績。
SSD速度測試:

SSD採用一般SATA SSD非更高速的NVMe SSD。原廠搭配的SSD是Hynix 128GB M.2 SATA SSD,實際測試的數據表現還算OK,讀516MB/s、寫325MB/S,但畢竟是128GB寫入速度也不能太過於要求。有一點我滿好奇的,機身貼紙寫PCI-E Gen3 SSD, 但只搭配到SATA SSD著實有點可惜,若有更高速需求的消費者,建議可以選擇NVMe PCIE的SSD做更換。
[溫度測試]
微星最引以為傲的部分就是他的散熱設計,GP62 採用6根導管+ 雙風扇設計, 今天就來看看是否真的這麼厲害吧!!
以下測試使用Prime 95 + Furmark雙燒15分鐘,

風扇轉速設定 “基本模式”
Prime 95 + Furmark雙燒
GPU最高溫79度,CPU最高溫90度。 平均在88度上下

風扇轉速設定”Cooler Boost”
GPU最高溫76度,CPU最高溫88度。 平均在83度上下。
測試結果顯示溫度確實控制得相當不錯~
結論:
第一次買微星筆電,本來看上GS系列,無奈售價太高下不了手,只好從入門款開始入手,整體讓我頗滿意的,只對Clickpad聲音過大有點意見而已XD
很多人問到底顯示卡要買到多高等級,有需要1080 or 1070嗎? 我個人覺得 1060的效能足夠應付目前AAA大作@FHD 特效全開,除非有4K遊戲需求,不然我覺得1060就夠了,推薦GP62給初次購買電競筆電的玩家~
Ps. 最近台北正在資訊月,有心去找應該可以問到滿不錯的價錢~
優點:
- 平易近人的售價
- 優秀的散熱系統
- Steelseries鍵盤質感加分
缺點:
- Click Pad按壓時太大聲
- 使用時偶爾會有小頓的現象,出廠時驅動沒完全最佳化。
- 電池過小 41Wh